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發生率很高,尤其是中老年人、伴有腦供血不足等多種慢性疾病患者和工作緊張、壓力大的年輕人。失眠會反復發作,引起情緒障礙,影響工作和生活質量,還會誘發某些疾病,如不有效控制,還會因心理暗示等作用而導致惡性循環。足反射法是治療失眠的一種較好的方法。
足反射法是我國古老的傳統醫學方法。人體各臟腑器官在足部均有其對應的反射區,刺激這些反射區可發生酸、麻、痛、脹等的感覺。對足底頭部反射區、腎反射區、胃反射區及失眠點采用一定的手法進行按摩時,可促進血液循環,放松緊張的肌肉,加速靜脈和淋巴液的回流,在產生強烈神經沖動傳入神經中樞的同時,阻斷其他病理沖動傳入神經中樞。通過神經反射活動,啟動機體內部的調節機制,有利于改善失眠的癥狀。
我將足反射法教給一些有興趣的患者,其中一些人堅持經常按摩,取得較好效果。但不少人反映,自行足反射法需低頭彎腰,這種體位較費力,不易堅持。而足反射法防治慢性疾病貴在堅持。這二者能得以平衡嗎?為此,我通過實踐摸索,進一步改良、創新,自制“防治失眠按摩鞋”,通過走路來按摩足部某些反射區,同樣可起到一定的防病治病與保健效果,并具有省力、省時、易操作、易堅持的優點。
我的一位朋友,長期患有失眠,表現為多夢、早醒。穿了我制作的按摩鞋后效果不錯,使用一周后癥狀有所改善,使用兩周后癥狀明顯改善,此后,她堅持使用,睡眠一直保持良好。我還制作了一些送給中老年人,他們主要是因腦動脈硬化、腦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失眠,穿了按摩鞋后,癥狀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健康手作坊
教你制作“防治失眠按摩鞋”
第一步:制作按摩球
按摩球的制作很關鍵。取舊棉毛衫布,縫制成直徑約1厘米的小球,共做8個。在按摩球中放置2粒重疊的扣子可使其不易踩癟;也可以先用腈綸線鉤一個小球,里面塞滿碎布(就像包湯圓一樣)。
第二步:固定按摩球
用毛線鉤織好鞋墊,鞋墊盡可能薄一些。在每只鞋墊的反面,對應頭部反射區(大拇趾腹部中間)、腎反射區(足前、中三分之一交點的中間)、胃反射區(足底內側緣前、中、三分之一交界處)和失眠點(足根部),依次縫上4個按摩球。針腳應密一些,最好縫2圈,以保證按摩球的穩固性(如圖1、圖3)。
第三步:縫制按摩鞋
用毛線鉤織好鞋面,準備好鞋底。按摩鞋最好稍緊一些,以保證按摩位置準確。鞋底應選擇質地硬一些的。將制作好的按摩鞋墊與鞋底縫合,固定鞋面(如圖2)。每天穿著走路20分鐘左右。按摩球踩癟后應及時更換。
小知識
為什么按摩上述反射區能防治失眠
按摩頭部反射區可以改善腦血液循環,提高與睡眠有關的物質5-羥色胺的質和量;按摩腎、胃反射區可以改善臟腑功能;按摩失眠點反射區可以調節神經內分泌功能。按摩上述反射區,通過協同作用可以改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