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2月30日下午,在馬六甲海峽連通印度洋的水道上,三艘軍艦正在平穩地航行。天空一碧如洗,海風徐來,大海的味道沁人心脾。
這三艘軍艦分別是“武漢號”“海口號”和“微山湖號”。這一次,它們奉命前往索馬里,去完成維護索馬里海域和平、打擊海盜的任務。
一次海上補給
“‘微山湖號’,‘微山湖號’,收到請回答!”聯絡器中傳來了“海口號”的呼叫。
“‘微山湖號’收到!”
“我艦需要補給,請立即配合調整距離與航速。”
“收到!立即開始準備!”
緊接著,一連串的指令馬上下達,“微山湖號”同“海口號”都開始為補給作準備。
只見“海口號”行駛到“微山湖號”左舷的位置,兩艘軍艦相距40米左右,保持同一方向同一速度航行。隨后,“微山湖號”向“海口號”拋射出兩條線纜,經過引纜后,兩艘軍艦用一根結實的鋼纜穩穩地連接起來。緊接著,“微山湖號”上又沿著鋼纜拋射出兩根提供燃油與淡水的軟管,“海口號”上的工作人員迅速將管道接好,補給就開始了。兩個小時后,補給順利完成。
名副其實的“海上后勤站”
同學們,看到這一幕,你是不是已經猜出“微山湖號”的真實“身份”了?對,它是一艘補給艦。補給艦,顧名思義就是向其他艦船供應燃油、淡水、彈藥、食品等各種補給品的軍艦。如果其他軍艦在海上航行的時候,沒有了燃料或是淡水,面對茫茫大海,就要靠“海上后勤站”——補給艦的援助了。
我們剛剛看到的是補給燃油和淡水,補給方式是“橫向補給”。假如要補給食品,該如何操作呢?大型補給艦上一般建有機庫和直升機起降平臺,可以裝兩到三架直升飛機。因此,可以采取“垂直補給”的辦法,用直升飛機進行空中調運,把一箱箱用品空降下來。
聚焦“微山湖號”
“微山湖號”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最大的綜合補給艦,主要用于遠洋補給。它一次可裝載燃油10500噸、水250噸、干貨彈藥680噸,可同時為兩艘以上艦船補給。它還裝備了4門76F雙聯裝37毫米63倍徑機炮,遇到襲擊時,能夠有效地保護自己。
在2008年連同“海口號”和“武漢號”導彈驅逐艦出海的任務中,“微山湖號”補給艦協助兩艘導彈驅逐艦發揮了保駕護航的作用。為順利完成此次任務,“微山湖號”還專門裝備了維修隊與醫療隊。
“微山湖號”出色完成任務,顯示了我國軍艦遠洋補給的實力。我國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了補給艦的研制,先后研制出了多個系列的補給艦。
想更多地了解這些補給艦嗎?那就趕緊去搜集它們的資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