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諾貝爾獎不只搞笑,在令人大笑的背后,它其實是很嚴肅的,越來越具備實用性和科研意義,能夠激勵人們去思考和發現創意。
英國牛津大學的實驗心理學教授查理·斯彭斯和一位意大利學者提出一個理論:食物除了講究色香味,還要有“聲”。他們發現,嚼薯片時發出的聲音越響,人們越感覺食物可口。
這項研究成果已經在英國倫敦知名的“肥鴨餐廳”運用。那里的客人點菜前會得到音樂播放器,客人如果品嘗牡蠣,就能邊吃邊聽到海浪的聲音,如果是培根煎蛋,就會有“嘶嘶作響”的聲音。
阿蘭克利格曼推出的防放屁藥“Beano”曾獲得搞笑諾貝爾獎。
當宣布防放屁藥“Beano”獲獎時,這一研究頓時成了媒體的笑柄。但事實證明,這一發明不僅為無數可憐人及他們的親友解除了窘境,更賺到了一千多萬美元。
現在,在美國的每家藥店,人們都可以買到Beano。
一個名叫吉里安·克拉克的女中學生在伊利諾伊大學擦地時無意中發現,學校的地面相當干凈,連細菌都很少,所以她想出了“5秒鐘定律”。
這一定律認為,只要食物在落地5秒鐘之內被撿起來,就可以繼續放入嘴中食用。
為了驗證這個“定律”的可行性,克拉克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76%的女性和56%的男性認同她的“定律”。同樣,“5秒鐘定律”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
……
這種例子還有很多。搞笑諾貝爾獎這個看起來不太正經的獎項,越來越被人們認可。亞伯拉罕斯每年都會收到數百封來自學校老師的信件,告訴他學生們通過“搞笑諾貝爾獎”重新燃起了對科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