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方忠

朝陽區是北京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區,綜合實力強,國際化和市場化水平高。“十一五”期間,朝陽區堅持高端化、國際化、集群化、品牌化的產業發展原則,重點發展附加值高、創意水平高、科技含量高的產業行業及產業環節,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面,重點聚焦內容原創和投資交易兩個高端環節,重點推進傳媒文化、廣告會展、設計創意、旅游休閑、古玩及藝術品交易、文藝演出等主導產業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度不斷提高,2011年1-10月實現區級財政收入61.04億元,同比增長40.55%,占全區區級財政收入的26.21%,比重進一步提升,預計全年形成區級財政收入將超過70億元,文化創意產業對區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引領作用日益凸現。
經濟發展新引擎
一組數字足以證明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據統計數據顯示,截止目前,朝陽區共有文化創意注冊企業近40000家,年均新增400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數達到2100家,是2005年的2.3倍。2010規模以上文化創意企業收入接近1500億元,占全市的四分之一,是2005年的2.6倍,年均增速達到21%,2011年1-8月實現收入約1100億元,同比增長16%,實現利潤48.4億元。按實現收入排序,在文化創意產業九大行業中,朝陽區4個行業在全市16個區縣中排名第一,2個行業排名第二,3個行業排名第三,呈現出各產業行業多元、均衡、優質發展的特點,引領著全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朝陽區委宣傳部副部長豐春秋指出,朝陽文化創意產業在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結構也逐步優化,主導產業優勢進一步突出。近幾年,通過實施產業梯次發展戰略,大力推進文化傳媒、設計服務等創意程度高、附加值高的產業,主動調整其他輔助服務業等創意度低、附加值低的產業,文化傳媒業已成為朝陽區的第一梯次主導產業,2010年實現收入、資產、企業數量、從業人員分別占到全區文創產業的51.5%、44.2%、60.7%、53.1%,其中廣告業實現收入占全國的1/8。近年來新媒體產業發展迅猛,數字廣播、網絡視頻、手機電視、移動新媒體等行業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成為文創產業的新增長點。
由于朝陽區的國際化特色鮮明,朝陽區的文創產業投資主體也呈現出多元化特征。據統計,國際各類文創企業100強中有25家入駐朝陽,占全市45家的56%,朝陽區已成為國際百強文創企業的重要聚集區。此外,包括BBC、VOA、美聯社、路透社等在內的全市90%的外國駐京傳媒機構也落戶朝陽。
不僅是國際傳媒機構集聚朝陽,豐春秋指出,近年來朝陽區也確立了通過集聚區建設帶動文創產業集群發展的思路,目前朝陽區共有798藝術區、751時尚設計廣場等8個市級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14個區級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和30個重點產業基地,居全市之首。更重要的是,北京CBD-定福莊國際傳媒產業走廊已成為全國首個年產值過千億元的傳媒文化產業功能區,帶動了國家廣告產業園、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國家版權貿易基地、國家動漫產業基地、國家數字出版基地、中國移動谷、北京藝術品交易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吸引了包括中國數字文化集團等在內的一批國家級文化創意企業總部落戶朝陽區。
搭建八大公共服務平臺
在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過程中,朝陽區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的原則,充分發揮政府的“規劃引導、政策促進、環境服務、管理規范”作用,針對文化創意企業的需求和產業整體發展特征,有重點、有針對性、分步驟地搭建八大產業公共服務平臺,逐步構建完善的文化創意產業公共服務體系,區域文創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日益優化。
豐春秋介紹說,通過搭建投促、工商、稅務、文化等部門為主的行政審批服務平臺,實行重點園區現場辦公和重大項目審批全程代辦制度,朝陽區一站式服務窗口的服務能力顯著提高;通過建成北京國際版權交易中心,引進中國音像著作權協會、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入駐,國內首個“版權保險箱”及亞洲最大的音樂數據庫建成并投入使用,并出臺《朝陽區知識產權促進與保護若干措施》等專項政策,構建起了分工明確、功能完善、體系健全的綜合性知識產業保護服務體系,搭建起了國家級版權保護和交易平臺;通過政府出資建設朝陽影視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和古玩及藝術品鑒定修復、信息服務等技術服務平臺,朝陽區逐步探索形成了以社會資本投資為主、財政資金適當補貼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運營模式;通過銀企對接、小額貸款試點、設立銀行專營機構、鼓勵企業上市等措施,搭建政府服務文創企業發展的金融服務平臺;通過建設CBD傳媒孵化器、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孵化基地、三間房動漫孵化器等項目,朝陽區形成了中小文創企業、專業文創人才的孵化平臺和服務體系;通過成立區文化創意產業協會、CBD傳媒商會等中介組織,整合國家級及市級文化資源,搭建起了服務文創企業的專業化中介服務平臺;通過健全營銷網絡,策劃組織“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等品牌活動,參與“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等專業大型推介活動,朝陽區搭建起了整體宣傳推介文創產業的統一平臺;通過發揮駐區中央、北京市文化單位、機構、名人等作用,搭建不同門類、不同形式的內容創作服務平臺,重點引入了首都原創影視劇本基地等組織。
建設“一區三中心”
依托雄厚的產業基礎,朝陽區確立了“十二五”期間“一區三中心”的文化繁榮發展思路。“一區”即中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三中心”即作為中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功能支撐的中國國際信息傳媒中心、中國國際版權投資交易中心、中國國際文化展示交流中心?!啊行氖枪δ芤饬x上而非簡單的物理空間,未來幾年內,朝陽區將利用產業結構調整契機實現這一功能布局?!必S春秋說。
據介紹,為推進中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創建,朝陽區將實施五大戰略,努力實現五大突破?!拔宕髴鹇浴奔锤叨嘶l展戰略、國際化發展戰略、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功能提升戰略、人才支撐戰略。并以此為指引,進一步加強產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使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在“十二五”時期努力實現五大突破,即文化產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文化產業整體創新和發展水平取得新突破,文化產業政策和管理機制取得新突破,文化內容生產和組織模式取得新突破,文化展示交流和傳播手段創新取得新突破。
豐春秋表示,通過“一區三中心”的建設,朝陽區將重點形成四個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區,除CBD—定福莊國際傳媒產業走廊這個全國首個千億級的傳媒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區之外,還有大山子藝術及設計產業功能區、奧運會展旅游文化產業功能區和潘家園古玩及藝術品交易產業功能區,以此集中推進一批園區性、綜合性、平臺性、功能性的文化創意產業重點項目建設。借助中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建設,預計“十二五”末期,朝陽區文創產業企業數將超過50000家,規模以上企業數將超過5000家;年收入超過3000億元;吸引從業人員超過80萬人;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占全區GDP比重力爭達到20%;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區級收入占全區區級收入的比重超過30%,占全市文化創意產業收入總量的比重達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