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一般人認為頸椎病必然存在頸肩部疼痛、僵硬、活動受限等頸部癥狀。實際上,沒有頸部癥狀的頸椎病則更為常見,也更應引起注意。
癥狀一:行路不穩
走路就像踩在棉花上,或感覺行走時地面不穩、不平。有這種癥狀時應與腦梗塞、腦出血等腦血管病相鑒別。在沒有腦部影像學支持腦血管病的診斷時,應進行頸部磁共振檢查,以確定是否存在脊髓型頸椎病。
癥狀二:頭暈、心慌、惡心、眼花
常常感覺頭部悶脹,如同喝多了似的頭脹、頭蒙,也有人訴說頭上好像戴有緊箍咒,等。這類患者經過頭部磁共振、CT、腦血管造影、心血管造影等均無異常發現,有的甚至按抑郁癥、精神障礙進行治療,沒有效果。經過頸部MRI、頸部過伸過屈位X線片檢查,才確定是頸椎節段性不穩引起的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經過保守或手術治療得到治愈。
癥狀三:突發性四肢癱瘓
患者平常無癥狀,但是由于輕微的頭、頸部損傷,如酒后頭部受到碰撞,車急停頭碰傷,等,都可引發潛在頸椎病的發作。這類損傷是最常見的,危害也是最大的,有時會引起全身癱瘓,甚至危及生命。一旦出現此種情況,應及時進行頸部CT、磁共振檢查,根據檢查結果采取相應措施。
癥狀四:吞咽困難
據國外一家醫學雜志報道,一名65歲的老人開始感覺咽部發癢,有異物感,后又覺得吞咽困難,間斷發作,時輕時重,向左側轉頭時最為明顯,伴有惡心、嘔吐。經CT斷層掃描,顯示頸椎前緣骨質增生,壓迫食管。手術切除增生部位后,吞咽困難癥狀緩解。據近年臨床統計,約1.6%的頸椎病患者有此表現。
癥狀五:高血壓
頸椎病可致血壓升高或降低,但以前者多見,稱頸性高血壓。這與骨質刺激交感神經有關。此時病人單純用降壓藥無效,治療頸椎病后血壓自降。頸椎拍片可確診。
癥狀六:乳房疼痛
是增生骨質壓迫6、7頸椎的神經根所致。開始覺得一側乳房或胸大肌疼痛,間斷隱疼或陣發性刺痛,向一側轉動頭部時最為明顯,有時疼痛難以忍受。這種疼痛如果發于左側,易誤診為心絞痛;發于右側,則易誤診為胸膜炎。但胸部X線和心電圖檢查正常,按頸椎病治療,胸痛可逐漸消失。
癥狀七:下肢癱瘓或排便障礙
由于脊髓的椎體側束受壓,導致患者肢體麻木、疼痛無力、跛行,有的伴有尿頻、尿急、尿不凈或大小便失禁。
癥狀八:視力障礙
頸椎病還可表現為視力下降,間歇性視力模糊,一眼或雙眼脹痛、怕光、流淚、視野縮小,嚴重者可失明。這種視力障礙,與頸椎病造成的植物神經功能障礙或大腦視覺中樞缺血有關。骨質增生消除后,視力可迅速恢復,但已失明者不易逆轉。
癥狀九:突然摔倒
系增生的骨質壓迫椎動脈引起,易誤診為腦動脈硬化或小腦疾患。常在行走中突然扭頭時身體失去支持而猝倒,不伴昏迷,但多伴有劇烈眩暈或頭痛、惡心、嘔吐、出汗等。
醫家之言
頸椎病是一個非?;\統的叫法,有多種類型,不同類型有不同的臨床表現。特別是一些不典型的癥狀,容易和偏頭痛、雷諾綜合征、美尼爾病、腦動脈硬化、肩周炎、胸廓出口綜合征、腕管綜合征、肋間神經痛、脊髓空洞癥、進行型脊肌萎縮癥、椎管內腫瘤等疾病相混淆。所以,如果你出現了一些經過相關檢查不能解釋的癥狀時,別忘了頸椎病。應及時進行頸部磁共振、CT、X光等檢查,并請專業醫生進行體檢,以明確診斷,確定正確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