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身心修煉方法,瑜伽已經在都市人當中成為一種時尚。據說,練瑜伽除了能夠減肥健身,還可以降血壓、緩解疼痛、刺激身體產生可充當抗抑郁劑的化學物質,甚至能夠提高性能力。然而,在很多人看來,練習瑜伽的門檻似乎很高,需要將身體不住地“變形”,以達極致,讓不少人對此望而卻步。可七八十歲的高齡老者練瑜伽以致身輕如燕的報道不時見諸報端,又讓不少正在尋求健身方式的人們心向往之。瑜伽,到底是不是適合“我”練呢?
瑜伽是什么?
瑜伽源于5000多年前的古印度。其含意為“一致”“結合”或“和諧”。瑜伽就是一種幫助人類充分發揮其潛能的體系。
古印度人相信天人合一,通過改善人們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可以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的和諧統一。而“瑜伽”就是通過體位法、呼吸、冥想3種主要瑜伽修煉方法達到這種和諧統一的運動方式。
瑜伽從印度傳至歐美、亞太、非洲等,因為它對心理的減壓以及對生理的保健等作用明顯而備受推崇。
采訪
實錄一
我與瑜伽的故事
劉先生(70歲):70歲還能倒立1小時
前不久,本刊記者到南寧金花茶公園賞花,在靠近東門的一斜坡上,見到一位先生在練倒立功,當時是15點54分,只見這位先生像樹樁一樣倒立在那里,紋絲不動(見右圖)。記者在驚嘆之余,找個石凳坐下繼續觀察20分鐘之久。期間這位先生做過分腿等動作,都十分干凈利索。待他收功后,記者上前采訪他。才知道他姓劉,今年已70高齡,練瑜伽功已有10個年頭。
劉先生說瑜伽功有3種功法:臥功、盤腿功和倒海翻江(即倒立)功,他練的是倒海翻江功。記者問:“我觀察您20分鐘,非常佩服您的功夫。請問您能倒立多久?”“1個小時。”天啊,70歲高齡的古稀之人竟能倒立1小時!真是高人!
“我還能在倒立中小睡幾分鐘而不會倒下。小睡5分鐘相當于平時熟睡2小時。”劉先生侃侃而談。他說他曾和中央電視臺的記者到印度去拜訪過一位80歲的瑜伽功大師,還在大師面前展示了功法,得到了肯定。劉先生說他練功10年,沒進過1次醫院,連感冒都沒發過1次。他雖然年屆古稀,但卻神采飛揚,像個五十來歲的中年人。
高雅琴(65歲):“瑜伽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高雅琴今年是第五年練瑜伽。她家距離上瑜伽課的地方將近兩個小時的車程。因為離得遠,每周二的瑜伽課,她6點多就出門,趕第一班公交車,總是第一個到教室。幫大家擺好瑜伽墊,做做熱身運動,然后等著大家陸續到來。
“瑜伽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周就盼著周二來上瑜伽課,一到周二我就特高興。”高雅琴說,最開始練瑜伽,還是女兒給報的名,她還不同意,“我一個老太太練什么瑜伽啊?結果我來了之后,覺得練完瑜伽身心都很舒服,就離不開了。”
關玲(56歲):“瑜伽讓我的生活更健康。”
關玲練習瑜伽時間已經有6年。“瑜伽讓我的生活更健康。”提起瑜伽,關玲從中得到不少益處。
練瑜伽之前,她患有鼻炎、咽炎和頸椎病,可是練瑜伽之后,這些癥狀都逐漸消失了,練習瑜伽也成了習慣,一時也舍不得放下,竟然堅持6年。
王欣(28歲):練瑜伽出現關節損傷
王欣,一個性格開朗、身體健康的女孩。一年前為了讓體形更加完美,她開始練習瑜伽,但如今她卻很難將手臂舉過頭頂。因為肩關節出現多方向的復合損傷,椎間盤也有脫位,王欣必須馬上接受關節鏡的手術治療。
采訪
實錄二
用瑜伽溝通健康
受訪專家:劉穎 國家高級瑜伽導師
采訪劉穎是在她教課的爾雅瑜伽館,剛下課的劉穎身穿瑜伽服,臉上還略帶有一些微汗,微笑著朝我走來。她獨特的氣質,似乎就在告訴大家:我的美麗來自瑜伽。我們從現代人對瑜伽的膜拜和認識聊起,劉穎非常有感受地說,真的應該讓更多的人更正確地認識瑜伽。
問:你是怎么接觸瑜伽的?
我是在2007年的時候接觸瑜伽的。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想通過練習瑜伽來減肥,可后來在練習瑜伽的過程中,我開始喜歡上了瑜伽。
問:瑜伽改變了你的生活嗎?
當然。在練習瑜伽之前我是一個性格比較急躁的人,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我總是不能冷靜下來處理。我知道這種情緒不好,但這樣的情緒我根本無法控制。練習瑜伽之后,我內心變得很安靜,情緒始終能保持平和,這也讓我越來越自信。
劉穎眼中的瑜伽——
隨著瑜伽的推廣,隨之而來的一些有關瑜伽的新名詞:瑜伽強迫癥、瑜伽焦慮癥、瑜伽傷害,等等,讓人心生疑慮。
◎瑜伽對身體有益
劉穎告訴記者,瑜伽起源于印度,有5000年的悠久歷史,是科學與技術相結合的健身運動,它吸取各項運動中的精華,有靜、有動,是人體與自然相結合的運動。如今在中國健身房里面教學的瑜伽基本屬于實用型瑜伽,比如減肥、健身。它對增強身體活力,改善身體亞健康狀況有幫助。
第一,瑜伽能夠增強身體血液循環的速度,在冬季能夠達到保暖的作用。
第二,增加疾病抵抗力。練瑜伽能鍛煉出一副健壯的體格,增加免疫能力。
第三,改善視力與聽力。正常的視力與聽力主要是靠眼睛與耳朵得到良好的血液循環與神經傳送。供應眼睛與耳朵的神經與血管必須通過頸部。隨著年歲的增長,頸部同脊柱其他部分一樣失去彈性,神經與血管經過頸部時就有可能遇到滯疑難行的狀況。如此便妨礙神經與血液對眼睛與耳朵的供應,影響它們的運作。瑜伽體位與瑜伽頸部運動能改善頸部狀況,進而加強視力與聽力。
第四,改善情緒。由于瑜伽使包括腦部在內的腺體神經系統產生回春效果,心智情緒自然會呈現積極狀態。它使人更有自信,更熱誠,而且比較樂觀。每天的生活也會變得更有創意。
瑜伽是模仿動植物的姿勢對身體部位進行擠壓和拉伸,以達到塑造形體、緩解壓力、調節內分泌、預防和治療各種慢性疾病的功效。在練習的時候要求精神集中,心情平靜,是一種有意識的運動。練習后會覺得身心非常的放松,可以很好地調節精神系統和內分泌系統。
劉穎說,瑜伽對減肥有很好的功效。能分解、燃燒脂肪,消耗很多能量,可以達到減肥的效果。
◎練瑜伽切忌狂熱
有人會問,瑜伽不是練來放松身心的嗎?怎會和焦慮扯上關系?
練瑜伽,本意是放松身心,放空腦袋,但若是瑜伽狂熱者,他會花很多時間在體位法的鉆研上,也只認定所謂的好老師,就是要體位法精湛才算數,這是常見的通病。尤其是ashtanga瑜伽(編者注:屬于一種力量型瑜伽,以強力連續的體位法操練為特色),一連串的動作,做完第一級之后,還有二三級等著你去挑戰。于是,很多人在體位法中迷思自我。對于練習瑜伽最終的目的:靜坐,這些人反而錯過。
一味追求瑜伽的各級體位練習,不可避免地出現焦慮、強迫的心態,這就與練習瑜伽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練瑜伽要避免傷害
很多人將練瑜伽當作練神功,一些奇奇怪怪的招數盡數出籠,殊不知,每個人狀況不同,這招可能適合別人,但可不見得適合自己。就像甩頭一百下,對頸部有隱疾的人來說,這一甩麻煩可大了,可能先甩出個頸椎間盤凸出的大問題。這就是“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另外,所有的運動中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運動性扭傷,這是個人在練習的時候,一些動作超越了自身條件承受的范圍之內,使用了爆破力和反彈力,沒有聽從導師的正確引導的結果。
劉穎對瑜伽練習者的7條建議——
◎每一個瑜伽練習者永遠不要忘記:靜坐,冥想,才是練習瑜伽最終的目標。
◎如果你已經開始因為不能完成某項動作而感到焦慮,請你先把心靜下來,想想自己是為何而練?
◎運動時不要使用爆破力和反彈力。
◎保持身體各個部位的放松。
◎呼吸順暢,不要出現連續喘息。
◎注意肌肉走向,意識力集中。
◎提倡戶外瑜伽。
戶外瑜伽練習注意
首先要留意的就是靜心練習,不被外界干擾。保持溫順心態,就算飛行的鳥兒或突如其來的噪音,也打斷不了你的練習。另外,相對于室內,戶外的空氣流通性很好,所以練習者要很好地跟隨教練的授意調理呼吸。練習時,最好選擇傍晚,這是一天中空氣最好的時候。
采訪
實錄三
脊柱科醫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練瑜伽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脊柱專科主任梁德教授認為,目前流行的瑜伽體式大多采取關節的反方向用力,瑜伽中有大量的脊柱向后伸屈的體位,并需要長期保持。對于普通人來說,脊柱可以輕松地向前彎曲,但向后伸屈卻是明顯受限的,強行的拉伸動作可能導致脊椎關節磨損,甚至因脊椎后方的擠壓引起脊椎脫位、神經受壓。
劉云,某醫院脊柱科醫生。她說每年都有30余名受傷的瑜伽練習者來尋求治療。而有患者在關節損傷后依舊堅持瑜伽練習,認為這只是學習瑜伽過程中必須經受的代價,慢慢自己就會好。這種不健康的運動觀念困擾了很多人。她告訴記者,據一項研究發現,瑜伽練習者的心腦血管健康狀態并沒有得到改善。而且,練瑜伽也不是減肥的最好辦法。瑜伽雖然在緩解壓力和減輕骨關節炎等方面有一定作用,但它并不能治療骨質疏松。此外,目前瑜伽市場并不規范,教學質量也良莠不齊,給瑜伽練習者帶來更多誤區。瑜伽中有很多突破自己生理極限的反關節動作,并不適合大眾練習。瑜伽的損傷風險超過慢跑、太極拳。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練瑜伽,本身脊柱不健康,柔韌性不好的人,最好不要練。
其實不只是脊柱科醫生,有著近40年經驗的美國瑜伽教練格倫·布萊克,也認為大多數人都應該放棄練習瑜伽,因為這種鍛煉方式很容易讓練習者受傷。布萊克稱,除了學員外,很多身體虛弱或者有問題的瑜伽教練也會在練習時遭受嚴重損傷,這種事故幾乎無法避免。練習瑜伽會活動很多關節,改善器官功能同時強化較弱的身體部位,但并不適于所有人練習。他說:“瑜伽適合身體條件較好的人,將其作為一種健身或者治療手段。雖然存在爭議,但瑜伽真的不能作為一種一般性鍛煉。”
1972年,牛津大學著名神經生理學家里奇·拉塞爾發表文章指出,雖然數量很少,但一些瑜伽姿勢還是會導致練習者出現中風風險,甚至連年輕健康人群也無法幸免。根據他的研究發現,大腦損傷不僅可由直接頭部外傷引起,同時也可由頸部快速移動或者過度拉伸導致,例如反方向猛扭或者確定的瑜伽姿勢。
隨著更多病例的出現,醫療機構對瑜伽安全性的關注度越發提高。根據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進行的調查,練習瑜伽導致的急診病歷在幾年的緩慢增長之后正處于快速增長趨勢。調查顯示,只有少數練習者在受傷后前往醫院接受治療,很多輕傷者往往求助于家庭醫生、脊椎按摩師以及各種治療師。
采訪
實錄四
不練瑜伽的人很傻
受訪專家:趙之心,北京體育大學教授,現任北京市科學健身專家講師團秘書長、國家體育總局體科所越野行走運動首席講師、中國田徑協會健康走跑推廣中心技術總監、中國保健協會骨質疏松與骨關節病研究會理事、北京市腦防辦執行理事、北京市青年聯合會理事、中國國家擊劍隊簽約體能教練、北京市長跑俱樂部副主席、國企聯健康工程運動健康專家組首席專家、北京市亞健康學會理事。
2012年1月11日下午,趙教授剛做完節目,不顧身體的疲憊接受了記者的電話采訪。交流當中,盡管記者提出了相關醫生及學者的反對,但趙教授對瑜伽仍然極力推崇。
一分為二看待瑜伽的利弊
“關于瑜伽的利弊,說法不一。就拿瑜伽和脊椎關系來說,有人認為練習瑜伽有益脊椎,有人認為瑜伽傷害脊椎,可是,在我看來,不能用傷或是養來簡單地評判瑜伽的作用。”趙教授說。
◎瑜伽動作磨損脊椎關節,這一說法理解有誤
對于瑜伽對關節的磨損傷害,趙教授解釋說,日常生活中,人們不管是站立還是坐著、躺著,都是一個前傾的姿勢,而這一姿勢對人體脊椎的影響是明顯的。它是導致脊椎退行性變、骨質增生的罪魁禍首。而瑜伽的反方向用力實際是對這一姿勢的一個糾正。
“若問瑜伽會不會傷害關節?那我也想問,不練瑜伽,保持前傾的姿勢會不會傷害關節?會不會傷害脊椎?”趙教授幽默地問道。
“答案是肯定的。”沒等記者回答,趙教授接著說道,“很多人包括一些所謂專家都憑自己主觀的看法來說,反方向運動要受到一定的運動損傷,其實不練損傷更大。現在人體脊椎退化是顯見的事情,如果不練習,脊椎不可能是好的。你敢說你的脊椎好嗎?你不敢說。所以,我說理解有誤,就是因為大家不明白這個道理,一聽傷害關節就害怕,其實你不練習瑜伽,也在傷害關節、脊椎。”
◎別因為練習瑜伽受傷就因噎廢食
關于瑜伽傷害,趙教授非常有話說。
他說:“練習瑜伽受傷這個是太正常的了,練什么項目都可能受傷的。打籃球、踢足球也受傷,就連姚明也骨折。那你說這是籃球的問題呢還是人的問題呢?所以不可能拿一個什么項目容易受傷而否定它的存在價值。”
趙教授建議,大家練習瑜伽時要接受這些概念,而別被什么“瑜伽傷害”嚇住而因噎廢食。相反,我們應該從心理上放低訓練期望,以鍛煉身體為目的,不一定要做到教練做的動作,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程度就是最佳,而不是一定要達到某種程度才算好。
人人都可以練瑜伽
“瑜伽是一項很好的運動,每一個人都應該練瑜伽。”本來想從趙老師那里打聽一下,哪些人不能練習瑜伽,但是趙教授的一句話讓記者徹徹底底地“失望”了。
◎不練瑜伽的人很傻
趙教授告訴記者,瑜伽基本上適合所有的人練習,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不練瑜伽的人很傻,因為沒有柔韌性的人,他會失去美麗、健康,會感受到日漸僵硬的脊椎給生活帶來的不便。
“有些人說老年人骨質疏松不適合練瑜伽,我倒覺得老年人練瑜伽并沒有什么不好。如果80多歲練習瑜伽,你可想而知他的身體應該有多好,他們身體的柔韌度是相當好的。”
不過,對于老年人練習瑜伽,趙教授想借《快樂養生》告訴老年朋友:別腦門一熱就要練習瑜伽,你得知道從哪些動作開始初步練起。
說到瑜伽和某些疾病的關系,比如心臟疾病患者是否適合做瑜伽,趙老師的觀點是,練習瑜伽對各種慢性疾病基本沒什么傷害,只是需掌握適合的度。因為瑜伽沒有大幅度的運動,更不會像奔跑那樣增加心臟的負荷。
“我也練習瑜伽。”趙教授很自豪地告訴記者,“但我在做某個動作的時候沒有強求自己必須達到某種體位,我會掂量哪個對我有好處哪個對我沒有好處。”
◎不要迷信瑜伽館
因為“瑜伽傷害”的存在,一些專業人士提倡去專業的瑜伽館學習,不主張在家自己學習。對此,趙老師也表達了不同的觀點。
“那些不主張在家練習瑜伽的人,認為瑜伽是一種必須到健身房,必須到某種特定的環境接受正確的鍛煉才會有效的運動,這其實是一種誤導。你看人家印度,有幾個人到特定的瑜伽館去練習呢?那些人只不過是在過多地夸大瑜伽給我們帶來的利益。”
趙老師認為,瑜伽練習追求的是隨和,人人都可以做,只要環境許可都可以做。
◎瑜伽之后多一些力量訓練
雖說瑜伽可以增加機體的柔韌性,但也不是越柔軟越好。
趙老師告訴記者一個做瑜伽的小秘密:做完瑜伽一定要增加一些力量訓練。“瑜伽并不是要拉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其實瑜伽在拉完之后還要把一些韌帶肌肉的力量給練起來,否則的話越拉越軟,越拉越長,肌肉有一天會疲勞會出現問題的。因此練習瑜伽后一定要注意力量的訓練。”
◎某些情況不能練習瑜伽
很多人曾經問,遇到哪些情況不能做瑜伽?這個問題需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來決定,比如身體累了,女性例假了,男性喝酒后都不應該做瑜伽。
【編后】從上面的采訪可以看出,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否適合練瑜伽,普通練習者的境遇各不相同,專業的觀點也是見仁見智。那么,我們該如何抉擇?《快樂養生》認為,瑜伽的確是一個有益于身心的鍛煉修習方法,普通人都可以練習,但練的時候,沒有必要去追求高難度的動作,只要做完瑜伽之后,自己身心都得到放松,精力有所增強就行了。長此以往,瑜伽必將給練習者的身體健康帶來更多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