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好多照片,很美。每一張都是我想要親自拍攝的風景。走遍大江南北這是我的夢。
我想和爸爸媽媽一起旅行,用我自己掙的錢。我不求大富大貴,一家人幸福安康已是最好。
我想學洞簫,不追求太高,只是想親自吹奏一曲《飛雪玉花》,這樣就對得起我最愛的《秦時明月》了。
我想在大學里加入自己喜歡的社團,打工賺錢,然后充分利用學生證,把那個城市的每一個風景區游遍。
你看,以上每一個作為的前綴都是“我想”,因為我無法主宰,很多事情不是我想怎樣就能怎樣。如果我考上大學的話,這些愿望被實現的機率會高一些;如果我不好好讀書,實現的可能性就小很多。
而這一年多來,我心底里最不愿意碰觸的傷痛就是我的成績。我現在的成績很糟糕,所以當我提到第三條有關大學的愿望的時候,我沒了一丁點兒的信心,甚至很羞愧。
我能夠認真聽的課只有語文和地理,說來也真的很丟人,高中的數學和英語,我幾乎沒聽過多少課。我不是什么壞女孩,違紀單里也從來都沒有我,可成績就是好不起來。我知道我對不起自己,都怪我不聽課。我想從此以后認真學習,可是心思已經溜得太遠,拉不回來了。上課時,我總是思緒亂舞;做作業時,總有好多題都不會。
該說我堅強么?上高中以后我都沒哭過,但是每一個冰涼如水的夜晚,我都會為自己嘆息。不是我不努力,只是時光不再等我,我在數日子的空隙里丟棄了太多的年華,我消耗的青春將我的夢想埋葬,再美的風景也變得比我夠不到的永遠還要遙遠。
我已經荒廢了高一,躊躇了高二,現在恐怕也要嘆息整個高三了。高三有數不清的卷子,做不完的習題,而在這僅有的最后一年里,我面帶微笑看著它們,心里卻不知何去何從……
老編吐槽:姐中考考上的高中不理想,當時就想重讀初三來著。后來無論是家里人還是家外人一個勁兒地勸啊,說好高中不重要,好大學才重要,你要是非重讀的話,可以高三重讀嘛。我極不情愿地聽從了大人的建議,卻怎么想都覺得全世界一起在騙我,于是就抑郁了,于是讀了兩次高一。現在講起來是笑話,當時那可是過不去的坎兒!其實,時間根本沒你想得那么緊,事情也沒你想得那么糟糕,即使沒考上大學,即使沒條件重讀,就咱這開放的社會,你參加個培訓,學到點兒真本事都少不了掙錢。更何況掙了錢還可以繼續深造呢。年輕的時候,我們都太看重結果,而不懂得享受過程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