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可以說是個時代病,大眾病,年輕化趨勢愈演愈烈,你我他,總時不時地被頸酸肩痛、頭痛頭暈叨擾。但是你真的了解頸椎病嗎?為什么同是頸椎病,在治療不當的情況下卻走向了輕重不一的結局?為什么有的人眩暈惡心、血壓不穩,也被診斷為頸椎?。繛槭裁赐瑯邮穷i肩痛,有些人做做按摩、米字操,渾身順暢,有的人卻疼痛難忍?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預防良策?
人們常說的頸椎病,其實并不是一種疾病,而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等疾病的總稱。這些疾病的相關癥狀既有區別,又有交叉,表現為一系列以功能障礙為主的臨床綜合征,因此,臨床上又有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食道型頸椎病等分型。臨床病理和癥狀表現繁多,危害不一,你真的了解嗎?
頸椎骨關節炎
頸椎骨關節炎是由于頸椎椎體、椎間盤及鉤椎關節或關節突關節的退行性改變引起的一系列病癥。發病年齡以青壯年為多,多發病于晨起或長時間低頭工作后?;颊呖沙霈F頸肩部疼痛、頸部活動受限、頸部肌肉僵硬,壓痛點位于棘突部,程度較強,患者常訴說不知把頭頸放在何種位置才舒適。極少數患者可因椎體骨質增生壓迫局部神經根、脊髓或血管而出現一過性疼痛麻木,甚至頭痛眩暈等癥狀。
對應分型與危害:此型是頸椎病的早期表現,癥狀和體征都局限于頸部,相當于臨床常見的頸型頸椎病。發病隱匿,易與落枕、肩周炎相混淆,若不注意,病情可能會持續加重。
增生性頸椎炎
增生性頸椎炎是一種以退行性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是由于骨質增生致使神經根、脊髓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病癥。
1.若增生骨贅壓迫神經根,則主要表現為與脊神經根分布區相一致的感覺、運動障礙及反射變化,其中以放射樣疼痛最為多見,咳嗽、排便、打噴嚏可誘發疼痛或使疼痛加重。與根性痛相伴隨的是該神經分布區的其他感覺障礙,其中以麻木、過敏、感覺減弱等為多見。
2.若增生骨贅壓迫脊髓,皮質脊髓束直接受壓或局部血供減少,臨床上多先從一側下肢沉重、無力感、拖步、雙腿發緊等癥狀開始,逐漸出現行走踏棉花感、抬步打漂、跛行、易跌倒、足尖不能離地、步態笨拙緩慢及束胸感等癥狀。體檢時可發現反射亢進,踝、膝陣攣及肌肉萎縮,等典型的錐體束癥狀。腹壁反射及提睪反射大多減退或消失(表示錐體束深部已受累),最后呈現為痙攣性癱瘓。患者可同時并發肢體麻木、手部持物易墜落、寫字扣紐扣等不靈活感、兩側肢體對外界溫度感知差異等表現,甚至有大小便功能障礙等癥狀。
3.若增生骨贅壓迫椎動脈,影響椎-基底動脈供血,交感神經節后纖維受刺激,臨床表現較為復雜,可有耳鳴、聽力減退、眩暈、記憶力減退、視力減退、視力模糊、突然跌倒等癥狀。其中以眩暈最多見,頭顱旋轉時引起眩暈發作是本病的最大特點。正常情況下,頭顱旋轉主要在寰樞椎之間,椎動脈在此處受擠壓。如頭向右旋時,右側椎動脈血流量減少,左側椎動脈血流量增加以代償供血量;若一側椎動脈受擠壓血流量已經減少,無代償能力,當頭轉向健側時,可引起腦部供血不足產生眩暈。由于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使側支循環血管擴張引起頭痛。頭痛部位主要是枕部及頂枕部。猝倒是本病的一種特殊癥狀,多系椎動脈受刺激后血管痙攣,血流量減少所致,發作前并無預兆,多發生于行走或站立時,頭頸部過度旋轉或伸屈時可誘發,反向活動后癥狀消失?;颊咚さ骨安煊X下肢突然無力而倒地,但意識清楚,視力、聽力及講話均無障礙,并能立即站起來繼續活動。
4.若增生骨贅壓迫食道,則主要表現為吞咽異物感、吞咽障礙等癥狀,特別在吞咽硬質食物時明顯加重。
對應分型與危害:增生性頸椎炎由于增生骨贅壓迫對象不同,可出現不同臨床表現,因此,增生性頸椎炎可表現為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及食道型頸椎病。增生性頸椎炎的危害較大,骨贅增生壓迫脊髓,嚴重者可使患者致殘。輕度增生可不需要特殊治療,但需注意增生繼續加重。明顯增生伴有嚴重臨床癥狀者,建議最好手術治療。
頸神經根綜合征
由于髓核的突出與脫出、骨贅形成、后縱韌帶肥厚等原因,刺激或壓迫相應水平的神經根,并出現神經根刺激癥狀或功能障礙的臨床表現。此外,根袖處蛛網膜粘連也與神經根癥狀有關。其臨床癥狀以頸肩背部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無力為主,稱為神經根型頸椎病。
危害:頸神經根綜合征是由于神經根受刺激引起,根性疼痛最為常見,一般同時伴有感覺障礙?;颊邽楸苊馓弁醇又?,常采取保護性體位,使患肢活動受限;部分患者可出現手部大小魚際肌及骨間肌萎縮,明顯影響日常生活。
頸椎間盤脫出癥
由于頸椎間盤退變或外傷,致使椎間盤脫出或破裂,繼而出現神經根或脊髓受損癥狀,稱為頸椎間盤脫出癥。這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可伴有椎節失穩、骨刺形成、韌帶肥厚、繼發椎管狹窄等表現。頸椎間盤脫出以C5/C6、C6/C7多見,按脫出位置不同,一般分為中央型、前外側型(旁中央型)和外側型,以后兩種類型較多見。青壯年發病者,發病前常有明確的頭頸部外傷史。
對應分型與危害:頸椎間盤脫出癥按壓迫對象不同,對應分型有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混合型頸椎病。旁中央型頸椎間盤脫出可同時累及神經根和脊髓。通常先出現神經根癥狀,表現為受累神經根支配區的感覺、運動和反射改變。脊髓半側受壓時,出現同側下肢錐體束征和對側受累平面以下的溫、痛覺減退或消失。由于椎間盤的完整性受到破壞,病情將持續加重,保守治療效果有限,此類疾病應當及時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