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越嶺趕開學 9月1日 11:20:36
記得從三年級起,每個暑假,爸爸都開著他那輛破吉普車,帶著我長途旅游。我喜歡把車窗開得大大的,讓風呼呼地吹進來。看著路邊的田野、行人和山川一晃而過,我覺得非常開心。爸爸的車沒有空調,有時候吹進來的風都是熱的,我們汗流浹背,連衣服都快濕透了,但是,爸爸說這是健康的生活。我覺得很對,因為自從跟著爸爸到處跑之后,我就很少生病呢。
不過,爸爸的車卻老了,像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家,一點小小的坡,就“吭哧吭哧”地直喘粗氣,真是歲月不饒車呀。
八月下旬,爸爸和我算了算回家的路程,調過頭來往家開,好趕上我9月1日開學。一路上,穿山越嶺,車停停修修走走,31日那天,我們的車終于開到了隔壁縣城。眼看勝利在望,爸爸高興地說:“哈哈,今晚能躺在家里的床上美美地睡一覺了。”
我撇撇嘴說:“別高興得太早,上一周車壞在荒郊野外,害得我們被蚊子叮了一整夜的事,你忘啦?”
“說曹操,曹操到”,沒想到一說“車壞”,車就真的又壞了。我們的車突然一抖,緩緩地滑行到路邊,熄火了。
這下我可傻了眼,要是明天來不及上學怎么辦?爸爸卻“胸有成竹”地對我說:“放心,根據爸爸當小學生的經驗,開學第一天都是大掃除做衛生。你沒到學校,正好免除一次做衛生。”
我對他這種懶惰精神表示鄙視。爸爸連忙道歉,說只是“測試”一下我是不是熱愛勞動,結果這句話又引起了我新一輪的抗議。
還好,這兒離火車站很近。爸爸帶我去火車站,打算坐動車回家。
爸爸正在買票,我高興地說:“平時都是坐你的顛屁股車,我還是第一次坐動車呢,今晚能來得及在媽媽睡覺之前到家嗎?”
爸爸告訴我:“動車的時速能達到300多甚至400千米,不過一般情況下,它每小時大約行180千米,差不多0.4小時,我們就能到家了。”
“路程等于速度乘時間,那應該是180×0.4,哎呀,我們這兒離家還有好幾百千米嗎?這么遠?”
“為什么這么說?這兒離家一百千米都不到呢。”爸爸覺得很奇怪。
“180×0.4,難道乘法不都是越乘越多嗎?”我也覺得爸爸很奇怪。
“哈哈,你這是受了一到四年級做的整數乘法的影響啊,一個不等于0的數乘一個比1大的數,比如說2、3、4,當然得數比原來的數大。不過,如果是乘比1小的數,可就比原來的數小了。”
“是嗎?那180×0.4得多少呢?”我問。
“0.4就是十分之四,0.4小時行的是180千米的十分之四,可以把180平均分成10份,每份正好18千米,4份就是18×4=72(千米)。”
“哇,五年級要學的小數乘法還真好玩!”我的心仿佛回到了數學課堂上,回到了同學們身邊,“動車,快開吧!當你在,穿山越嶺的另一邊,我在上學的路上沒有盡頭……”
(柳夏菡 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