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行軍



終會走過“山窮水盡疑無路”,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
動力電池即為工具提供動力來源的電源,多指為電動汽車、電動列車、電動自行車、高爾夫球車提供動力的蓄電池。動力電池主要有閥口密封式鉛酸蓄電池、敞口式管式鉛酸蓄電池以及磷酸鐵鋰蓄電池三種。2011年,對動力電池行業來說,可謂是時運不濟、發展坎坷,充滿迷茫。
由于非法開采稀土資源嚴重,國務院出臺相關政策,對稀土行業進行了整頓,導致下游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受到影響。緊接著,在浙江臺州和浙江杭州,分別出現了血鉛超標事件和電動車自燃事件,這給整個動力電池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在國際上,磷酸鐵鋰蓄電池專利技術保衛之戰,已經打響,這給整個動力電池行業又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然而,在整個動力電池行業,市場需求仍然巨大,發展后勁依然很足。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動力電池雖然現在仍然處于坎坷之中,但是它會走過“山窮水盡疑無路”,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動力電池陷入困境
2011年,有幾件大事,影響了整個動力電池的發展。一是稀土行業的整頓,二是浙江臺州血鉛嚴重超標,三是杭州眾泰電動出租車自燃,四是中國光伏電池遭遇反傾銷案。
稀土行業整頓帶來影響。2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整頓稀土行業相關政策;4月1日,稀土礦資源稅稅額標準上調;5月19日,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隨著一系列整頓措施的出臺,稀土價格大幅上漲,對下游節能環保及新能源產業造成較大沖擊。
浙江臺州血鉛嚴重超標事件。臺州路橋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告到3月22日下午4時,臺州市路橋區峰江街道上陶村、浮排村、葛家村共有501人做了血鉛檢測,發現血鉛超標的有139人,其中兒童35人,血鉛嚴重超標3人。其中有一個村莊,已經出現4名青壯年死亡現象。
杭州眾泰電動出租車自燃事件。4月11日下午2點50分,杭州武林路,一輛電動出租車突然當街“發火”,從發現冒煙,到躥出火苗,前后大約8分鐘,整輛車就被燒得只剩下一個黑乎乎的空殼。2011年6月8日,備受關注的眾泰電動出租車“4·11”自燃事件,在經過57天的漫長等待后,杭州市政府終于公布了最終調查結果。
中國光伏電池遭遇反傾銷事件。10月19日,以Solar World為代表的7家美國光伏電池廠商質疑中國企業獲得違反國際貿易準則的補貼,并向美國政府提出對中國產光伏電池提起“雙反”(反傾銷、反補貼)申請。美國“雙反”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和美國商務部負責,ITC已于10月19日立案,美商務部則于11月8日立案。當地時間12月2日,ITC裁定,有合理跡象表明,由于中國產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對美國市場出口價低于公平價格,并且得到中國政府補貼,給美國相關產業造成了實質性損害。這意味著美國商務部將繼續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調查。
動力電池陷困調查
今年以來,我國動力電池出現事故,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有的是可以通過管理手段予以避免的,有的是需要通過加強技術改進予以規避。
稀土行業,是我國戰略性資源,關系到國家的安全。雖然我國是最大的稀土儲備國,但是由于全球需求量極大,造成了價格大幅上漲。國內很多商家見稀土有利可圖,于是紛紛加入稀土開發隊伍。由于缺乏組織性和規范性,稀土遭到了大面積非法開采,價格也得到壟斷性提高。而鋰電池對稀土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在這種復雜的環境下,鋰電池的成本價格就得到了增加。
浙江臺州血鉛嚴重超標事件,是源于該生產企業在選址、材料保管和廢棄物處理上存在嚴重失誤所致。業內專家認為,像這樣的事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最起碼也是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緊接著,國家環保部等多部委加強了對鉛酸蓄電池生產企業的管理,對全國大多數鉛酸蓄電池企業進行整頓。截至2011年7月31日,各地共排查鉛蓄電池生產、組裝及回收(再生鉛)企業1930家,其中,被取締關閉583家、停產整治405家、停產610家;有252家企業在生產,80家在建。鉛酸蓄電池被全面整頓,一方面說明鉛酸電池在某些方面存在著缺陷,另一方面也說明,電動車行業急需尋求一種更新型、更環保的電池產品,而鋰電池便是其中最好的選擇。
“4·11”自燃事件,根據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檢測研究院對于事故調查給出的結論,確定了電池單體電解液泄漏是引起火災的主要原因。但是,這一說法與事故鑒定報告上“本次事故發生不能認定電池單體設計、制造方面存在質量問題”的說法存在明顯矛盾。那么,這也說明要么是我們的技術水平存在缺陷,要么就是外界環境影響或者使用不當所致。
中國光伏電池遭遇反傾銷,這其實是一場國家利益的糾紛。美國人力成本的高昂以及科技發展的瓶頸存在嚴重矛盾,引起民意沸騰,需急救藥。遍尋市場,廉價的中國產品成“批斗”目標。這種以匯率為借口的政府行為,以專利權為切入點的企業訴訟,以反傾銷為炮彈的貿易戰,成為批斗的“三板斧”。但這種貿易保護主義的最終結果將是雙輸。如果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產品因美國采取征稅措施不能繼續對美出口,勢必極大影響美國相關生產設備和原材料對中國的出口,這對兩國太陽能產業以及經濟貿易利益都將造成不利影響。
動力電池發展方向
在對待動力電池發展方面,有人認為鋰電池成本價格高、大規模生產較難,不適合作為主要發展目標。他們認為2010 年鋰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這與炒作有關。這些專家強調鉛酸電池價格便宜、生產相對容易等優點,倡導國家應該改進生產技術,重點發展傳統的鉛酸電池。當然,這也有他們的道理。
據了解,從技術層面來講,鋰電池有四大優點。一是它擁有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其可達到的實際比能量為100~125Wh/kg和240~300Wh/L, 隨著技術發展,它的比能量可高達150Wh/kg和400 Wh/L。二是它具有高電壓性質。鋰離子電池單體的工作電壓平均值為3.7V,相當于3個串聯的鎳鎘或鎳氫電池的電壓。三是它的循環壽命長。在標準條件下(23±2℃),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周期可超過500次。四是綠色環保。鋰離子電池不含有鎘、鉛、汞等污染環境的金屬,或者其含量都在國際標準要求的范圍內。由于擁有這些特性,鋰電池便有體小量輕、安全環保、經濟實用等優點,因而很容易被消費者接受。而作為太陽能電池,因為體積大、技術上還不夠成熟等原因,暫時還沒有廣泛應用到電子產品和電動工具上面。
2011年7月,工業與信息化部下發工信部科[2011]320號文件,印發《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1年)》的通知,將低成本高比容量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制備技術、低成本高比容量鋰電正極富鋰錳基材料產業化關鍵技術單獨列出。同時還單獨列出動力電池關鍵技術,主要技術內容包括:能量型鋰離子動力電池關鍵技術、功率型動力電池關鍵技術、鋰離子動力電池和隔膜生產關鍵設備技術、動力電池電極材料技術、性能及安全性評價技術、自激發安全保護技術。本來就是市場熱點的鋰電池產業,再次迅速地得到了資本市場的熱捧,包括鋰電池的上游資源開發企業與中下游的生產推廣企業,頓時又都成為二級市場的寵兒。
不過,鋰資源存在上游開發困難、生產量能不足、價格偏高、使用與儲存不便等不利因素。我國鋰礦儲量居世界前列,而且擁有儲量排名世界第三、鹵水品質優良的扎布耶鹽湖,為我國碳酸鋰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資源保證。礦石和鹽湖兩種鋰鹽工藝各有優勢和不足。礦石提取工藝成熟,但耗能高、污染重、成本高;鹽湖鹵水提取有鋰含量高和成本低的優勢,但技術難度高。由于受到上游鋰資源開發的限制,鋰電池生產量能也是不容樂觀的。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曹國慶在最近的一次論壇上講,由于鋰電池生產量能不足,導致它的價格虛高,比鉛酸電池貴一倍左右,從而影響了它的推廣與良性發展。業內人士還介紹,鋰電池生產量能不足與充放電時間,這也是制約鋰電池發展的原因。
對動力電池的反思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國家,對動力電池的市場需求,應該是非常巨大的。加上國外的市場,中國動力電池的未來,應該是相當可觀的。業內人士認為,我們應該在行業引導、自主創新、節能減排、政策支持、參與國際競爭等方面予以加強。
首先,要實施積極的產業政策引導,將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對電池產業發展實施政策引導,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促進污染嚴重、浪費資源和高耗能的產品逐步退出市場,引導高新技術產品形成產業規模,提高國際市場占有率。為推進動力電池技術的突破,我們應當借鑒國外先進的經驗,將動力電池列為國家重大產業化項目,資助有條件的企業和科研院所通過產學研結合實施技術突破。
其次,要加強行業引導,優化產業布局。專家建議,應通過組建行業聯盟或技術協作聯盟等形式,推進電池與上下游產業鏈的合作,如鋰離子動力電池與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電源管理系統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組織攻關,提高產品技術水平,促進推廣應用。提高行業整合能力,培植優勢產品和優勢企業,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通過引導企業并購與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培育和鼓勵骨干企業做大做強;完善市場、環保等優勝劣汰機制,通過準入條件的提高,促使電池企業規模化和規范化,防止一哄而上;加快電池產業集群的培育,形成和完善產業鏈,提升我國電池產業的整體水平。
再次,要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電池產品核心競爭力。2011年,關于鐵鋰電池的專利,我國法律專家已經明確指出存在很大的專利風險。為了避免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動力電池行業應不斷完善創新體系、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繼續推進企業的技術改造,幫助企業提高創新能力和創新條件。促進行業基礎研究成果與工程化、產業化的銜接,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支持科研院所積極開展綠色二次電池、可再生能源新體系的研究,使我國在新型電池研究開發中取得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為動力電池行業振興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另外,要積極推進行業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實現可持續發展。支持企業加強環境保護和實施清潔生產,研究和建立廢棄電池回收和再利用體系。實現鉛酸蓄電池生產從鉛冶煉到回收再生形成封閉式循環;逐步形成鉛酸蓄電池“誰生產、誰回收”的運行機制,鼓勵鉛酸蓄電池骨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向廢鉛酸蓄電池回收再生產業鏈延伸,從源頭上控制污染風險;推廣電池生產和回收再生“節能減排”新技術;制訂電池環境標志產品標準,提高電池行業環保準入門檻;支持電池回收再生產業政策的研究;推動以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為目的的電池回收、再生技術的研究與產業化,實現有效化管理。
最后,要積極引導企業開辟新的國際市場,研究和應對國外技術貿易壁壘。國家應當鼓勵自主品牌產品出口,提高檔次和附加值,逐步減少加工貿易,實現結構優化。拓寬國際合作渠道和領域,發揮行業協會協調組織作用,以龍頭企業帶動實施走出去的戰略,到有電池材料資源和市場資源的國家和地區辦廠。進一步研究應對和消除國外技術貿易壁壘對我國電池產業的影響,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同時,按照WTO規則,構建有效的產業保護和經濟安全體系;高度重視WTO游戲規則的研究和知識產權保護,積極消除國外技術壁壘和反傾銷等貿易壁壘對我國電池產業的影響。
可以相信的是,無論是鉛酸電池還是磷酸鐵鋰電池,都將具有各自的發展優勢與不足之處,應揚長避短、改進技術,切實提高其使用壽命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