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人對于國家歷史上首次公正透明的總統選舉極為重視。據埃及官方發布的統計,首輪選舉的投票率達到了46.42%,足足是2005年總統選舉投票率的4倍。
“我是23日早上不到7點就趕到投票站排隊,這是我這一生中第一次投票選舉自己的總統。穆巴拉克執政時期在2005年也搞過一次多人競選埃及總統,但我壓根沒去投票,因為我知道結果在選舉前已經定下來了,投票還有什么意義呢。”杰米拉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她的手指上還殘留有墨水痕跡。杰米拉退休前是一家旅行社的經理。
官方的《金字塔報》甚至用“在埃及7000年歷史上,埃及人首次自己選擇國家的領導人,這將決定埃及乃至整個地區的未來”之類的語言來描述此次選舉的重要性。
在歷史上,2005年之前的埃及總統選舉都是由埃及人民議會推舉唯一總統候選人,再經全民公決產生。2005年,埃及迫于美國壓力首次進行有多名候選人的直選,結果穆巴拉克以87%的得票率勝出。
此次總統選舉承載了埃及人太多的希望。自2011年1月25日以來,埃及經歷了經濟衰退、社會治安惡化和政局的動蕩,每當此時,埃及人都用“總統選舉后,一切都會變好”來安慰自己。
中產與窮人的分裂
杰米拉是埃及前總理沙菲克的鐵桿支持者。在她看來,穆斯林兄弟會太保守、前外長及阿盟前秘書長穆薩年齡太大,只有沙菲克才是將埃及帶出困境的最佳人選。
杰米拉全家以及她的許多朋友都投了沙菲克的票。在第二輪總統選舉中,他們依然會堅定地支持沙菲克。杰米拉的處境在埃及屬于中產階級,這些收入穩定的中產階級再加上軍人、警察、商人階層以及政府官員構成了沙菲克的主要支持群體。
大多數中產階級對沙菲克贊譽有加。他們認為沙菲克思想開放、手腕強硬,他主政埃及民航部期間建設的開羅國際機場第三航站樓讓埃及人充滿了自豪,沙菲克當選總統,能夠促進埃及的對外貿易,吸引外來投資,重振旅游業。
而對于穆斯林兄弟會的候選人穆爾西,杰米拉則嗤之以鼻。“難道他要將我們帶回中世紀,如果他當選總統,我們全家就考慮移民海外去。”她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在杰米拉看來,穆斯林兄弟會的支持者主要是一些窮人,穆斯林兄弟會給這些窮人發米、發油、提供免費醫療等。
埃及《金字塔周刊》報道說,在兩天的投票中,有目擊者看到穆斯林兄弟會成員向窮人免費發放罐裝液化氣和食品,以換取他們對穆爾西的支持,在有些偏遠地區,穆斯林兄弟會租用小巴將農民集體拉送至投票點投票。
而埃及社會中另外一部分人對沙菲克則是絕對的抵制,對穆爾西是絕對的支持。
拉馬丹用“非常非常壞”來形容沙菲克。拉馬丹是一所公寓的保安,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在年輕人失業現象嚴重的埃及,他謀得了這份月薪不到1000埃鎊(約為909元人民幣)的工作。由于收入微薄,拉馬丹30多歲了依然沒有結婚,晚上就住在十分簡陋的公寓地下室里。
以一般標準來衡量,拉馬丹屬于埃及社會中的貧窮階層。在拉馬丹看來,他之所以貧窮正是因為穆巴拉克貪污腐敗、廉價出賣國家資產,導致了一部分人的暴富和像他這樣的人的貧窮,而沙菲克作為穆巴拉克的“圈內人”,自然也是個“壞人”。
不僅僅是這些貧窮階層,還有一部分埃及“革命”的主力軍以及保守的宗教人士都是穆斯林兄弟會的主要支持者。“為什么要投給沙菲克,如果沙菲克當選總統了,那埃及人民革命還有什么意義?”一位“革命”期間的廣場派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可能是最壞的結果
5月28日,埃及最高總統選舉委員會公布了首輪大選的最終結果,穆爾西和沙菲克分別獲得24.78%和23.66%的選票,兩人將于6月16日和17日進入第二輪選舉。
消息一傳來,數千名埃及示威者28日晚便重新來到解放廣場示威,抗議沙菲克晉級第二輪,還有一部分示威者甚至縱火焚燒了沙菲克的競選總部。在埃及北部港口城市亞歷山大,數千名示威者喊出了“我們要將沙菲克送進監獄,我們向烈士們承諾,沙菲克一定要被排除在外”的口號。
沙菲克和穆爾西晉級第二輪選舉可能是最壞的結果。如果沙菲克當選總統,“革命青年聯盟”和穆斯林兄弟會等組織將發起新的示威,這個國家將再次陷入動蕩。如果穆爾西當選總統,主要國家機構都將被穆斯林兄弟會把持,埃及將變得更加保守。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東中心研究員瑪麗娜指出,埃及政治過渡目前還有兩大問題沒有解決,一是選出新總統,二是制定新憲法。未來憲法到底是將埃及確定為總統制還是議會制國家,這還是未知數,而且也是極為敏感的問題,甚至有可能再次掀起埃及全國范圍內大規模示威。埃及未來幾個月內將再次進入一個異常艱難和敏感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