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景觀園林綠化中的樹種選擇是一個很值得仔細考慮和認真對待的技術問題。本文從觀賞價值、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探討了果樹作為候選樹種的意義和作用,并提出了其在園林綠化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使用果樹作為園林綠化用樹,既能滿足美學觀賞需要,又能減少建設單位的費用支出,還可以向市場提供各種果品,具有較好的生態、經濟、社會等綜合效益。因此,應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果樹特別是本土果樹,作為園林景觀綠化用樹。
關鍵詞:果樹;園林;綜合效益;應用
中圖分類號 C912.81,TU984.2 文獻標識碼 A
隨著我國近年來城市化進程加快,園林建設以及鐵路網線、公路網線、南水北調等大型基礎性工程陸續開工,景觀園林綠化日益成為一個重要而緊迫的現實課題。而恰當選擇景觀園林綠化所需要的植物種類是景觀園林綠化工作的前提,需要認真考慮。
大規模基礎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我國工程建設和城市建設的既有知識經驗日漸難以滿足各種現實需要,于是便開始學習和借鑒國外特別是歐美國家在景觀園林綠化方面的經驗技術,引進國外的工程師、規劃師、設計師等并向他們請教。如今我國有不少建設是直接套用國外景觀園林綠化上的一些模式,例如迎賓大道兩側栽植高大的棕櫚樹Trachycarpus fortunei、桉樹Eucalyptus或者榕樹Ficus microcarpa,市政廳、城市廣場周圍密植從外部引進的草坪,交通線附近遍植喬木與灌木,等等。
綜觀我國近年來的景觀園林綠化實踐,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和有益經驗,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較突出的就是外來物種占主體地位,成本居高不下,觀賞性有余,實用性不足,生態環境適應性及經濟性等方面都較好的本土植物種類幾乎沒有。
為解決目前在景觀園林綠化方面存在的同質化、高成本、低效益等問題,提高景觀園林綠化的豐富性和綜合效益,筆者認為,應該根據本土類植物的生物特征,遴選出一些既有較高經濟價值又有良好生態效益的物種加以推廣應用,尤其是大力提倡使用各種果樹。下面本文將具體介紹選擇果樹作為景觀園林綠化用樹的意義、示例和應注意事項。
1果樹作為景觀園林綠化用樹更經濟、理性
1.1過量使用外來物種成本高,效果差
鐵路、公路等大規模基礎工程項目的實施以及迅速發展的城市化拓展了景觀園林綠化業務空間。一來,根據有關技術性施工規范的要求,高速公路與鐵路的建設路線以及水道流域兩側須留十多米至數十米寬度的綠化場地或生態用地。二來,隨著城市建設和人們對環境要求的提高,城市景觀建設量也在增加。因此,如何把景觀園林綠化方面的資源投入到最恰當的環節和地方從而產生最好效應,需要相關行業和人員的關注和思考。
過去開展景觀園林綠化往往不顧氣候、生態等客觀條件的限制,盲目使用一些名貴花木,引進稀有物種,缺乏科學性[1]。而且這些綠化物種購價高昂,加大了地方政府或相關部門的支出。
這些物種雖然美觀,但在全國范圍內所采用的通常是非常有限的幾種。少數城市或地方使用這些物種進行景觀園林綠化,似乎還頗能引領風騷,但若各地都競相模仿并普遍栽植,就會顯得單調而乏味,喪失地方特色。現在不少城市缺乏個性、形象單調、無法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與城市在景觀園林綠化方面的盲目跟風、抄襲不無關系。例如,有研究者對昆明市二環路以內的60余條街道的行道樹進行隨機調查,發現鄉土樹種僅占三分之一,其他皆為引入種類[2]。在植物資源豐富的云南尚且如此,國內其他地方便可想而知了。
除此以外,這種景觀園林綠化模式的養護成本還不低。這些外來的名貴花木一般適宜在小空間、小范圍內的精心護養,缺乏頑強的生命力和環境適應性。如果把它們植栽到公園、路旁或交通節點附近,無疑是對它們的嚴峻考驗。為了提高存活率,又需要經常施肥、澆水、除草等,稍微養護不到位,植株便會出現生物特性退化或死亡的后果。
營造成本高企,實際美學效果欠佳等,成為園林綠化工作中過量使用外來物種的顯著弊病。
1.2使用本土果樹的經濟性
如果選用一些果樹,特別是本土類的果樹作為景觀園林綠化用樹,就既能夠避免上述問題,能夠產生較好的生態效能和經濟效益。
本土類果樹一般是經歷了長期自然選擇后留存下來的,具有較好的抗逆性和極強的生命力,與本地的土壤、氣溫、降水量、日照等環境要素相匹配,不像外來物種那樣孱弱和挑剔。所以,選擇本土果樹作為景觀園林綠化樹種可以大大降低甚至不必支出未來的養護費用。養護費用在目前的景觀園林綠化費用支出中占相當高的比例,一旦養護的成本減少,景觀園林綠化的整體成本就會顯著下降。
本土果樹的市場價格比常用的綠化物種低廉得多。當前不少城市建設所使用的外來物種的供應方一般是外地苗木公司或苗圃基地,本地的供應商所占份額有限。高昂的運輸費讓工程實施主體在營造工程之初就背負了沉重的經濟負擔。而選擇本土果樹作為景觀園林綠化用材,既使培育成本相對節約,又不需要支付物流等中間環節的各項費用,可以減省費用。
2果樹作為綠化樹種會產生良好的社會生態效應
選用名貴花木等外來物種作為景觀園林綠化用材時,通常僅側重于其美學觀賞價值,而忽視了其欠缺防風固沙、吸附塵埃、凈化空氣、涵養水源等用途和功能這個問題。相對而言,本土果樹的經濟、生態等綜合性效益要大很多。
2.1果樹的美學價值
果樹通常都有比較長的盛花期,果樹的繁花似錦是該物種實現授粉結實的基本特性和要求。那些越是開花茂盛的果樹,越能夠得到更多繁育生命的機會。果樹春華秋實,不論是春天燦爛的花色,還是秋天累累的碩果,都是可觀可賞的自然之美。而且這個旺盛的生命階段長一般要跨越兩三個季節,富有季相的韻律變化。這是通常只在某個特定的季節綻放花朵的名貴花木所不可比擬的。
使用果樹作為景觀園林綠化用樹,還有利于繼承傳統文化,使綠化工作跳出物質性窠臼。我國許多優秀詩文繪畫作品中有不少是直接描寫本土花木的,例如“一枝紅杏出墻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等,這些作品或托物言志,或陶冶性情,意境優美,意象鮮活。如果把本土果樹應用到景觀園林綠化中,便能夠激發人們對家園、城市乃至地域的認同感,產生意味深長的美學感受,從而增添景觀園林的觀賞效果。
2.2果樹作為綠化用材的社會效益及實現策略
果樹用于景觀園林綠化除了產生純粹的美學效果之外,還有利于進一步發展果業生產,向社會提供果品,做到“既有社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3]。
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水果的消費需求量不斷上升。但城市化、大型基礎工程項目和各類工業園區建設等占用土地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我國耕地的保護形勢日益嚴峻。為了確保糧食安全和糧食自給,未來不宜在可耕地等優質土地上增辟果園。這種情況下,如果在城市的公園、街心花園以及更大空間的交通干線附近等種植果樹,不僅能夠滿足景觀園林綠化的需要,還可以向市場提供果品,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們日常消費的需要。
就實現果樹作為綠化用材的策略而言,可考慮適當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經營的方式,即招募具有相應資質的農林公司或園藝公司來管理經營這些園林綠化地帶。通過市場交易的方式(例如當今普遍采用的招、拍、掛)把在這些地方經營果場的權利移交給專業性的果品種植公司,或者在保證生態環境與綠化效益的前提下允許他們在同一地域內適當種植并經營果樹等。這樣就既能為政府或交通運輸部門等節約大量綠化費用,經營公司自身又能得到一定的經濟收益,還能夠向市場提供大量的果品,實現多方共贏。
因此,在景觀園林綠化中廣植果樹不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委托具有相應經營資質的企業進行開發,更是現代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體現,模式先進,實施便利。
3果樹用于景觀園林綠化的案例和經驗
由于采用果樹作為景觀園林綠化用材具有諸多益處,也就早有城市和方面進行相應嘗試。例如,上海市南匯區在城市綠化中積極栽植桃樹,每年舉辦的桃花節已成為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河南省漯河市和許昌市目前也在嘗試把李樹等本土果樹應用到城市綠化中,以求實現春華秋實的生態目標和美學效應;福建泉州更是把適宜的熱帶、亞熱帶果樹如龍眼等大量應用于城市綠化之中,創造了一個具有鮮明地域色彩的城市形象,等等。
深圳市、清華大學校園等地方的景觀園林綠化實踐,可作為個案進行剖析。
3.1深圳的實踐
深圳市作為一個建設高起點、規劃高水平的城市,可謂是我國當代新興、繁榮城市的典范。深圳市交通主干道兩側的高大的棕櫚樹、偉岸的木棉(Bumbax malabaricus)和姹紫嫣紅的紫荊(Cercis chinensis)等均為城市添彩不少。不得不提的是,遍布城市各處的芒果、荔枝、菠蘿蜜(A.heterophyllus Lam)等南方果樹成為了該市重要的亮點:公園與園區內荔枝果實成熟時紅艷如火,與深圳的城市精神非常貼切;道路兩旁沉甸甸的金色芒果洋溢著滿滿的喜悅之情;掛在斑駁樹身中段的菠蘿蜜既凝重又靈動,空氣中充滿了甜蜜的味道。
大膽地把果樹應用到城市園林景觀的綠化中來,無疑體現了深圳作為新一代城市的智慧、勇氣和創意。
3.2清華大學的經驗等
作為著名學府的清華大學選擇了核桃、山楂、柿樹、銀杏等果樹種類進行園林綠化。夏季,核桃樹高大繁茂,濃蔭如蓋,綠色的果實豐盈飽滿,凝重厚實;秋季,山楂紅艷,珠璣浸澤。校園各處的銀杏樹不但結出串串圓潤的果實,而且樹型優雅,枝葉煊盛,通體金黃,頗有鳳儀。清華園的美,在全球范圍內的大學中之所以聞名,在綠化用樹中占有不小份額的果樹實是居有奇功。
近來,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外來物種在綠化中的弊病,明確提出用果樹等本土樹種開展景觀綠化工作[4]。其實,“我國果樹栽培歷史已有四千多年,果樹資源豐富多彩,是世界最大的果樹發源中心之一。”[5]如果各個城市、地方能夠結合自身區域性特征進行認真篩選,從我國現有的本土果樹資源庫中一定能夠尋找到合適的種類,進行更多鮮活的園林綠化實踐。
4果樹用于景觀園林綠化時應注意的事項
4.1正確選擇適宜的果樹
果樹的種類要具有地域適應性,也就是盡可能地選擇本土果樹。要按照綠化工作對候選樹種的一般技術性要求進行篩選,把那些對土壤、水分、肥料要求不高,病蟲害少,抗性強的樹種[6](231-237)選入備選集。我國東西地區、南北地區之間的果樹有很大的區別,而且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生態環境復雜多變,單一或少數幾種果樹難以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所以選用果樹作為綠化用樹,要盡可能地傾向于那些在當地具有較長栽培歷史和較好地域適應性的本地果樹。要堅持因地制宜,不能再盲目跟風。
結合現有研究資料,大致可以長江為界,把我國果樹資源劃分為適宜在南、北方不同地區栽植的兩大組群,至于具體的城市或地區在綠化中應該選用哪些種類就需要結合地方的環境要素進一步遴選。
適宜在我國北方地區使用的果樹為:蘋果Malus pumila、棗Zizyphus jujuba、核桃Juglans regla、板栗Castanea、柿子Dispyros kaki、山楂Crataegus、石榴Punica granatum、銀杏Ginkgo biloba、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醋栗Ribes、梨Pyrus、桃Prunus persica、杏Prunus armeniaca、李Prunus salicina、無花果Ficus carica、桑Morus、枸杞Lycium chinense、櫻桃Prunus pseudocerasus、葡萄Vitis,等等。
適宜在南方選用的果樹種類有:椰子Cocos nucifera、檳榔Pinang、荔枝Litchi chinensis、芒果Mangifera indica、柑桔類Citrus、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楊桃Averchoa、龍眼Nephelium longana、梅Prunus mume、香蕉Musa sapientum、菠蘿Ananas cosmosus,等等。
4.2結合具體的應用環境和立地條件實施果樹替代
選擇果樹作為景觀園林綠化用樹,還要具體結合栽植的場域環境,提高針對性、科學性。景觀用樹與綠化用樹并非完全一致,二者雖有重合,但也有區別。景觀用樹通常用于塊狀地基空間內,如公園、校園、廠區、景區、機關大院等。綠化用樹一般用于線狀地塊的范圍內,例如很多城市的行道樹、城市外圍郊區的綠帶等,最典型的是在公路、鐵路沿線進行的栽植工作。各種防護林以及海防林等也可算作綠化用樹類型。
區分塊狀與線狀等不同情況下的景觀園林綠化用材,主要是考慮到汽車、列車等現代交通工具是否進入場域,以及進入后是否會發生次生性環境污染的問題。在非新能源交通工具經常進入的地方就會有不同等量級的污染產生,那么如果在這樣的地方種植果樹的話,就應該選擇那些果實有較完好的外殼或保護膜等的果樹,才能夠保證果實不受侵擾,從而避免有毒害的水果流入市場,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在我國北方地區廣袤的交通線及新興城市道路的兩側,適宜種植一些堅果或小雜果,例如核桃、板栗、石榴等。因為這些果樹不僅具有很高的美學觀賞價值,還有非常高的經濟價值或藥用價值,又都非常適應北方干旱、寒冷等較惡劣的自然環境。南方地區則可選擇具有較厚實外殼或保護膜的果樹品種,如荔枝、龍眼、檳榔等。
對于那些交通工具不進入或很少進入從而環境污染較少的地方,例如城市公園、校園、住宅區、庭院等,選擇綠化用樹的自由度就大些。可以說,凡是兼有較好生態價值、經濟價值、美學價值與使用價值且地域適應強的本土果樹都可考慮移植、引進。北方地區可以任意選擇棗樹、柿樹、木瓜、桑、葡萄、櫻桃、枸杞、桃、杏、李等;南方地區則可考慮枇杷、柑橘、香蕉等果樹。總之,在這樣的環境與條件下,凡是喜愛的果品都可以選擇,只需在技術環節加以關注即可[7]。
4.3恰當處理相涉社會關系
果樹能否大面積進入城市園林綠化領域,除轉變觀念、提高認識之外,還需要妥善處理相關社會關系,即如何解決果樹進入產果期后的養護、管理問題。
雖然有一些城市和地方在綠化工作采用果樹后產生了良好的綜合效益,但也出現了若干值得關注的現象。譬如,有人為了采花摘果而對果樹造成傷害,對行為人自身的安全也造成了威脅。這也是目前影響業主或設計者把果樹作為綠化樹種的重要原因。
筆者認為,分類管理與公司化經營或許是化解這個矛盾的有效方法。
所謂分類管理和公司專業經營,就是把能夠大量使用果樹作為綠化用樹的園林或林帶,根據同市民的空間、社會距離程度以及安全等級的不同,劃分為自由開放式園林與委托專業公司經營的園林。凡是那些距離交通路線較近、進行采摘與養護具有較大危險、必須由專業力量實施作業的林帶或地方,通過簽訂合同的方式委托給專業經營公司進行開發,滿足生態、社會效益之外的經濟收益歸公司所有。對于那些親近市民的中心公園、公共綠地、部分郊野公園等地方的果樹園林,由于安全系數較大,可以放任市民自由采摘,增進社會發展成果的共享程度。
另外,為了提升或維持市民自由采摘園林的養護質量,可在訂立合同時,把無償養護任務作為一項附屬條款由專業公司承擔起來,從而既減免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親自操作的繁瑣,又便于發揮專業力量的作用。
5結語
筆者認為應在總結過去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采取積極的措施,把果樹,特別是本土果樹作為一類當地景觀園林綠化的重要用材進行推廣應用,這將有助于取得更佳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實現多重目標,建成一個瓜果飄香、和諧殷實的社會家園。
參考文獻:
[1]徐忠.從景觀和科學的角度探討景觀樹種引種工作[J].安徽農業科學,2006(24):6488-6489.
[2]趙菲.昆明市行道樹種調查分析與評價[J].廣東園林,2011(3):51-56.
[3]戚明坤.應重視從果樹中選擇行道樹[J].國土綠化,1999(6):30,32.
[4]胡正月,謝日星.江西省城鎮果樹綠化前景展望[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1(2):100-103.
[5]孫華.關于西北地區果樹生產和科研的方向問題[J].西北農學院學報,1984(3):11-17.
[6]楊賚麗.城市園林綠地規劃[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5.
[7]董曉.用果樹做園林樹種應注意的問題[J].落葉果樹,2004(4):45-46.
作者簡介:
李麥產(1973-)男,河南扶溝人
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主要研究城市規劃、公司治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