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
平凡的現實生活,高強度的社會競爭和生活壓力,讓一些人感到失望或厭倦,尤其是80、90后們。“如果穿越回自己比較熟悉的歷史上的某個朝代,以自己現代人的知識和視野,一定會活得比現在精彩。”于是,在穿越劇成就“鬧市”的同時,一些人因癡迷穿越而患上心理疾病,演繹出一幕幕人生悲劇。
鏡頭回放:遼寧省丹東市19歲女孩小丹特別迷戀穿越劇,總幻想有一天能穿越到清代或者唐代。春節期間,她認識了名叫“神仙姐姐”的網友。“神仙姐姐”說認識一個“高人”,懂得穿越技術,但需要1 800元。商議好后,“神仙姐姐”和“高人”把小丹帶到一偏僻處,讓她喝下一瓶葡萄酒,說等她醒來時就穿越到清代了。小丹喝下葡萄酒后醉倒在荒地上,被凍醒后發現“神仙姐姐”和“高人”已不知去向,身上的1 800元錢也沒了……
鏡頭回放:在課堂上完成一紙遺書后,福建省漳浦縣前亭鎮過港村12歲的五年級小學生小美和小華一起跳進了一口2米多深的池塘。小美在遺書中稱:“我的好姐姐(小華)弄丟了鑰匙,她怕回去被罵,她要去死,我決定陪她一起去死。”“死后我要穿越時空,回到清朝去跟皇帝拍電影……”
鏡頭回放:在遼寧沈陽,初中生小峰在半年前突然經常不由自主地抽動,讓人不解的是,他不但拒絕看病,有時還會自己躺在床上,等待抽搐的到來。經過心理醫生的耐心溝通,小峰才吐露實情,同學中間流傳的《穿越手冊》上有一種“穿越”辦法,就是以抽搐、幻覺等為前兆,說不定哪次抽搐醒來后就“穿越”了。
兒童迷穿越,心智不成熟
這些荒謬的“穿越事件”引起了熱議。許多網友認為:“問題主要出在孩子的心理上,過度迷戀穿越劇,其實就是一種心理疾患。孩子丟了鑰匙會想到以死亡來逃避懲罰,可見心靈是多么脆弱。”
心理專家分析,現在的孩子獲取的信息量很多,而在心智上卻普遍成熟偏晚。這是由于家長對孩子過分呵護,只注重學習,不注重培養孩子心智的結果。孩子不能很好地識別和校驗現實與虛擬界限,癡迷和相信“穿越”能變成現實的病態意識。面對這些血的教訓,家長要善于發現孩子的性格特點,多跟孩子交流,防止孩子的心理因癡迷穿越而走向極端。
男女迷穿越,多為過把癮
以《宮鎖心玉》為代表的穿越劇成就了影視作品的高收視率,尤其受到女性觀眾的追捧。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女性的白日夢是由物質欲望和情感欲望等分別構成的。現實中平庸的她們夢想著走進影視劇中,過一把公主格格癮,盡情地享受一番物質的豐饒和情感的滿足。出于這樣的心理,穿越劇的流行從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她們的幻想和欲望。不過在迷戀和向往中,心理趨向卻漸漸發生了變異。
男性觀眾對“穿越”的癡迷較弱,多是一些年輕人或大學生。他們喜歡的穿越多是末世、亂世,以虛構的方式去試圖彌補歷史的遺憾,甚至去改編歷史,在虛構荒誕的情節和現代人與古代人的觀念碰撞中過把“英雄癮”。
需要有幻想,但不是穿越
人不能沒有幻想,因為幻想是一種美好的事情。德國積極心理學家諾斯拉特·佩塞施基安也認為,幻想并非都是消極的,它也有積極的意義。但幻想也要立足于實際,“過去可供我們學習,現在可供我們生活和行動,而未來會吸引我們。著迷于未來、著迷于未知正是幻想的本質所在”。
不過,幻想的世界并非都是積極和富有創造性的。穿越劇荒誕不經的“穿越”幻想,只是虛無縹緲的娛樂元素,所凸顯的卻是很多人現實感的落寞,以及逃避現實的虛幻的病態意識。如果任由其主導,將會導致一些年輕人不關心現實,缺少對現實的批判和改進的勇氣。如果任其發展,很難想像在當今一切都在前進的時代,會出現一種怎樣的時代癥候。
對于眾多喜歡看穿越劇的觀眾而言,只要將其視為娛樂,從中找些熱熱鬧鬧的情趣,就不會陷入“穿越”的荒誕幻想而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