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入睡后多尿者并不少見,原因除前列腺肥大等疾患外,亦與老齡有關。成年人的膀胱大約能存留300毫升尿,正常人一天排尿4~6次,尿量1 500毫升左右。通常夜間入睡后不排尿,最多排尿1次。排尿次數異常多被稱為尿頻;一般一天排尿10次以上、入睡后排尿持續3次以上者為尿頻。
鈣拮抗劑如尼莫地平、尼群地平、馬尼地平(manidpine)等,是常用的抗高血壓藥。日本神奈川縣立厚木醫院泌尿科古田昭醫師在應用這類藥物治療老年性高血壓時,意外發現這類藥物可改善老人夜間多尿癥。古田醫師將在該診所就診的單服鈣拮抗劑3個月以上的52例50歲以上高血壓患者,與28名血壓正常者(對照組)相比較(平均年齡68.6歲,男17例,女63例)。結果發現,與鈣拮抗劑組相比,對照組排尿次數、入睡后尿量均明顯增加。他認為其機制可能是,鈣拮抗劑保持覺醒時腎血流量,通過鈉利尿作用在覺醒時排出體內過剩的水分和鈉。另外,鈣拮抗劑又能抑制膀胱平滑肌收縮,維持膀胱容量。古田昭認為,通常腎功能障礙隨增齡而加重,70歲以上組同70歲以下組相比,腎功能障礙有可能加重。服鈣拮抗劑可使老年人入睡后多尿情況減輕。
許多老年人患有高血壓,服用鈣拮抗劑治療,可取得降壓、改善夜間多尿的雙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