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瑜


農村金融在農村經濟發展中處于重要地位,其服務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農村經濟發展的水平。促進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須進一步增強農村金融服務能力,加快建立商業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結合,資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務完善、運行安全的農村金融體系。
近年來,中國農村地區已經初步形成以銀行業金融機構為主,包括保險、證券、擔保機構在內的多層次、廣覆蓋的農村金融機構體系,這些金融機構的網點深入農村,較好地滿足了農戶和農村經濟組織在存款、貸款、匯款和保險等方面的金融服務需求;農村金融涉農貸款規模不斷擴大,金融創新產品不斷涌現,可持續發展能力逐步增強。但也要看到,農村金融仍然是金融體系中的薄弱環節。一定要采取措施,堅持把做好“三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鞏固、完善、加強強農惠農政策,切實加大農業投入,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努力提高金融服務“三農”水平。根據縣域發展的需求來說,提出以下幾方面建議:
一是進一步加大金融對發展農業生產的支持力度。要加大金融扶持糧食生產的力度,優先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農業綜合開發等所需的資金,支持建設綠色和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要加大對優勢產區發展糖料、馬鈴薯、天然橡膠等作物的金融支持,積極促進蔬菜、水果、茶葉、花卉等產品設施化生產。要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發展農產品加工,讓農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要扶持糧食產業和龍頭企業發展,推動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等率先實行標準化生產,重點支持對農戶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基地建設、質量檢測,鼓勵龍頭企業參與擔保體系建設,采取有效措施幫助龍頭企業解決貸款難問題。要在控制風險的同時加大信貸支持,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多渠道籌集資金,重點支持農業關鍵領域、重要產品、核心技術的科學研究。要支持龍頭企業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加強和完善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
二是進一步加快發展“三農”保險,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三農”保險作為農村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支持和服務地方特色農業發展、活躍地方經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發展“三農”保險,運用保險手段對農民進行轉移支付,不僅有助于農民規避農業生產經營所面臨的不確定性風險,對農業生產加以保護和支持,而且還能發揮保險的信用保證功能,對于有效服務“三農”、滿足廣大農民保險保障需求和廣大農業龍頭企業融資需求、擴大保險覆蓋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還要看到,大力發展“三農”保險,充分發揮保險平滑跨期風險、提供經濟補償和風險保障的功能,能有效降低農村居民在醫療、養老方面的顧慮,穩定居民未來預期,提高消費意愿,從而減少預防性儲蓄,擴大消費支出,最終達到擴大農村消費市場、促進經濟增長的目的。目前,西方經濟發達國家主要采取保險方式應對農業風險,已有40多個國家建立了有政策支持的農業保險體系。在我國,“三農”保險市場廣闊。從需求角度看,“三農”保險需求市場潛力巨大,保險范圍包括農業保險、農村醫療保險、農民養老保險與農民工養老和意外傷害保險等多個領域。農業保險還可延伸到農機保險、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險等多個環節,規模化養殖戶及龍頭企業保險等業務需求也在不斷發展。近年來,隨著“三農”保險需求的不斷開發,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已將目光投向“三農”保險這一領域。有關部門和廣大保險公司應切實增強危機意識,充分估計困難,緊緊抓住機遇,把發展“三農”保險當作一件大事,既要樹立長期作戰的思想,又要增強緊迫感;既要著眼長遠,又必須立足當前;既要通盤考慮其他業務,又要科學規劃“三農”業務。一要繼續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要鞏固發展奶牛等養殖業保險,積極開展林業等領域的保險服務;要進一步擴大種植業保險,使種植業保險逐步覆蓋全國主要產糧區和糧食生產大縣;要進一步發展農房、農機和農產品出口等保險,為農民生產生活提供更加全面的風險保障;與此同時,還要引導廣大保險公司加強風險管理,強化承保標的的專業化風險管理,提高農村的防災防損水平。二要大力發展農村小額保險。要總結推廣農村小額保險試點經驗,有針對性地開發保障適度、保費低廉、條款簡單的小額保險產品,增強農民抵御意外傷害、疾病等風險的能力;要積極創新,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強小額保險產品、銷售、服務和理賠等環節的經營模式創新,培養和鍛煉一支符合小額保險業務特點的銷售和服務隊伍。三要加大“三農”保險產品服務和推廣力度。要加大保險宣傳,根據農村特點,抓住當地傳統民俗節日,采用送戲下鄉、現場理賠等農民喜聞樂見、易于理解的方式,進一步提升農民的保險意識。
三是完善農村金融穩健運行的保障體系。要建立健全確保農村金融良性運行的保障體系,把農業保險等納入完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總體規劃,增強農村金融機構抵御風險的能力,為“三農”發展撐起一把“保護傘”。一方面,要進一步構建合理的農業保險體系。另一方面,要完善有利于農村金融發展的政策環境。可按有關規定,明確農村金融機構對“三農”支持的職責,規定農業貸款占整個貸款的最低比例、新增農業貸款占當年新增存款的最低比例,對各金融機構的農業貸款發放與金融機構的綜合支農業績情況進行監督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