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范德堡大學小學教師教育專業的準入標準有兩個——初始準入標準及實習準入標準;其課程設置強調通識教育,重視教學實踐;另外,還在州小學教師資格認證的基礎上設定學校認證標準。本文以此為例,初探美國綜合大學小學教師教育的特點,以供我國處在本科化進程中的小學教師教育改革借鑒。
關鍵詞:小學教師教育;準入標準;課程設置;資格認證
二戰后,美國綜合大學逐漸承擔起教師教育的責任,許多綜合大學或文理學院相繼設置了小學教育專業,此舉使小學師資培養層次得以提高,進而為小學教學質量提供了人才保障。
范德堡大學的皮博迪教育與人類發展學院(以下簡稱皮博迪學院)承擔著教師職前培養的任務。皮博迪學院主要由人類組織與發展學系、領導學系、政策和組織學系、心理學系、特殊教育系和教與學系組成。其中,教與學系負責培養不同層次的小學教師,目前該系已經開發并實施了本科層次、碩士研究生層次、博士研究生層次的小學教師培養方案,本文主要探討的是本科層次小學教育專業的準入標準、課程設置以及資格認證。
一、范德堡大學小學教育專業選拔標準
范德堡大學小學教育專業的目標是培養能夠承擔幼兒園到6年級(K-6)教學活動的教師。其采用“2+2”培養模式,即新生入學后的前兩年接受通識教育,后兩年進入小學教師培養計劃接受專業教育。本文所探討的選拔標準是針對大學二年級結束后,有意愿進入小學教育專業繼續學習的學生,標準內容涉及學生的學習成績、能力和個性特征等,符合錄取要求者,才能參與小學教師培養計劃。以下是標準具體內容。
第一,學習成績,這是能否進入師資培養計劃最重要的衡量標準。主要包括:(1)學業評估測驗(SAT)成績達到1020分,或美國大學入學考試成績達到22分,或通過由教育測試服務中心編制的實踐技能考試Ⅰ(即申請者具備閱讀、寫作、數學技能,其中筆試成績最低要求分別為數學173分,閱讀174分,寫作173分);(2)大學前兩年的平均學分績點(GPA)達到2.5及以上(最高績點為4);(3)至少修完兩門教育類課程,成績至少為C級。
第二,個性特征,重點在于審查申請者是否具備教師應有的特征、品行或潛力。主要包括:(1)誠信度,主要依據為申請者的課堂出勤率及是否按時完成各項任務;(2)品行,如是否誠實、是否具有責任感、能否能夠控制情緒等;(3)與人交往的態度和技能,即申請者與兒童或同伴的合作能力,符合條件者還需要提交一份教師推薦信。[1]
一般而言,美國高校都要求教育專業申請者需具有一定的社區服務經驗,如擔任小學生的校園顧問、社團顧問、游泳教練等。此外,申請者還必須提交犯罪背景核查證明、指紋識別證明以及急救培訓認證。比如,田納西州公立學校所有員工在正式受雇前都要進行指紋采集,并且配合背景核查。若師范生的背景核查顯示其曾有過犯罪記錄,將不能參與教師教育培養計劃。
二、小學教師教育課程設置
美國是一個教育分權的國家,各州對小學教師的要求不同,在課程設置上也有所差異,但各個大學的教師教育課程也有相通之處——都由通識教育課程、專業教育課程和教學實習三部分組成。范德堡大學小學教師教育課程體系也是如此。完成三部分的學習需要四年,要求最少修滿120個學時的課程。課程結構如表1所示。
(一)通識教育課程
范德堡大學的最大特色即通識教育(Course Program in Liberal Education,CPLE)。學生無論選擇任何專業,均須修讀人文科學、自然科學、歷史及外語,其目的是為接受高等教育者提供基礎性的文理知識。課程內容主要涉及5個以上學科領域,如英語、數學、歷史與社會學、人文與藝術、自然科學等,在課程結構上約占全部課程的50%。
由表2可以看出,范德堡大學通識課程門類較多,涉及面廣,如社交領域分為兩大課程組,可供選修的課程有11門;人類學領域分為四大課程組,有50門課程;文化研究領域內課程多達百余門。盡管課程門類繁多,但課程體系具有多層次的結構性,課程內部各學科領域之間、某領域內部各課程之間形成合理關系,課程設置多而不雜,繁而不亂,使得未來的小學教師既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也具備廣博的學科視野[2]。為避免學生尤其是新生在選擇課程時的茫然無措,學校提供了專門的指導老師為他們提供合理的建議,既避免重復修讀同類或同領域課程,又充分尊重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
在課程管理方面,通識課程都由文理學院統一開設,專業課程則全部由皮博迪學院來提供。皮博迪學院教師培養方案規定,所有師范生必須選修非教育類的第二專業課程,以拓寬知識結構。由此可見,小學教師教育是由文理學院和皮博迪學院共同負責的,這種課程管理模式既有利于培養學識淵博的準教師,又有助于學院之間的協調合作。
(二)專業教育課程
專業教育課程主要是指大學后兩年的必修課程,包括教育基礎類課程、學科教學法類課程和“田野實驗”三部分,在學習時間上約占43個學時,在課程結構上約占全部課程的35.8%。美國的小學實行合科教學,小學教師通常被視為“通才”而非“專家”。因此,在范德堡大學小學師資培養過程中,學科教學法類課程的設置不要求學生專攻某一學科領域,而是培養其掌握多門學科的基礎知識,充分體現了對小學教師的綜合要求。然而,課程安排有一定的先后順序,如識字教學中問題解決課程必須以修讀小學閱讀指導理論與方法為前提,如此體現出專業教育課程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的特點。另外,學校重視教育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相融合,在前三個學期,學生必須到小學開展“田野實驗”(即教學見習)。見習的內容依托于各學期開設的課程,如小學閱讀與語言藝術見習課依托于小學閱讀指導理論與方法、小學語言藝術教育兩門理論課。見習時間隨年級的升高不斷增加,累計要達到至少50個小時。見習期間,師范生在小學一線教師的指導下觀察課堂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配合教師的班級日常工作,開展小組教學等。師范生還要經?;氐酱髮W課堂,參與有關見習情況的研討會,提升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在課程學習和“田野實驗”交互進行的基礎上,努力把“未來教師”培養成教學專業人員。專業教育課程如表3所示。
(三)教學實習
對于小學教師培養來說,師范生的教學實習是專業培養中的重要一環,完成小學教師教育課程并不意味著就有資格參與教學實習,學生在實習前還必須接受相關部門的審查。申請審查的時間在四年級的秋季學期,師范生首先向學校教師資格認證辦公室提出申請并接受初次審查,然后接受教育學系的二次審查。實習準入標準主要包括:(1)在參與教學實習前,完成所有專業教育課程的學習,課程成績都達到C級及以上;(2)平均學分績點達到2.5;(3)成功完成小學教師資格認證要求的課程,并表現良好;(4)成功完成急救訓練和心肺復蘇訓練;(5)闡述個人教育觀。通過者將被分配到田納西州的教學基地進行正式的教學實習。[5]
正式實習從大四的春季學期開始,為期15周,師范生分別于1~3年級和4~6年級在兩所不同學校的不同年級開展教學實習,目的是讓師范生充分了解兒童不同發展階段的身心特點,積累足夠的教學經驗。為保證實習的連貫性,師范生必須在實習之前完成所有課程的學習。實習期間,師范生必須和正式教師一樣,完全參與學校生活,每周要在校工作5天,每天8小時,并至少有2兩周全面負責其所任班級教學活動的計劃、實施和評價工作;規定還要求師范生每周回大學一次,用 2~3小時的時間參加實習研討會,在大學教師的指導下,總結本周的實習情況,討論一些共性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法。大學教師資格認證辦公室會在教學實習開始之前,為師范生安排實習學校,并嚴格挑選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小學教師全程指導實習過程,指導教師對師范生在實習期間的表現進行跟蹤記錄,并對學生的學科知識、教學理論和教學技能等方面做出評估。
范德堡大學十分注重師范生的教學實習,該校與田納西州多個學區的小學建立了密切的伙伴關系,所有師范生都可以獲得具有豐富經驗的一線教師的指導。這些學校的校長和教師不僅為該校學生提供教學實習機會,還參與師范生教學技能的培養及教學水平的評價工作。另外,田納西州教育部門規定,教學實習的小學指導教師必須是學區或是州教師評估認證的優秀教師,須取得所在地區的教師資格證,具有四年以上的教學經驗,并且能夠勝任師范生的教學實習指導工作。[6]
三、小學教師資格認證
師范生完成學校小學教師教育培養方案的課程與實踐之后,可以獲得教育學文學士或教育學理學士學位。如果師范生滿足了范德堡大學本科小學教師認證方案指定的所有教師認證要求,將被推薦到田納西州教育部進行小學教師資格認證。學校的教師認證要求包括:(1)完成所有課程的學習,平均學分績點為2.5;(2)通過由教育測試服務中心編制的實踐技能考試Ⅱ,內容包括學科、教學原理和教學基本功三個方面;(3)師范生實習表現良好,獲得實習學校指導老師的積極推薦。[7]
田納西州在小學初任教師資格認證方面的要求是:(1)獲得由州教育部認證的高等教育機構頒發的學士學位;(2)完成專業教育課程的學習,或每學期在教學領域至少教學24個小時,或通過專業技能考試Ⅱ;(3)滿足田納西州教師資格證發放的其他要求。[8]
由此可見,滿足范德堡大學的小學教師資格認證要求是達到田納西州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前提條件。完全通過田納州小學初任教師資格認證者可以獲得初任教師證書,這是一種臨時性證書,有效期為五年,申請者還需要經過嚴格的書面考試、面試和較長的試用期,才能獲得真正的教師資格證。
四、大學小學教育專業的特點
通過對范德堡大學皮博迪學院的本科層次小學教師培養方案實施情況進行分析,可以歸納出范德堡小學教育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一)通識課程注重廣博性、綜合性。
扎實的知識基礎是教師最基本的職業素養,也是當今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然要求。范德堡大學通識課程內容覆蓋面廣,具有廣博性、綜合性和結構性的特點,注重為師范生打下完善的知識基礎。
(二)專業教育課程注重教學實踐。
專業教育注重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相融合,在實習前有嚴格的準入要求,在實習的過程中有大學教師與小學教師的共同指導,學生的實習效果有實習指導教師的跟蹤評價,使得四年本科畢業生基本能勝任小學的教學工作,進而形成自身的教師教育特色。
(三)嚴格的教師資格認證制度有利于保證教師教育的質量。
師范生符合小學教師培養方案認證要求,才能獲得學位證書,才有機會參與州教師資格認證。學校一級的認證要求難度較小,但是州級教師資格認證測試既包括基本技能又包括學科知識,完全通過者也只能獲得初任教師證書。真正有意愿從事教師職業的師范生,會積極主動地尋求專業發展,為未來教學打下扎實的基礎。教師是提高教育質量的保證,因此,嚴格的教師資格認證有助于一個國家教育質量的提高。
范德堡大學基于實踐的教師教育新路徑,對我國小學教師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未來教師的自身素質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培養質量,范德堡大學師范生的準入標準較為寬松,僅僅依據學生的申請、標準化考試成績、個性特征以及教師的推薦信,難以保證生源質量。我國小學教師培養也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因此我們需要理性借鑒范德堡大學的經驗,適當提高準入門檻,為確保小學教師職前培養質量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5]Admission to th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EB/OL]. http://peabody.vanderbilt.edu/,2011-10-12.
[2]劉德華,歐陽榮華.美國高校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基本特點與啟示[J].課程·教材·教法,2006(11):89-91.
[3]Liberal Education Core Requirements for Elementary Education Major(2011-2012)[EB/OL]. http://www.vanderbilt.edu/. 2011-10-12.
[4]Elementary Education(K-6) Schedule for Coursework in Major[EB/OL].http://peabody.vanderbilt.edu/,2011-10-20.
[6][8]Tennessee Licensure Standards and Induction Guidelines[EB/OL]. http://www.tn.gov/education/,2012-02-15.
[7]Licensure for Teaching[EB/OL]. http://www.vanderbilt.edu/,2012-01-05.
實習編輯:許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