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十年紀事

2012-04-29 00:00:00蘆圭
瞭望東方周刊 2012年31期

如果對10年前的中國老百姓說,2012年的中國享有如此“禮遇”,多少人會相信?

2012年7月底,倫敦奧運會前夕,一篇題為《感謝上帝,中國放棄了2026年世界杯》的文章急速走紅。英國記者羅伯特·弗丘以幽默語氣寫道:“在未來20年里,只要中國人不出手,整個銀河系都不再會出現一屆能被稱為完美的,規模宏大的運動會了。”

弗丘的英國式幽默固然夸張,嚴肅的《經濟學人》可不開玩笑。2012年,1月28日出版的《經濟學人》雜志首次開設了中國專欄。對于這家全球財經媒體權威來說,這是70年來它第二次給一個國家開專欄,前一個是美國。

如果對10年前的中國老百姓說,2012年的中國享有如此“禮遇”,多少人會相信?

時間回到2002年。新華社評出的“2002年十大國內新聞”大多事關“發展’’:

比如,GDP首次突破10萬億元,經濟增長率達到8%,“經濟總量邁上一個新臺階”。而2011年的中國坐擁47萬億元的GDP,這個數據卻不在當年十大國內新聞榜單之列——對經濟增長,中國人已經“習以為常”。

再如,2002年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6000億美元;外貿排名由世界第六位升為第五位;外商直接投資突破500億美元,居全球之首,成為世界吸引外資第一大國。

就像這些淹沒在統計文獻中的數字,對多數普通人來說,回望2002年的中國,少有能讓人印象深刻的記憶符號。那時的中國像一輛在賽道上全速發力的賽車,速度極快,無暇他顧。

2002年11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相比之前的提法“在20世紀末基本實現小康”,這是一個全新的目標。這個目標究竟包含著怎樣的涵義?要實現這一目標會經歷怎樣的過程?

很快,答案逼近眼前。非典啟示錄

2003年來得突然而猛烈。

2002年底,非典在廣東首發。后來的事實證明,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人們對它的無知。

2003年3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北京為非典疫區,而時任衛生部部長張文康在4月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稱“中國是安全的”。

到當年8月7日,全球累計非典病例共M22例,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內地累計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中國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國臺灣665例,死亡180人。

這組觸目驚心的數字并不足以顯示當年病毒造成的恐慌。對于上任不久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來說,考驗空前。

這場戰役的轉折點發生在2003年4月20日。這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衛生部副部長高強向記者通報情況:“截至4月18日,全國累計報告非典病例1807例,其中,北京339例……”5天前,官方披露的北京SARS確診病例僅37例。

并非疫情突然失控,高強很快給出答案:“由于有關部門信息統計、監測報告、追蹤調查等方面的工作機制不健全,疫情統計存在較大疏漏,沒有做到準確地上報疫情數字。”

4月20日晚,新華社發布通告:中共中央決定:免去張文康的衛生部黨組書記職務;免去孟學農的北京市委副書記、常委、委員職務。兩天后,孟學農請辭北京市市長職務的申請獲人大通過。

中央此番決定被輿論評價為扭轉乾坤之舉。4月20日之后,全國各地每日全面公開疫情,此前因隱瞞造成防疫之戰的被動局面迅速好轉。到5月中旬,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中國的非典疫情已經得到控制。整個過程中,此前頗為被動的政府大大得分。

這場前所未有的危機衍生了眾多社會亂象。坊間偏方層出,包括煲醋和喝板藍根等,導致市面上出現搶購米醋和板藍根的風潮。而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強震引發海嘯和核危機之后,類似的搶鹽風潮再次上演,網友調侃中國人是“鹽荒子孫”。相隔近十年的鬧劇重演,引人深思。

非典給中國最大的啟示,并非衛生和醫藥知識。

2003年7月28日,在全國防治非典工作會議上,胡錦濤從八個方面對抗擊非典斗爭積累的經驗、獲得的啟示進行了總結。他說:從長遠發展看,要進一步研究并切實抓好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加強公共衛生建設工作、推進社會管理體制的建設和創新、加強宣傳輿論工作、狠抓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落實、增強對外開放條件下做好工作的能力、加強中共的執政能力建設、做好關心群眾生產生活工作等九個方面的工作。

從這場災難中得到的“以人為本”的啟示,融入了執政黨的最新執政理念。對于其后十年的中國,這一啟示彌足珍貴。

在2003年、2004年,除了非典,還有一些事件擾動中國人的神經。和非典一樣,這些事件都有著某種啟示意義。

“哈爾濱寶馬案”發生在2003年lO月16日,蘇秀文駕駛寶馬吉普造成一死12傷的慘劇。消息一經公開,傳言相伴而生,雖經官方辟謠,但呼吁嚴懲與擔任不公之聲依然在坊間持續,案件審理和爭議延續至2004年。

十年中,與哈爾濱案相似的輿論爭議事件絕不鮮見。一起交通事故、一件民事糾紛,都可能在貧富差距和官民矛盾顯性化的背景下,裹挾著謠言迅速發酵。

另一記警鐘敲響在安徽阜陽,2004年,上百名嬰幼兒因飲用劣質奶粉成了“大頭娃娃”。

而讓中國人談奶色變的事件則發生在2008年。奶粉產銷量連續14年實現全國第一的三鹿在這年被發現含有三聚氰胺,這個化學名詞自此家喻戶曉。

食品安全在隨后幾年成為中國人揮之不去的心頭大患,地溝油,蘇丹紅。瘦肉精…餐桌豐富多彩,麻煩防不勝防,更多更好對應著更擔憂更疑惑一對于快速發展的中國,這是個不大不小的縮影。大國前奏曲

事實上,檢索這十年的開端,讓中國人開心的大事著實不少。

2003年,中國第一次將宇航員送入太空,楊利偉成了中國的加加林。由此,中國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后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楊利偉踏出了過去十年中國航天事業黃金期的第一步。2005年10月,神舟六號威功發射,中國實現了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航天飛行的跨越;2007年lO月,嫦娥一號升空,中國跨入世界為數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行列;2008年,神舟七號升空,中國宇航員首次出艙活動;2011年,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兩次空間交會對接成功;2012年,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對接成功,這是中國實施的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

敢上九天攬月之外,地面上的中國也以驚人的速度在各個方向上成長為更加重要的國際力量。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的金牌總數首次排在第二,此前的奧運金牌榜頭兩名常年被美俄把持。這次突破,為2008年中國成為金牌榜新霸主奠定了基礎。

同樣在2004年,發生了另一件讓國內輿論興奮的事。聯想以17.5億美元收購了IBM的全球PC(個人電腦)業務。僅僅在20年前,聯想還只是IBM這個IT領航者的一個中國經銷商。

很多人認為,上述事件是一個象征。正如后來吉利收購沃爾沃,TCL收購阿爾卡特一樣,中國企業收購國際知名品牌,本身就是中國經濟走向強大的有力證明。

宏觀數據更直觀地說明中國經濟水平的迅速上升:到2006年11月,中國外匯儲備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一。1978年中國外匯儲備僅有1.67億美元。

在國際政治舞臺上,中國形象也有了新的注解。2006年,陳馮富珍成為世界衛生組織成立58年來首位擔任總干事的中國人。香港媒體說,此次選舉結果說明了中國在外交上的實力,也顯示其在國際舞臺上將扮演日益吃重的角色。

就在這幾年問,國際社會對于中國的“吹捧”成為一種現象。

2005年1月,英國《泰晤士報》刊發了該報前總編的一篇評論,題為《這是中國的世紀》;5月6日,《紐約時報》發表社論《一個崛起的中國》;5月9日,美國《新聞周刊》推出封面報道《中國世紀》。

在此之前,2004年5月,美國高盛公司高級顧問喬舒亞·庫珀·雷默在倫敦作了題為《北京共識》的演講,認為中國摸索出了一個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模式。

1989年,為了給陷入債務危機的拉美國家提供方案對策,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約翰·威廉姆森提出了10條政策措施,即“華盛頓共識”。

“北京共識”甫一問世,便不斷被拿來與“華盛頓共識”作比較。在雷默看來,“華盛頓共識”認為,一種發展模式可以適用于所有國家,這是導致其失敗的重要原因。“可以設想,一個國家在資本市場、法律體系、政治制度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就匆忙開放資本市場,結果只能導致災難。“中國探索的這條自己的道路,是中國力量的源泉。”

雷默開啟了一扇大門,“北京共識”提出之后幾年,在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前后,關于中國模式的討論從媒體界到學界,十足熱鬧。不過,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此有清醒的認識。2011年全國兩會上,總理溫家寶答記者問時說,“我們選擇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我們的改革和建設還在探索中,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發展是一種模式”。網絡新時代

就在中國的經濟建設高歌猛進,中國模式的宏大敘事正在成型的時代,中國社會也在醞釀著變化。

2005年,一些前所未見的“歡樂元素”進入普通人視野。到2012年還活躍在網絡甚至上了央視的芙蓉姐姐和已經銷聲匿跡的后舍男生,都在該年爆得大名。那年,陳凱歌的電影《無極》遭遇無數惡評,而惡搞該片的網絡視頻《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卻火受歡迎。

這一切,都源于互聯網。盡管方式各異,盡管飽受爭議,但借助互聯網,眾多名不見經傳的個人有了機會展示和表達自己。中國大陸的第一批網民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網絡世界探索,而2005年則是個具有里程碑性質的年份。

2005年,中國互聯網有了一個“全球第一”:演員徐靜蕾的博客成為全球點擊量最高的博客。博客作為網絡新事物開始為人所知也就是在這一年,可見其在中國生長速度之驚人。4年以后,微博的興起迅速取代了博客的地位,但博客卻是將大多數網民帶入網絡公共生活的領路人。

2005年后的一兩年間,Web2.0、自媒體等概念開始風行,普通人開始利用這些平臺發表對公共事件的看法。

2006年,作家白燁寫了一篇評論80年代后文學評論的博客,青年作家韓寒旋即在博客上予以回擊。2012年的“方韓大戰”中,有人專門查看了韓寒的博客總結道,韓寒的轉型是從2007年開始的,這年以后,他刻意地廣泛介入公共議題,并在媒體包裝下被塑造成一個有代表性的“意見領袖”。

上述總結不經意問契臺了中國網絡的發展歷史:網絡開始作為一種力量廣泛介入中國的公共事件中,就是從2007年開始的。

2007年的網絡極為熱鬧,從華南虎照真偽之辯、山西“黑磚窯”曝光、廈門PX項目遷址、重慶“史上最牛釘子戶”以及《物權法》大討論中,都能見到網民們的唇槍舌劍。《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稱2007年是“網絡公共元年”:在中國改革史上,這一年、以及在這一年發出聲音的一億多網民,終將被載入史冊。入選理由,不只是中國互聯網誕生20周年,更是網民已成為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有生力量。

截至2008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2.53億,首次大幅度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

2008年6月20日,總書記胡錦濤通過強國論壇與網民面對面交流。2009年2月28日,總理溫家寶在中國政府網與網民在線交流。

到2011年11月,中國微博客用戶已經超過3億人。大量政府機構和官員推出了經過認證的實名微博,政府機構首次大規模參與和普通網民的直接互動。

普通公民參政議政的熱情與中文互聯網的興盛,兩者的相互作用為十年歷史中的最近兩年貼上了鮮明標簽。新挑戰標本

要理解2007年以后中文互聯網世界的喧囂,必須要回歸現實世界。

2007年,一個原本計劃在廈門海滄區興建的對二甲苯(PX)的化工項目引發了廈門人的擔憂。當年3月,105名政協委員建議項目遷址,6月1日,廈門市民理性平和地表達了抵制PX項目的意愿。隨即,廈門市政府宣布暫停工程,并啟動二次環評,在此后多個月的時間里,廈門市政府廣開言路,通過召開市民代表參與的環評座談會等方式充分溝通各方意見,最終決定遷址。

《人民日報》刊文稱“廈門PX風波,給所有人上了一課”:在群眾日益增強的環境意識面前、日益提高的參與意識面前,政府與群眾的溝通,要有預見,有渠道,有提前量;企業必須重視與社會、與群眾的溝通,要積極要主動,要有新辦法,要有親和力。

商業利益、公權力與公民權利的碰撞,在這幾年間日漸升溫。

2007年2月,一組題為“史上最牛釘子戶”的圖帖在網上瘋傳,引起中外媒體關注。圖片拍攝的是重慶楊家坪立于工地基坑中的一座“孤島”民宅。

此圖爆紅網絡的半個月后,正值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行。會議以贊成2799票、反對52票、棄權37票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這一法律中對于私有合法財產的保護,對“公共利益”的界定等內容,引發眾多法學界專家的討論,而楊家坪釘子戶適時提供了一例樣本。

對于楊家坪釘子戶,輿論看法并不統一。《中國青年報》所做的調查顯示:有46.5%的人認為是“具有維權意識的現代公民”,40.5%選“說不好”,13.0%認為是“無理刁民”。

《中國青年報》當時發表評論說:“孤島圖景”在某種程度是一幅容忍釘子戶、敬畏法律的圖景。

最終,楊家坪釘子戶在當年4月接受了易地實物安置,“孤島”建筑隨即移平。

在中國城市化大潮的進城中,拆遷問題的復雜與艱巨性不容回避。此后幾年中,宜黃事件等多起公共事件皆因強拆而起。

2011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我國土地管理制度問題研究進行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總書記胡錦濤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規范征地拆遷,嚴格界定公益和經營性用地。

2008年發生的甕安事件則是另一個值得_解剖的問題樣本。

事件源于一名中學女生的非正常死亡,經過復雜的發酵,引發群眾圍攻政府部門的打砸燒突發事件。時任貴州省委書記石宗源為此三次向百姓道歉,他分析事件背后的深層次原因,認為是在開礦、拆遷安置的時候,民眾的利益受侵犯,而一些干部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手法粗暴,并肆意動用警力加上地方黑惡勢力坐大,治安欠佳,產生民怨,使黑惡勢力能乘機煽動民眾沖擊政府。

《瞭望》新聞周刊當時發表文章,將甕安事件稱為近年來我國群體性事件的“標本性事件”,并呼吁“謹防透支政府信用”。縱觀此后幾年發生的群體性事件,如2010年的浙江錢云會事件等,這個“謹防’依舊必要。

回到2007年,這年秋,中共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5年前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在這屆黨代會被賦予了更加豐富的內涵: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

五點要求顯示,面對現實中的新問題新挑戰,執政黨的發展觀和發展戰略正在與時俱進。而越是往后發展。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就越是可貴。榮耀與磨難

2008年值得銘記,不僅因為奧運會。這本是個再好不過的年份。

這一年,中國的GDP超過了30萬億元人民幣,超越德國,排名世界第三。過去幾年間,歐洲三大強國法國、英國、德國先后被中國甩在身后,而對日本的超越也將在2年后完成。于是,G20之外,有人將中美稱為G2。

這一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開始顯現威力。中國拯救世界經濟的期待不久后成為世界輿論的重要話題。

經過百年動蕩和低潮,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似乎近在眼前了。以至于在2012年,有專家推出一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監測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其監測》,并測算出,2010年中華民族復興指數為0.6274,已完成了62%的復興任務。

8月,在北京舉辦的奧運會上,從氣勢恢弘的開幕式到金牌榜上的51塊金牌,媒體與群眾都有了充分展現驚喜的理由。正如1964年東京奧運會、1988年漢城奧運會分別代表了日本和韓國的興起,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也被外界賦予了同樣意義。

但是,這個巔峰之年,也是艱難的一年。

開年之初,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席卷了南方大部分地區,更大的天災在幾個月后擊中了中國,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里氏8.0級的特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

天災之外還有人禍。3月14日,境內外“藏獨”分子相互勾結在拉薩制造出一起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一年后的2009年7月5日,烏魯木齊發生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同樣是一起境外指揮、境內行動,有預謀、有組織的暴力事件。

甕安事件和三鹿事件亦發生在奧運會前后,而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讓許多中國企業開始艱難度日。

當2008年走到盡頭,當榮耀和磨難交匯成一番復雜的回憶,溫家寶總理在北川中學的黑板上寫下的“多難興邦”成為最意味深長的概括。

2009年,金融危機橫掃全球,盡管關于4萬億導致經濟轉型退步的批評在國內沒有停歇,但就當時看,中國經濟仍然一枝獨秀,中國模式大合唱響遍全球。

這一年,釣魚執法事件、“躲貓貓”事件、王帥跨省追捕事件、杭州“70碼”事件、鄧玉嬌案、石首事件,輿論依然繁忙。

2009像是一個規模小些的2008:榮耀與磨難依然如硬幣的兩面同時存在。在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在物質財富的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之后,由改革和發展而來的新問題,正以不同形式不斷上演。

這幾年中,黨中央向全黨強調“憂患意識”。面對復雜的轉型時代,執政黨對現實的認識無比清醒。

2009年7月1日,胡錦濤在慶祝建黨90周年大會發表講話中提出“四大危險”和“四大考驗”:全黨必須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

在危險和考驗面前,黨中央確定了堅定的方向。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系列評論中,《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指出:發展中的問題要靠不斷發展來解決,改革中的問題要靠深化改革來解決。民生、民生、民生

離開喧囂的輿論,觸摸另一個中國。

2005年年底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決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

2002年我國財政收入為18914億元,其中農業稅收入為500億元,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為2.6%。農業稅在國家稅收中的份額已經極低,但取消農業稅依然具有巨大的象征意義,這一決定,是這10年中央大幅提高民生投入的一個縮影。

2007年7月11日,國務院發出通知在全國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央財政全年安排農村低保補助資金30億元;2008年9月1日起,全國范圍全面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而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此前已經免除;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相繼公布,為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此后3年共投入達到8500億元;2011年,中央決定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這個標準比2009年提高了92%,意味著我國至少有上億低收入人口將享受到國家的扶貧優惠政策;到2011年10月底,2011年全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已超過1000萬套,“十二五”期間總的計劃數為3600萬套。

媒體統計近年來的全國“兩會”熱案,結果發現,個稅起征點、收入分配、房價、教育等民生問題常年占據社會輿論的主要視野。在財富的蛋糕越做越大時,如何“分蛋糕”,讓國民共享財富,近年來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議題。

通過密集的政策,中央施政的重點顯而易見,民生工程的開展是十年中國歷史的濃重一筆。值得注意的是,發展中的民生問題已不再是簡單的財富問題。

2010年勞動節前夕,胡錦濤發表講話,提出“讓廣大勞動群眾實現體面勞動”。

“體面勞動”如何體現,引來媒體眾多詮釋。《人民日報》一語點睛:“體面勞動不能止于‘加薪’。”

同年全國“兩會”上,溫家寶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

與“體面勞動”和“尊嚴”一脈相承,“幸福感”也隨后進入官方話語。這些詞語無一不在明示著,人民需要的不再是簡單地分配社會財富的大蛋糕,更重要的是保障公民權利,加強社會的公平正義。

在這方面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3月14日上午,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選舉法的決定。自1953年以來,我國農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比例經歷了從8:1到4:1的變化,而新修改的選舉法則首次將這一比例規定為1:1。中國城鄉居民選舉首次實現“同票同權”。

基層“正能量”

2012年年初爆發了一場吸引了無數眼球與口水的網絡對戰。

對戰雙方,一個是打假名人方舟子,一個是青年作家韓寒。方舟子質疑韓寒作品為代筆,由此衍生多場“局部戰爭”,大量持觀點各異的網民參與其中,從論戰變成罵戰,硝煙至今未絕。

這場網戰的特別之處在于,沒有公權力的介入,沒有地域之爭,甚至沒有明確的主題,卻將網民意見生生撕裂開來。

如果說方韓之戰給網民帶來熱烈過后的迷失感,那么另外兩件不太起眼的事情卻讓許多網民陷入難以表達的復雜情緒中。

同樣是在2012年年初,南京政法委書記告訴人們,5年多前的彭字案,輿論和公眾所認知的并非事實真相。根據他的說法,彭字原本被認為是助人為樂反被污蔑,而真相卻是,被認為污蔑了彭宇的老太太徐壽蘭才是被污蔑的人。

2012年7月31日,藥慶衛訴張顯“名譽侵害案”宣判,藥慶衛勝訴。2010年10月,藥慶衛的兒子藥家鑫制造命案。案發后,張顯不斷在微博暗示藥家“有背景”,案子有黑幕。但后來曾因張顯的暗示而激憤的人們發現事情并非如此。

再過幾年,上述兩個事件沒準再次遭遇輿論翻轉,但更多的可能則是被漸漸遺忘。

歷經十數年,網絡混戰依然繼續,輿論混沌依然如故。但是,人們已經開始主動地意識到,相比感性的一呼百應,在追求公平公正的過程中,理性絕不可缺位。厭倦了口水的人們開始主動尋求“正能量”,建設性的力量正從基層悄然生長。

官方也在作出積極回應。2011年4月21日至5月26日,《人民日報》以“人民日報評論部”署名發表5篇“關注社會心態”系列評論,分別為:《“心態培育”,執政者的一道考題》、《以包容心對待社會中“異質思維”》、《用公平正義消解“弱勢心態”》、《追求理性從哪里起步》、《傾聽那些“沉沒的聲音”》。

隨后,《人民日報》再接再厲,刊發“如何回應社會關切”系列評論:《在良性互動中尋求“善治”》、《警惕政府“無形資產”流失》、《“媒介素養”體現執政水平》。

實踐也在進行時。2011年,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征求意見時收到的23萬多條意見已經令人興奮不已;2012年8月,預算法修正案草案二審稿征集意見,共征集到意見超過30萬條。這些舉動,都是十七大報告中所說“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有益嘗試。

2011年,中央各部委首次公開年度三公經費,接受社會監督。約束公權力的征程,已經走出了第一步。未來何在

新問題不會消失。

2012年,中國周邊海域風云變化,釣魚島、黃巖島、南海諸島接連出現紛爭。在海洋世紀的開端,中國遭遇了巨大阻力。埋頭發展了多年以后,中國是否能夠繼續享有平穩的發展環境?

不光在海上,不光是對資源的爭奪,孔子學院風波也讓中國人意識到國際環境的嚴峻。

2012年5月17日,美國國務院發布公告,稱在該國持有J—1簽證的孔子學院部分中國漢語教師必須于6月30日前離境。盡管該問題在8天后不解自開,但對于意在增強軟實力的中國,可見前路并不平坦。

孔子學院讓人想起了姚明。2002年,姚明以NBA歷史上首位外籍狀元的身份加盟休斯頓火箭隊。他在美國打球10年,帶給中國和世界的遠遠超出了體育的范疇。

當2011年姚明宣布退役,《華盛頓郵報》刊文稱:“姚明是最近這十多年來中國內地涌現的文化形象代表之一”,“對于中國來說,像姚明這樣的全球偶像卻是十年難遇”。

就在姚明退役這年,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在紐約時代廣場播出。

英國前首相撤切爾夫人曾說:中國沒有什么可怕的,因為“今天的中國只能出口電視機而不是思想觀念,中國沒有那種可用來推進自己的權力,從而削弱其他國家的具有國際傳播影響的學說”。

中國顯然已經意識到這一點。2011年舉行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用意不言自明。

2012年夏雨滂沱,北京特大暴雨山洪泥石流災害如同2011年溫州高鐵事故一樣,出人意外而驚心動魄。宜居的城市,安全快捷的交通,在這十年的尾聲,依然留下了諸多課題。

2012年7月23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在北京開班。總書記胡錦濤在開班式上總結道: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走過了很不平坦的道路。綜觀這10年,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繁重,我們緊緊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戰勝一系列嚴峻挑戰,奮力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胡錦濤強調。未來如何?他說:“能否牢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關鍵取決于我們的思想認識,取決于我們的工作力度,取決于我們推進改革發展的步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 欧美 中文 AⅤ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国产精品无码在线看| 午夜爽爽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欧美第一页在线| 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中文字幕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偷伦在线观看| 亚洲系列无码专区偷窥无码|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美女免费黄网站| 综合色亚洲|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亚洲视频欧美不卡| 欧美性天天|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日韩性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综合678| 久久国产乱子伦视频无卡顿| 国产男人的天堂|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亚洲精品少妇熟女| 为你提供最新久久精品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一级片一区| 亚洲第一黄色网|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性欧美久久|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毛片免费在线| 国产剧情伊人| 老司机精品99在线播放|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97se亚洲综合在线韩国专区福利| Jizz国产色系免费| 国产天天射| 91在线高清视频| 亚洲福利网址|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在线免费观看a视频|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日韩精品毛片|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亚洲欧美另类色图|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第一页第二页| 精品日韩亚洲欧美高清a| 久久国产热|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 天堂在线亚洲| 亚洲视频黄|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亚洲免费| 午夜在线不卡| 青青草原国产| 3344在线观看无码| 午夜小视频在线| 99re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色婷婷|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 国产丝袜精品|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不卡视频| 欧美丝袜高跟鞋一区二区|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