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大草原上,獅子吃掉了瞪羚的主體,禿鷲吃掉了瞪羚的肉渣,野狗啃干凈了瞪羚的骨頭,螞蟻拖走了瞪羚的肉粒,瞪羚遺落在草原上的毛發等被細菌分解了……這是每天都在上演的故事。出版市場也是一頭“瞪羚”,幾大集團拿走了主體,小社和民營瓜分了殘部,其他業態包括媒體掃清了外圍……
《出版廣角》創刊十幾年來,作為中國出版產業的廣角鏡,記錄下了這個產業或堅定或蹣跚或猶疑或歡快的足印,體現了出版媒體的生態價值。我是《出版廣角》的忠實讀者,我的出版實踐深受《出版廣角》的教誨,我愿意她越辦越好。
然而,面對今天的出版形勢,《出版廣角》要重新考慮一下定位問題。一是內容,還有必要對出版的每一個領域都進行描述嗎?二是作者,還有必要向吹牛大腕約稿嗎?三是結構,還有必要報道出版資訊嗎?還有必要刊登書評嗎?還有必要每期大而全地侃侃而談嗎?四是廣告,還有必要因襲廣告的盈利模式嗎?
我希望今后的《出版廣角》:每期集中一個話題,主發一篇文章,主推一個作者,主打一個主持人;和國內同行業出版媒體有明確的分工,別人已經成功的領域,要么壓住它,要么避開它;只給出版業一小部分人讀,不試圖覆蓋全體;不要合作伙伴,不阿諛奉承,不幫襯打劫,不見風使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