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城鎮夫妻只生一個孩子,也就是說兩個城鎮家庭有兩個孩子,等同于一個農民家庭的孩子數量,造成了農村、城鎮人口比例失調。”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中山紀念中學校長賀優琳提交建議,國家應該放寬生育政策允許生二胎,特別是城鎮工薪階層一層。賀優琳在建議中說,“少子”、“單子”現象令很多家庭一旦出現孩子遭遇交通事故、自殺、夭折的悲劇就變成了丁克家庭。
民政部門統計,到202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將占到總人口的16.7%,2050年將進一步上升到31.1%,大大高于屆時的世界平均水平。賀優琳說,隨著老齡化的不斷加劇,贍養老人的問題也日益突出。許多獨生子女長大結婚后,將來要贍養夫妻雙方共4個老人,二代獨生結婚后贍養的老人是8個,這是極為不合理的現象。
實行獨生子女政策之后,真正受到限制的家庭大多數都是工薪階層。2008年人口普查,中國農村人口72135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54.3%。如果再加上私營企業主和自由職業者的人口數量,則占中國人口的絕大多數,而這一大批人是沒有受到嚴格的政策限制的。所以,即使放開生二胎政策,也不會引起大范圍的影響;而且工薪階層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允許這些有撫養能力和育人能力的家庭生二胎,可以更大程度上增大社會受教育群體,減少國家負擔,提高社會整體素質。
黃細花:將法定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
“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22周歲,女不得早于20周歲。”對《婚姻法》的這條規定,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認為應該修改了。她說,這條“中國史上最高的”法定結婚年齡,導致“剩男剩女”、高齡產婦、未婚同居等現象不斷增多。她將在兩會上提交建議,將法定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
在黃細花看來,現行法定結婚年齡定得過高,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她說,一些沒有達到法定婚齡而想結婚的人,為了早日結婚,采取用假身份證、虛報年齡的辦法領取結婚證。有些人干脆就“未婚同居”,造成事實婚姻,但法律不承認不保護這種婚姻,這無疑隱藏了諸多社會隱患。
黃細花說,這種現象在廣大農村普遍存在。降低法定婚齡,有利于保護普遍存在低齡事實婚姻一族的合法權益,有利于社會和諧穩定。
黃細花說,由于法定婚齡的延遲,導致育齡不斷延遲。目前,中國平均結婚年齡主要集中在25~29歲之間,年齡推遲趨勢非常明顯,最終導致高危妊娠比例增加。因此,降低法定婚齡和生育年齡,有利于保護婦女兒童的身體健康,有利于優生優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