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

2011年,還是投資大熱門的電商和團購網站紛紛停運或轉型,“電商寒冬”唱衰行業的言論甚囂塵上
近日,一度形象光鮮的凡客誠品和陳年本人,忽然被推到電商泡沫論的風口浪尖上。
媒體接連曝出凡客裁員5%、推遲IPO、副總裁吳聲離職加盟京東商城的負面消息。2011年12月初,署名“凡客老員工”的爆料者說,凡客入不敷出,資金鏈即將斷裂,估計撐不了多久。爆料者還透露,凡客產品銷售不力,庫存達10多億元,營收僅過營銷成本,4年來累計虧損約20億元。此后,CEO陳年透露了2011年7月F輪融資2.3億美元的信息,但卻無法消除業內對其的懷疑。
不久前,清科集團CEO倪正東表示,2011年前11個月,所有VC和PE在中國互聯網投資史無前例達到57億美元,其中在電商的投資是40億美元,有300多筆交易,穩居互聯網投融資首位。但是,倪正東也指出,這些風投們在2010年下半年到2011年上半年投資了很多電商公司,這些公司嚴重虧損,2011年電商全行業虧損總額達到20多億美元,卻獲得很高的估值,這些公司以今天的價值肯定要砍三分之一,風投們此前的瘋狂值得反思。
2011年,還是投資大熱門的電商和團購網站,隨著凡客誠品、拉手IPO延遲,西米網、淘鵲網、有品網、APP金光大貨棧等紛紛停運或轉型,樂淘網CEO畢勝發出“入錯行”的悲鳴,在這種形勢下,“電商寒冬”唱衰行業的言論甚囂塵上。
這些企業到底是入錯行還是走錯路?他們需要選擇什么樣的道路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
資本“暴力”
“電子商務基本以忽悠為主,和中國的經濟相似。在中國電商業的主營業務不賺錢,而指望從資本市場賺錢是不可持續的。” 不久前,軟銀賽富首席合伙人閻炎感慨,電商們目前主營業務都不賺錢,但他們賺投資人的錢,所以他們寄希望于未來資本市場的傻子。
“現在大家都在燒錢,基本上都在燒投資人的錢,我說中國電子商務平臺經濟創造了新的模式,它主營業務不賺錢,賺的是VC/PE的錢,這也是賺錢的方式。”
閻炎認為,從投資人的角度看,未來的電商能不能生存,關鍵在于能不能在相對短時間內建立一個品牌。但是電子商務也必須遵守一個商務的基本原則,即:銷售價要高于運營成本加上進貨價格。
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電商的寒冬與VC/PE“暴力”催生有關——因為在中國投資的VC/PE追求短期、高回報,電商一旦和他們簽訂對賭協議之后,就不得不拼命燒錢砸數據;因為燒錢,就不得不后續融更多的資,而全行業的對賭和燒錢,最終抬高了行業的運營成本。
上文中提到的IPO延緩或停運、轉型的企業,其中不乏創業之初就被風投們看好的項目,也有風投砸重金進入的項目。
一般來說,一個B2C網站,風投早期投入數千萬美元后,會占有部分股份,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會與創業團隊簽訂對賭協議,要求企業年銷售額達到一個度,如果不能達成,那么風投所占股份就會上升。
不僅如此,有的風投甚至還會委派高官或者財務人員到企業中,專門負責財務監管等重要職責,這些人直接影響著創業團隊的重大決定,甚至決定著網站運營的整體節奏。
“這幾年來,即使是早期進入中國的外資PE也逐漸變得浮躁,逐利性增強,他們明知道電商應該走低成本的營銷方式,可是逐利性讓他們認為,他們投資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企業把量做大,好有新的投資方過來接盤,這樣就可以成功套現,并仍然占有股份?!币晃徊辉竿嘎缎彰腜E告訴記者,在這種情況下,風投們會要求企業必須要加快,加快,不停加快,即使不想燒錢也必須得燒錢。
樂淘網創始人畢勝近期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指出,B2C無論采用“電子”模式還是“商務”模式都能成功,而當前電商從業人員過于浮躁,陷入賠本賣吆喝的惡性競爭。樂淘目前是鞋類領域最大的B2C網站,2011年銷售額比上年上漲500%,但在風光數字的背后,卻難掩虧損之痛。
“作為電商的一個分支,團購網站在2011年快速遇冷將整個網上零售市場帶入低谷。資本市場開始收縮,電商企業的廣告投放量開始下滑,這無疑是寒冬來臨的信號?!币子^分析師陳壽表示。
當當網CEO李國慶發微博表示,網上廣告推廣費用越來越高,而電商企業為了做大規模更多是受到投資人慫恿,燒錢砸廣告,而過度燒錢,又導致大面積虧損。
目前的情況是:各網站所賣產品的價格不斷下降,又不斷推出各種優惠活動爭奪客戶,可是廣告費用卻日益增高。一般來說,電商投放廣告有兩個目的:品牌推廣;增加銷量。
2011年年初電商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很多電商企業都定下“激進”戰略,不計成本投入和快速擴張。一家如此,家家都如此,電商們爭相進入廣告焚燒爐,使得對于電商企業導流量最重要的網址導航網站成為最大的贏家。
截止目前為止,當當網是中國唯一有1年盈利歷史的電商,雖然當當熬過了上市那一關,但離良性運營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在實現1年盈利之后,當當在最近的連續兩個財報中均出現虧損。雖然李國慶嘴上不承認虧損是京東的競爭所致,可業內公認京東的價格戰給當當帶來很大的壓力。
“2010年毛利是30%,2011年是17%?!碑厔俸鼙瘋?,因為超過10家專門賣鞋的網站都在惡性比價。網絡比價太容易實現,這迫使電商企業只能保持比別人低的價格才能贏得更多的客戶。
原本是有錢就可以繼續下去的游戲,但投資者瞬間驚醒了:前景在哪?一些初具規模的電商企業都已經完成了兩三輪融資,很難再融到下一筆巨資,尷尬的是,短時間內上市無望。還沒有打出名氣的電商,現在迫切需要融資,但小的資金已經玩不起電子商務,瘋漲的營銷成本讓電商的競爭門檻抬得很高,投資者已經對電商領域漸漸失去興趣和信心。
易觀研究認為,整體市場的乏力來源于多方面因素所致:資本市場已經開始對于電商類項目保持謹慎,電商融資的風險和難度加大;以團購為首的互聯網模式全面提升了電商的營銷成本,讓B2C企業運營雪上添霜;創新性應用的缺乏,讓用戶的活躍度難以維系。
盈利與否,不影響電商企業的上市,決定能否上市的因素是交易額、排名、市場份額——是一個資本驅動的邏輯,把大家引到了一條不歸路——融資后瘋狂投廣告,吸引流量,帶來訂單,把規模做大,然后上市。
正如閻炎所言,這個模式已經跟電子商務沒有關系了,賺的是投資者的錢,而不是客戶的錢。
回歸生意本質
對于電商來說,移淘是一個不一樣的后來者。創始人劉蕭葳的殺手锏是利用團隊對移動互聯網用戶的理解,殺入自有品牌。憑借這一模式,移淘獲得達晨創投數千萬的投資。
移淘進入之前,移動互聯網的電子商務機會也很有限,買賣寶等競爭對手都捷足先登并小有名氣,留給移淘騰挪的空間不大。
和競爭對手們一樣,移淘目前暫時瞄準的核心用戶,是三四線城市不便在電腦前下單而卻又擁有手機的人群,不過,在“賣”什么上,他們可下足了功夫。
只要稍加留心就不難發現,盡管商品種類與其他電商公司差不多,不外乎手機、電腦、服裝、包、鞋等,與其他公司不同的是,移淘賣的是自有品牌。
正如劉蕭葳所言,自有品牌是移淘的一大亮點,他們所出售的衣服、包等部分是自有品牌。移淘在上游有合作伙伴,專門供應移淘自有品牌需求。這種模式的好處顯而易見,既能與競爭對手形成差異化,同時自己掌握定價權,能掌控合適的利潤。
達晨創投投資經理屠錚表示,從商業模式上看,移淘既是一個綜合商城,同時在一些垂直領域做自有品牌,有點類似亞馬遜的做法,很有新意。如果移淘能夠把先發優勢、差異化做得更好,一定會有很好發展的。
從移淘的例子可以看出:移淘因為發展自有品牌,成本比較低,避開了電商一哄而上的高營銷成本和價格戰。
其實,無論是哪一類電商,本質都是零售,賺的都是差價。它比傳統商業模式更有吸引力的地方在于其省略了諸多中間環節,使得價格降低。因此,對于電商來說,目前應該做的應該是通過各種手段控制住成本,讓利給客戶,維持自己的正常運營。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目前很多電商已經開始將目標從做規模向做盈利轉變。正如畢勝所說:“把所有的事情打回到生意的本質,生意的本質其實就是要賺錢。不賺錢的生意其實就是故事,就是泡沫,不賺錢的生意在我眼里是早死早托生?!?/p>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PE談到,電商的本質是低費用發展,這就決定了他們的營銷也是低成本營銷的精準營銷。進入冬天之后,很多電商首當其沖應該考慮的是如何能夠開啟低成本營銷渠道。
畢勝嘆息歸嘆息,實際上樂淘早已在自有產品創新方面找到了新的突破口。2011年,他們與“憤怒小鳥”游戲開發芬蘭Rovio公司聯手,在中國全球首發憤怒小鳥帆布鞋,一周便賣了10000多雙。這不禁讓Rovio對中國市場潛力刮目相看。此后,他們又與多家全球頂級APP手機游戲進行合作,推出了樂淘Applife系列鞋款。這些聯合品牌的鞋款,皆獨家在樂淘進行售賣。上述PE認為,這是擺脫價格戰的很好對策,目前國內電商的價格戰底氣多來自風投海量投資,而一些電商推出聯合自有品牌,可以掌握定價主動權,從而擺脫價格上的劣勢。
不久前,京東商城突然宣布對“金額不足39元的訂單收取5元運費”,這一舉措在“免運費”吸引客戶的電商行業引起很大爭議,有人認為是京東過冬策略,更多人認為這是京東精細化運作的策略。優購CMO徐雷表示:“我更愿意看到的是京東去改變行業的一些規則,希望做得更精細化一些,通過一定的門檻設計,通過市場的法則對訂單和用戶進行篩選,形成良性的、可持續的增長。”
記者采訪的某垂直電商談到,目前國內很多獨立B2C市場推廣費已經占到銷售額的30%-40%,而他們的目前預算一般會控制在20%左右。該人士提到,如果2012年他們的銷量更大,廣告費用可能會少于8%。
該電商經營的是小眾品牌,最早是從線下轉為線上的,過去做線下品牌經營思路很粗,在產品方面做一些隔離,把不同人群、不同的城市區隔開,由于線下的多年積累,當他們有了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后,仍然有40%的線下顧客追隨過來,原因在于高品質和良好的性價比。
“我覺得小眾切口對于那些資金實力較弱、創業時間不長的公司來說,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該電商表示,一部分大的電商當初也是從小公司開始的。如果一上來就什么都做,那肯定做不好;在他看來,對于目前融資無望的電商企業,必須要控制好現金流,精確計算各種成本,才有機會熬過冬天。
比如垂直領域產品電商,可以一方面精耕細作主流產品,另一方面擴展更多其他同類電商沒有的品牌來做利潤。首先要盈利,很好地活下來,然后才能談發展。
“現在我們已經顧不得再投錢砸品牌了,必須想辦法活下去,別把我們熬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