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洵

自2011年以來,美國在中國直接投資(FDI)繼續下降,其部分原因在于制造企業回歸以及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談及中國吸收外資情況時說,2011年1月至10月間,美國實際投入外資25.67億美元,同比下降18.13%。
近期有關美國企業回遷潮的消息不少,但實際上并沒有形成所謂的回遷潮。不過必須承認的是,由于美國經濟發展形勢還不明朗,而美國又一直在積極實施產業回歸和制造業再造政策,因此對中國高附加值行業吸收外資形成一定壓力。而事實上美國和歐洲經濟形勢低迷是其對中國直接投資下降或者增長放緩的主要原因。面對黯淡的經濟前景,許多公司不愿意投資,或者不愿意追加投資。
2011年6月,美國總統奧巴馬有關吸引直接投資的講話,也促使在中國經營的美國公司回遷。華盛頓經濟智囊機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貿易問題專家加里·赫夫鮑爾(Gary Hufbauer)則認為,美國其實并沒有實施什么新的政策鼓勵美國企業回遷。他說:“這背后沒有新的政策。根據波士頓咨詢集團的調查,部分企業回遷是由市場力量驅動的。美國的工資沒有上漲,雖然比中國要高,但美國的生產效率更高,抵消了工資差距。而同時,中國的工資卻在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