黃志宏
摘要:美國國家動物園已經有120多年的歷史,但動物管理的理念卻非常先進。每天日常工作中包括:動物保育、動物訓練、訓練演示、動物日志整理等工作交由有限的飼養員在有限的工作時間內全部完成,充分體現現代動物園高效管理的品質。
關鍵詞:美國國家動物園;飼養員;動物訓練
1 總體介紹
美國國家動物園即史密森國家動物公園隸屬由美國政府資助的半官方性質的博物館機構——史密森學會。該園建于1889年,占地65公頃,擁有400多種、2000多頭(只)動物,和我們國內動物園相比,相當于一個比較大的省會動物園的規模,但他們的飼養員人數只有75名。如何用有限的飼養員把動物養好,還把動物的訓練、豐容和教育等工作都做好呢?我們也許能從該園大象館飼養員普通一天的工作中找到答案。
2 飼養員工作時間的分配
美國國家動物園員工的工作時間和我們國內大多數動物園有很大區別。美國國家動物園雖然對飼養不同動物的飼養員有不同的要求,但飼養員所做的工作內容大致相同。上班都分成兩個班次,大象館由于有訓練大象的任務,和其它展館相比人數相對較多,每天保證有四個人上班(管理三頭亞洲象),其中第一班次是三名飼養員,上班時間從早上7:00至下午3:30,第二班次是另外一名飼養員,上班時間是從10:00至下午6:30。下面是各個時段飼養員的具體工作:
上午7:00至7:40,清潔衛生,清理大象展區內外場地的大象糞便和殘余的飼草。由于大象房內室門晚上開放,大象可以自由進出,因此工作量比較大,內外室加在一起面積有近2000平方米,并且內室每天都要用消毒水消毒一次。這些工作都是3名飼養員配合完成,偶爾也會多一名志愿者來幫忙。
上午7:40至8:00,準備當天的新鮮飼草。大象青飼料在10月份主要是竹子,當然還要準備非常豐富的水果和一些大象吃的特制餅干,這些主要是為了訓練用。
上午8:00至10:30,動物訓練。這是三頭大象輪流訓練的時間,同時也是給每頭大象消毒沖洗的時間,每次隔開一頭大象,另外兩只仍然在室外展區,基本每頭大象都要進行包括抬前腳后腳、張開嘴,各種躺下的姿勢等訓練。
上午10:30至11:30,清潔衛生。大象在訓練過程中內室的糞便和室外展區又有新的糞便和料草殘留,又要重新徹底搞一次衛生。
上午11:30至12:00,整理并清洗上午用過的一些工具。準備下午大象的飼料。使用和工具設計和質量都相對較好,易于操作。大象館內外的門都有自動化控制裝置,不需要人力去開關。
中午12:00至下午1:00,午餐時間。一般員工都是自己帶飯,一個三明治或者熱狗,一杯咖啡就足夠了。
下午1:00至1:20, 室外訓練展示。飼養員會到室外展區游客聚集地方進行大象訓練展示,但也比較簡單,就是上午在內室已經訓練過的幾個簡單動作。
下午1:20至2:10, 室外科普講解,飼養員會帶上胡蘿卜、蘋果等大象愛吃的飼料,到游客面前展示大象這一天吃的食物,并且進行投喂展示,同時給游客講解關于大象的各種生活習性和知識,回答游客各種問題。
下午2:10至3:10, 動物訓練和修剪趾甲。三頭大象重新輪流進入內室,再次進行簡單訓練,動作比早上要簡單很多,但另外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給大象剪趾甲,由于每頭大象要輪流剪四個腳,并且每次只能進行一小部分,全部完成至少要一個月的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內,也會把大象過夜的料草都投放好。
下午3:10至3:30, 寫工作日志和整理工具。早班的三個飼養員在電腦上寫工作總結,記錄三頭大象這一天包括飼料、健康狀況,體重等數據,這些數據會直接傳入內部網,由動物園相關部門進行統計分析,并會第一時間把結果反饋給飼養員,為調整飼料配方和用量、用藥等做參考,這個時間還有一項工作是整理清洗當天所使用的全部工具。
下午3:30至6:30,第二班的飼養員繼續留守,主要觀察大象的各種狀況,補充一點飼料。
從此表可以看出,美國國家動物園的員工在動物訓練、喂食和對游客進行講解、展示方面所花費的時間是最多的,總計有300分鐘,而給動物籠舍搞衛生的時間總計是100分鐘,不到四分之一。就是這樣的工作制度安排,美國史密森國家動物園將動物保育、動物訓練、訓練演示、動物日志整理等工作交由有限的飼養員在有限的工作時間內全部完成,充分體現現代動物園高效管理的品質。
3 結語
我們國內許多動物園都是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較多的綜合性動物園,飼養人員短缺是這些動物園長期存在和難以解決的問題。現代動物園的定位將賦予動物園滿足動物福利、強化野生動物保護教育、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等職能。我國動物園只有統籌兼顧、創新管理意識和方法,才能解決人員緊缺、工作職能拓展等問題,向現代動物園逐步邁進。通過美國史密森國家動物園大象的管理,我們或許能從中獲得許多有益的啟發。
評審:王興金 陳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