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時代有所謂“門蔭”和“任子”制度,就是功臣和高官的子弟憑借祖上的功績、地位,得以遁例擔任官職。他們從小就和自己成功的長輩待在一起,耳濡目染,見多識廣,易獲得成功。但很多豪門子弟因其優(yōu)越的家庭背景、坦蕩的仕途以及父母的溺愛,而導致一個通病,就是清人吳汝綸說的,“習于驕恣澆薄”。
秦檜死其子廢
宋代秦檜之子秦熺狀元及第(有人說并非狀元,或是南宮舉首)。秦檜任宰相時,秦熺到建康(今南京市)祭告家廟、祖墓。祭畢,他又去游茅山華陽觀,并題詩一首,開頭兩句為:“家山福地古云魁,一日三峰秀氣回。”建康太守宋某當天就命人制作一塊大木牌,將秦熺的詩刻在牌上,懸掛梁間。到了晚上,秦熺前往觀看,見牌上不但刻著自己的詩,還寫了一些字,便讓人找來梯子,親自爬上去細看,原來是一首和詩,詩曰:“富貴而驕是罪魁,朱顏綠鬢幾時回?榮華富貴三春夢,顏色馨香土一堆。”此和詩對洋洋自得的秦熺不啻當頭棒喝,只是他不會醒悟。
秦檜孫女小名童,被封為崇國夫人,人稱童夫人。據(jù)陸游《老學庵筆記》一書記載,她養(yǎng)了一只獅貓,有一天忽然丟失了,立即限令臨安府尋找。到期,沒有覓得。臨安府將住在秦檜家附近的平民都抓了去,而且要追究有關軍官的責任。有關軍官惶恐不安,步行找貓,凡是獅貓統(tǒng)統(tǒng)帶走,沒有一只是秦檜孫女的。只得買通秦府內(nèi)一名老卒,向他詢問獅貓的模樣,畫成100幅圖,貼到城內(nèi)各家茶館,還是沒找到。還是知府走夫人路線,通過秦檜的寵妾向秦檜求情,此事才算了結。
秦檜去世前,宋高宗去看望他,秦熺乘機向高宗提出代其父為相的要求,遭到拒絕,不但如此,高宗還命人起草秦檜、秦熺一起退休的命令。《宋史·奸臣傳·秦檜傳》說“檜死熺廢”,這就是這位豪門子弟的下場。
嚴世蕃助父嚴嵩成奸臣
明朝嚴嵩曾任嘉靖皇帝時的內(nèi)閣首輔。嘉靖十八年(1539)太后死后,嘉靖帝即不視朝。嘉靖二十年宮女謀殺皇帝未遂后,嘉靖帝移居西苑萬壽宮,不入大內(nèi),大臣很少能夠見皇帝,這給了嚴嵩專權的機會。
《明史》說嚴嵩之子嚴世蕃脖子短,身體肥碩、獨眼,因其父任高官的關系,得以走上仕途。后由太常卿進工部左侍郎,仍掌尚寶司事。此人“剽悍陰賊”,依仗父親的寵愛,招權納賄,貪得無厭。不過他熟悉朝廷典章制度,善于處理政務。嚴嵩晚年,腦子不管用了,而且從早到晚要在內(nèi)閣值班。各中央機關向他報告,他就說,你們?nèi)枛|樓,東樓是嚴世蕃的別號。蠅營狗茍之徒便奔走其門,送禮的絡繹不絕。
嚴嵩原本是機敏之人,能夠揣摩皇帝旨意,然而嘉靖帝所下手詔,行文很特別,可以不按語法來,以故“語多不可曉”。嚴嵩看不懂,但世蕃一覽了然。世蕃每次代其父起草的答語,無不符合嘉靖帝的旨意。晚年的嚴嵩,離了寶貝兒子,他這個內(nèi)閣首輔就當不起來。嚴嵩這個奸臣是其子世蕃幫助煉成的。
后嚴嵩漸漸失寵。嚴世蕃遭鄒應龍等彈劾,被斬,從其家中抄出黃金3萬余兩,白金200萬余兩,珍寶古董等價值白銀數(shù)百萬兩。
“炫父”也是一門藝術
由于中國古代幾千年來官僚階層崇尚文教,文官的兒孫明目張膽地“炫父”,胡作非為者并不多。讀書人的孩子“拼爹”是很講藝術的,他們會巧妙地利用父輩的關系,拜見年伯、世兄時,一定會態(tài)度謙恭。如明末侯方域寫信勸說他父親的門生、手握重兵的左良玉,那文辭是何等的優(yōu)美。李鴻章因為其父親李文安和曾國藩是進士同年,所以很早就拜在曾氏門下,因此才得以飛黃騰達。但必須承認,這和李鴻章自身的才華是分不開的。
有些公子利用父親的權勢,做一番利國利民的大事,這就成了后世傳誦不斷的佳話。如譚嗣同的父親譚繼洵是湖北巡撫,他利用父親的名望結交各路英豪,致力于變法維新。陳寅恪的父親陳三立,在其父陳寶箴擔任湖南巡撫期間,輔佐其父大辦新式教育和實業(yè),使歷來封閉守舊的湘省一躍成為變法風氣最濃的省份。
有些人的子弟同樣會公開“炫父”,其父親的下級為了拍馬屁,就會想方設法奉迎這類衙內(nèi),但是也有人不吃這一套。如明嘉靖年間的胡宗憲,進士出身,曾任兵部侍郎兼僉都御史,在東南一帶抵御倭寇。他的兒子曾來到海瑞當縣令的淳安縣,嫌驛站招待太差,鞭打了驛差。海瑞將這個威風八面的衙內(nèi)捆綁起來交給胡宗憲,說有人假冒大人的公子,下鄉(xiāng)騷擾驛站,因為像大人這樣的人物,不可能教出這樣的公子。鐵面海瑞是官場異類,但海瑞這番話讓胡宗憲只能啞巴吃黃連,說明當時官場內(nèi)誰家孩子仗著父親的權勢張揚招搖是很丟人的事情。
(袁湘湘薦自《讀者欣賞》)
責編: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