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農婦抱著3歲的孩子,匆匆闖進市醫院兒科診室,一進門就驚呼 :“醫生,快救救我的孩子,剛才給他測量體溫不慎嚼碎體溫表,怎么辦呢 !”
水銀經消化道吸收甚微
玻璃棒式水銀體溫表是常用之物,醫生診病時少不了,家庭藥箱亦有配備。兒童測量體溫時不慎咬碎“口表”末端 ,水銀沾染口腔甚至被吞下肚,急壞了家長,趕緊把孩子送至醫院。其實,即使有少量水銀被孩子吞下肚,也不會引起中毒,這是有關專家經臨床研究得出的結論。
水銀是化學元素汞的俗稱,它是一種液態金屬,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研究表明,汞經消化道吸收甚微,甚至可以略而不計。據報道,曾經有人一次吞下1.5公斤的汞,結果并未發生急性汞中毒,只是尿汞含量有輕微的增高。
經呼吸道吸收產生危害
金屬汞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以蒸氣形式經呼吸道吸收,引起咽部疼痛、咳嗽、呼吸困難、胸骨后疼痛。汞蒸氣進入肺泡后,很快通過血液循環運送到全身,引起急性汞中毒,出現一系列相關癥狀。汞是一種神經毒,進入腦組織后對神經細胞會造成損害,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包括頭痛、頭昏、肢體麻木和痙攣性疼痛、共濟失調等。慢性汞中毒主要表現為興奮躁動、焦慮不安、思想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精神壓抑等。
注意善后事宜
如果懷疑孩子嚼碎體溫表后誤吞水銀,吐出物不要用掃帚或拖把清除,最好用軟質手紙邊擦拭邊包裹。不要將此污物投入垃圾箱,更不要倒入下水道,應選擇空曠地區深埋之,以免污染環境特別是水源,或變成汞蒸氣散布于空氣中,被吸入呼吸道,對人體產生危害。
如果懷疑兒童誤吞水銀,可以立刻給予生蛋清或牛奶口服,讓蛋白質與金屬汞結合,達到無害化,最后從腸道排出體外。
為了防止水銀體溫表不慎被兒童咬碎,測量體溫時應謹慎小心,不妨改為測量其腋溫或肛溫,或者采用置耳腔、前額或腋下測量的電子體溫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