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西安讀者柳某來信說:我家的小寶寶今年只有2歲多,因受涼感冒引起支氣管肺炎,由于病情重住進了重癥病室。醫生除給予小寶寶吸氧、抗感染及對癥治療外,還每日1次抽血化驗查pH值等,我想知道這是為什么?
答柳某讀者:
支氣管肺炎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感染性肺炎,以3歲以下小兒發病率高,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和氣促等癥狀。重癥患兒常常呈現呼吸加速,每分鐘達40~60次,伴有鼻翼扇動、點頭式呼吸、三凹征和唇周青紫等窘迫癥狀,意味著患兒嚴重缺氧。嚴重缺氧可引起一系列并發癥,例如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毒性腦病、上消化道出血、酸堿及電解質平衡紊亂等。所以,對重癥兒童支氣管肺炎必須實施監護,密切觀察循環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及消化系統的變化,加強血液生化及血氣分析的檢測。尤其要關注pH值及二氧化碳結合力的檢測,以早發現酸中毒并采取相應措施,確保患兒安全,降低病死率。
臨床資料表明,嚴重缺氧時,患兒體內的需氧代謝發生障礙,可使糖脂代謝中的酸性中間物,如乳酸、丙酮酸等大量增加,加之高熱和進食減少,又會促進糖脂分解代謝,導致酸性代謝產物進一步堆積而容易發生代謝性酸中毒。同時,嚴重缺氧引起的二氧化碳潴留,又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故患兒很有可能出現混合性酸中毒。如果是輕度的酸中毒,只是引起呼吸加快,對機體的危害尚小。但如果是較重的酸中毒,可引起一系列危害,顯著增加呼吸系統、循環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及循環系統的并發癥,引起低血壓、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室顫動等嚴重并發癥時,有致命危險。
因此,在重癥兒童支氣管肺炎的治療過程中,應把pH值和二氧化碳結合力的監測放在重要位置上,以便了解患兒體內酸堿平衡狀態。一旦發現pH和二氧化碳結合力明顯下降,就要考慮酸中毒并加以糾正。
糾正酸中毒的主要措施是在改善缺氧等常規治療基礎上補充堿劑,如碳酸氫鈉或乳酸鈉。一般按照(正常CO2CP-測定CO2CP)×體重(千克)×0.2 的公式計算堿劑用量。可先通過快速靜脈滴注(30~60分鐘)補給計算量的1/2~1/3,以后結合癥狀及血液化驗結果,調整補堿量。由于在糾正酸中毒時大量的鉀離子轉移至細胞內,易引起低血鉀,故在糾正酸中毒時應適當補鉀。
陜西省寶雞職業技術學院 主任醫師 魏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