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時腰部損傷是常規大負荷下肢力量訓練時經常出現的問題,也是體育運動中最常見的傷病之一。掌握運動腰扭傷的規律,針對其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進行有效的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點穴法
用拇指或中指按下列順序點按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環跳、殷門、委中、承山、昆侖、太溪等穴位。
推扳法
患者側臥,醫者立于患者背后,一手扳住肩部,一手推住臀部,向相反方向進行推扳,使腰部扭轉活動;然后再反方向推扳??梢允寡诞a生較明顯的位置變化,松解神經根與周圍組織的粘連,改變神經根的相對位置,避免突出的椎間盤對神經根的嵌壓,進而解除腰部癥狀。但治療時應注意安全問題,避免暴力手法加重患者的損傷。
滾動法
醫者以右手小魚際尺側緣及3、4、5掌指關節背側,以腕力和前臂的前屈旋轉反復滾動,頂其骶棘肌自上而下重復。能達到舒筋活血、疏通經絡、解痙止痛的作用。
彈撥法
找到患者痛點,確定損傷的肌肉、韌帶束,單手或雙手拇指按壓住損傷的肌肉、韌帶束,垂直于它們做來回彈撥,重復3~5次。操作時要隨時注意放松,緩解因彈撥而給患者造成的疼痛。
牽引法
醫者按壓住患者腰部,兩助手分別立于患者頭、腳側。頭側助手雙手同時勾住患者腋部,腳側助手拿捏患者兩個踝部,兩助手相向用力。醫者用力按壓患者腰部,將痙攣的腰部肌肉韌帶做向外拉伸。
熱療及冰敷法
熱膏擦患處,邊擦邊揉3~5分鐘;訓練或比賽后做完腰部放松,立即冰敷患腰15~20分鐘,既能減輕疼痛,又可預防充血和水腫。
針灸法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針對不同的病因采用粗銀針、毫針、針刀、水針、電針等療法,一般6次為一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