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
最新統計數據表明,自2009年以來,中國70個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平均價格首次出現下滑,有的城市的跌幅甚至接近5%。專家紛紛表示,房地產已經迎來了拐點,房價會因此繼續下滑。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新建商品住宅的環比平均價格出現下降。這是國家統計局2009年3月發布房地產價格統計數據以來的首次下滑。在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34個,持平的城市有20個。綜合分析全國房價的數據,一個最具轉折性意義的變化在于,長期持續上漲的全國房價平均環比指數開始下降0.14個百分點,在年內首次出現負增長。而溫州地產跌幅更是高達4.6%,是全國平均跌幅的10倍以上。另有20個城市的價格持平,其余城市房價的上漲幅度都沒有超過0.2%。值得關注的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四個一線城市的房價在連續3個月停漲以后,出現集體下跌。
一線城市房價下跌顯著,是因為地產價格的上漲幅度最高,但這的確是全國性地產降價趨勢的一部分。并不僅僅是一線城市價格回落,只是一線城市的狀況比較明顯,因為地產開發商在那里的投入相當大。其實二線城市的住宅價格也開始下滑,但由于二線城市的地產利潤較低,降價的空間因此有限。房價下跌的不僅僅是大城市的新建住宅,二線城市和現有住房市場的價格也有下滑。中國房價的拐點已經來臨。
美國穆迪信用評級機構經濟與消費信用分析部資深經濟學家成旭甚至用泡沫提前破滅來形容中國地產市場的滑坡。中國地產泡沫早已成形,破滅只是時間問題。他說:“我們一年多前預測中國房地產泡沫是要爆的時候,曾經計算過一個北京正常100平方米居室的房價和穆迪計算的一個白領家庭收入的比率,在四環以內是40倍以上,四環、五環之間是25倍。在美國,房地產泡沫爆炸之前比率最高的舊金山和紐約市也不過才10倍左右。”
2011年以來,中國商品房的投資、銷售等指標的增長速度持續放緩,在北京、上海等調控嚴厲的城市,商品房銷售出現下降。報道說,有的商品房降價甚至高達25%,顯示政府對住宅銷售的控制效應開始顯現。但不少在降價前購置房產的市民則表示不滿。他們抱怨價格突降讓每戶購房家庭都損失了幾十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