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方忠
豐臺區是首都北京的西南門戶和交通咽喉,是京津冀經濟圈的核心樞紐,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豐臺區土地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文化底蘊深厚,人才資源聚集,是國際國內知名企業總部基地、北京南部物流基地,是首都北京重要的城市功能拓展區,具有良好的資源優勢。
豐臺區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雖起步較晚,卻擁有做大做強的后發優勢,如同一片待開發的處女地,豐臺的文化發展繁榮可以高起點規劃,高水準布局,高效率運作,減少成本和代價。近年來,豐臺區從首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的高度出發,以“特色發展、優勢發展、差異發展”為總體要求,立足北京、放眼世界,依托深厚的文化積淀和現有的產業基礎,發揮自身優勢,整合轄區資源,全面推進全區文化創意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根據最新統計數據,豐臺區規模以上文化創意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30%,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成為豐臺區新的經濟增長點。
《2010-2012年促進城市南部地區加快發展行動計劃》和《加快西部地區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先后出臺,以及2013年園博會、2014年種子大會的舉辦,為豐臺發展提供了歷史性機遇。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全面部署之后,乘勢而上的豐臺區確立了文化發展與經濟建設同步發展、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同步發展、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同步發展的“三個同步”發展思路,豐臺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韓駿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十二五”期間,豐臺區將通過打造六大品牌,實施六大工程,實現三個統籌,構建四大板塊等舉措,助推經濟繁榮、社會文明、人民幸福新豐臺建設,力爭使豐臺區成為首都未來文化發展的新空間、新名片。
六大品牌引領文化發展
作為金中都所在地,豐臺區的歷史文化資源極其豐富,為推動文化的大發展,韓駿偉告訴記者,豐臺區將重點打造六大文化品牌:即依托盧溝橋、宛平城、抗戰館、長辛店、二七大罷工等革命遺址和事件,打造紅色文化品牌;依托盧溝橋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建設,發揮宛平古城、盧溝橋的文化優勢,擴大“盧溝曉月”中秋文化節的影響力,使其成為全市乃至全國最知名的中秋節慶品牌;依托金中都特有的戲曲文化傳承和中國戲曲學院、中國評劇院、北京京劇院等載體,把豐臺建設成為全國戲曲文化中心,打造戲曲文化品牌;依托汽車博物館和科技體育文化節,展示汽車文化,打造北京特有的汽車文化品牌;依托700年花卉種植歷史的花鄉和2013年園博園的舉辦,發揚光大花卉園藝文化品牌;通過提升大紅門服裝服飾設計產業發展,做強服裝時尚文化品牌。
六大工程推動文化繁榮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又是民生幸福的重要內容,為實現文化的大繁榮,豐臺區將著力實施六大工程:即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踐行北京精神為主要內容,促進城市文明與時代精神相交融、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結合的文化引領工程;以豐臺城市品牌形象體系建設和推廣為內容的文化形象工程;以加強文化事業建設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文化惠民工程;以生態旅游、演藝娛樂和會議展覽等為重點發展業態的文化產業工程;以推出一批思想深刻、藝術精湛、群眾喜聞樂見的原創性文藝精品為內容的文化精品工程;以培養引進一批文化精英,構建一支結構合理、梯次分明、德藝雙馨的文化工作者隊伍的文化精英工程。
四大亮點凸顯文化特色
豐臺是中國戲曲文化的發祥地,區域內的戲曲文化資源豐富,中國戲曲學院、中國評劇院、北京京劇院、北京曲劇團、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等坐落于此。戲曲在豐臺擁有深厚的群眾基礎,現有盧溝橋鄉小井村的“隆韻戲迷樂園”、東高地街道的“長虹京劇團”、馬家堡街道的“和韻京劇社”等五六十個戲曲團體。韓駿偉說,自2012年開始,豐臺區擬通過建設戲曲博物館、小劇場群、戲曲主題公園,著力打造戲曲文化節等戲曲文化品牌活動,拓展集教學、研究、演出、服務等于一體的戲曲文化產業鏈,打造中國戲曲文化中心,形成具有豐臺地域特色的文化板塊。
豐臺區擁有盧溝橋和大紅門兩大市級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也是豐臺區致力形成的兩大特色文化板塊。韓駿偉告訴記者,盧溝橋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將以盧溝橋為核心,以宛平城、曉月島為兩翼,依托宛平湖、曉月湖水岸生態景觀,提升盧溝橋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保護和開發宛平古城,深度挖掘兵營文化、衛城文化、驛站文化,恢復古城原貌,重點建設驛站、會館、茶樓、酒肆等仿古建筑,發展文化旅游和會館經濟。修復曉月島上的岱王廟,重現古渡文化、送別文化、民俗文化等人文景觀,重點做好臨水開放式民俗風情酒吧一條街,打造高端商務和演藝娛樂的不夜城,成為永定河上的一顆夜明珠。
大紅門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經歷了自發出現服裝產銷野市、整頓形成服裝批發市場和規劃建設服裝商貿區的三個發展階段,現在進入了一個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建設北京時裝之都核心區的新階段。未來五年是大紅門重要的功能完善期、項目建設期、產業延伸期、品牌拓展期和形象改善期,將以服裝交易、設計展示、面料研發、時尚發布為主要內容,帶動設計服務、廣告會展、演藝娛樂等產業的發展。實現功能定位從批發市場向時裝之都核心區轉變,項目建設從發展服裝銷售向發展文化創意轉變,產業延伸從低端平面擴張向縱向高端發展轉變,品牌孵化從自生小品牌向培育大品牌轉變,品牌形象從較知名、低美譽向高知名、高美譽轉變。
此外,位于北京南中軸與豐臺三四環都市文化創意產業帶上的蒲黃榆地區將建成文化休閑娛樂基地。依托緊鄰市中心的優越區位優勢和中國歌劇舞劇院等文化資源優勢,蒲黃榆演藝大道將串聯劇場、影院、書店、酒吧、音樂廳等文化場所,打造綜合性文化娛樂部落,成為北京城南地區最繁華的不夜城和娛樂街區,形成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