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涼,嚴冬來臨,很多溫暖時節潛伏的血管病特別是動脈病慢慢冒出頭來,其中以動脈狹窄閉塞造成的遠端臟器缺血最為明顯。然而,許多老年人囿于傳統認識,冬天發現腿腳發冷發麻,就以為是“老寒腿”發作了,不去醫院就醫,自己穿所謂有治療作用的保暖褲或尋求中醫貼敷治療,放松了對下肢動脈狹窄閉塞的警惕,結果釀成“腿?!钡谋瘎?。
相對于心梗和腦梗,大家對“腿?!笨赡軙X得比較陌生。其實,無論是發病率、危害程度,還是治療難度,腿梗都不亞于心梗和腦梗。腿梗就是下肢的動脈發生了梗塞,導致下肢的遠端缺血缺氧,進而引起肢體的發涼、麻木、潰瘍甚至組織壞死,最終導致患者截肢、殘疾的一類疾病。老年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的,甚至會引起死亡。
乍聽起來,腿梗好像不如心梗、腦梗那么可怕,其實不然。從發病率來說,腿梗是血管外科常見的臨床疾病。據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血管外科的病源統計,其數量大概占到血管外科病人的1/3,而且有不斷增加的趨勢。從治療難度及效果上說,與心梗和腦梗的“有病就發”不同,下肢對于缺血的耐受力極強,往往多年蟄伏;而一旦下肢動脈出現了相應的缺血癥狀,說明動脈的狹窄或閉塞已經進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不僅治療難度較大,而且效果也大打折扣。
為何下肢動脈疾病冬天發病多呢?道理很簡單。夏天天氣溫暖,血管往往呈擴張狀態,輕度狹窄缺血不易表現出來;而在寒冷的冬季,由于血管收縮,原本處于臨界狀態的狹窄因收縮而加重,導致了各種各樣的癥狀出現。癥狀的嚴重程度視累及動脈的平面而定,累及平面越高,病變范圍越大。因此,老年人如果出現上述腿部不適應盡早就醫。
針對上述因素,冬天腿梗的治療方法多樣化,大致可分為內科治療和外科治療。內科治療主要包括理療和適當的功能鍛煉,應用擴血管藥物增加下肢血流,應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藥物防治下肢血栓形成、預防再狹窄。外科治療主要包括下肢動脈內膜切除術、下肢動脈搭橋等。方法雖多,但不同病人的個體差異很大,治療難度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