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明今年10歲,是個非常講衛生,也很逗人喜歡的小朋友,但是最近不知咋的,小朋友們都躲著他,說是和他面對面講話時,聞到他的口中有一股難聞的怪味。曉明回家后委屈得哭了,媽媽帶著他來到兒童醫院口腔科就診。醫生叔叔懷疑曉明的口臭是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HP)所致,于是讓曉明到消化內科做C13呼氣試驗,30分鐘后,證實曉明確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通常寄居在人體胃的幽門部,是引起胃部疾病的罪魁禍首,而且幽門螺桿菌還會在口腔內寄生,牙菌斑里含量最多。幽門螺桿菌產生的尿素酶,可以分解口腔內的尿素等物質,產生難聞的氨臭味,無論如何清潔,都無法去除。
由于幽門螺桿菌與消化道潰瘍有關,所以目前所有的檢測方法都是針對胃內的幽門螺桿菌,而忽視了幽門螺桿菌的另外一個聚居點——口腔。當胃內的幽門螺桿菌被殺滅后,口腔中的幽門螺桿菌可以源源不斷進入胃內,引起胃幽門螺桿菌反復感染,這就是目前胃病反復發作、久治不愈的原因。因此,在開始根治幽門螺桿菌前,應先使用一段時間漱口水和抑菌牙膏,修復口腔問題,如蛀牙、牙垢、牙結石等;更換牙具,牙具不要放在衛生間內,要放在陽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口杯、水杯、不銹鋼保溫杯不要混用,并且要經常蒸煮消毒。
目前多數學者認為“人-人”“糞-口”是幽門螺桿菌主要的傳播方式和途徑,而且在家庭內有聚集現象。有關調查提示,家庭中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其他“健康人”的幽門螺桿菌抗體陽性率為64%,明顯高于無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家庭的“健康人”(13%)。所以對于家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病人,除積極治療外,一定要采取分餐、消毒碗筷等隔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