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這樣一些灰色區域:當地政府雖然認識到此處的自然環境受到了污染,卻未采取何種應對措施,任其發展,最終我們不得不將這些地帶稱為“污染區”。在這些污染區中,健康受損的人數逐年增加:一是由于某些地區政府雖發出了警告,但監管不力,致使現在仍有居民遺留該處:二是大量貧民因經濟原因只能在污染區內居住。
地球上污染最嚴重的地方在哪里?人們對這個問題的爭論異常激烈。且由于污染原因眾多,對某地污染源的判斷也十分困難。目前,以關注各類環境問題為主要內容的網站“Green-Buzz.net”評選出了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八大污染區。
第一名:烏克蘭·切爾諾貝利
1986年,切爾諾貝利發生了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核反應堆熔融事故,從此之后烏克蘭的城鎮便常常登上“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地方”排行榜。這起事故導致當地數百萬居民遭受了難以想象的身體與心理損害。現在出生的嬰兒當中仍有很大一部分為殘障兒童。事故發生后,當地的癌癥發病率也持續偏高。
第二名:秘魯·拉奧羅亞小鎮
拉奧羅亞是一個只有3.5萬人口的小鎮。雖然地處美麗的安第斯山脈,這個小鎮卻絕不能以“美麗”來形容,罪魁禍首是一家叫做“Doe Run”的金屬加工公司。該公司的總部位于美國密蘇里州,公司排放的重金屬讓當地居民長年遭受肺病與早亡的痛苦,原本漫山遍野的植物也因硫酸雨的腐蝕死亡殆盡。
第三名:阿塞拜疆·蘇姆蓋特
蘇姆蓋特位于高加索地區,在蘇聯時期該地區依靠制造業和石油工業取得了顯著的發展,但現在當地居民的健康成為了飛速發展的代價。孩子們飽受骨病、智力發育遲緩等遺傳性殘障的折磨,該地的癌癥發病率也比本國的其他地區高出50%。
第四名:贊比亞·卡布韋
過去,卡布韋本地的制造業十分不足。為了改善生活水平,政府在當地引入了一家金屬加工類企業,到1994年為止這家企業已成為世界上金屬精煉業的龍頭之一。現如今,由于該企業排放污染物,當地的神經以及腦殘障病例以兒童患者為中心急速增加。這家企業需向卡布韋居民支付的損害賠償金要比其獲得的利潤多得多。
第五名:俄羅斯·諾里爾斯克
諾里爾斯克與蘇姆蓋特一樣曾屬于蘇聯,是惟一一個位于北極圈內的污染區。當地寒冷的氣候十分不宜居住。諾里爾斯克曾是一個繁榮的工業都市,如今城市方圓30公里內已是寸草不生,方圓49公里處僅有一棵樹成活,方圓60公里外的區域才完全脫離污染。與拉奧羅亞及卡布韋樣,造成諾里爾斯克污染的同樣是一家金屬精煉企業,該企業與當地政府約定會縮小污染區域,但至今仍未采取任何措施。
第六名:中國·臨汾
中國污染最嚴重的區域當屬有300萬人口的城市——臨汾。由于煤炭產業的激增,當地經濟態勢良好。但另一方面,大氣中整日充斥著煙塵,化石燃料產生的砷元素流入水中又被人們飲用,當地居民不斷對此表示憤怒與不滿。
第七名:墨西哥·墨西哥城
與其他污染區不同,墨西哥城的污染并不是由對自然環境毫無責任感的企業造成的。墨西哥城共有2000萬市民,400萬輛汽車,尾氣排放量不容輕視,它因此成為了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科學家一致認為,墨西哥城“每減少10%的尾氣排放量,居民的壽命就能延長一年”。
第八名:塞內加爾·達喀爾海恩灣
最后一處榜上有名的污染區是位于達喀爾的海恩灣。達喀爾地處工業地帶,被認為是世界上生活環境最差的地區。流經達喀爾的海恩灣是當地200萬居民生活必需的惟一水源,人們在這里洗浴、清洗衣物、釣魚。但是,海恩灣中的細菌含量為世界保健機構公布的標準數值的17倍。居民們的健康受到了嚴重損害。
以上提到的環境問題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如果處理不當,此前發生過核事故的日本福島很可能會與切爾諾貝利一樣被加入到這一排行榜之中。今后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如何解決出現在我國的環境污染。這是所有人不可回避,必須面對的問題。
[編譯自日本rocketnews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