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四川省出版集團《讀者報》新聞部主任,四川省文化傳媒協會理事,成都市委宣傳部特聘新聞閱評員?,F借調于《成都國稅》月刊工作。
出生于1914年的車輻老先生,如今已滿97歲。年近百歲的他是成都的一塊特色招牌。早在抗戰時期,車輻就是四川的“首席名記”,與巴金、艾蕪、白楊、流沙河等文化藝術界名人關系甚密。著名作家何滿子說:不識車輻,就如同不識成都。“巴蜀鬼才”魏明倫也說:“黃宗江是北京的老活寶,車輻是四川的老活寶”。
車輻好動愛樂,平時輪椅推著外出時,最愛戴一頂藍色貝雷帽,自稱“聯合國藍盔部隊”,脖子上纏一條碎花綢巾,自稱“老來俏”。聲言“有充分信心向百歲挺進”的他,究竟有何養生秘訣?對此,他笑答: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旎蠲恳惶斓娜?,就是會養生的人。
在我與車輻老人的接觸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達觀、幽默、快活的性格。他的語言,常常在幽默中透著機智。堅持寫日記是車輻半個多世紀的愛好,他在這方面的“自我評價”就讓人忍俊不禁:“我從1931年開始寫日記,80年來堅持不斷。論寫作水平,我不好自己給自己打分,但從文字數量上,我不遜于巴爾扎克?!?/p>
前些年,內地人體攝影師張旭龍、姜商波先后來成都舉辦人體藝術攝影展,年至9旬的車輻居然也坐著輪椅來了。他幽默地對旁人說,這個攝影展我肯定會來瞧瞧,不然,這輩子眼睛就太不劃算了,建議老年人都來看看。我問他的觀后感,他露出一副頑皮的神情,笑嘻嘻地說,原先聽人家說,這種攝影“黃”得很,可我來也沒看到什么“黃”,要我說啊,同樣是人體,這里的人體可比澡堂子里的好看得多。
這就是車輻,什么時候都忘不了幽默快活一把!
其實,車老的幽默快活不只是天性,更是他對生活豁達、樂觀的態度。著名文化人流沙河曾經回憶說,當年他和車輻都被打成右派,幾個文化人被弄去拉板板車,沙河先生自覺走了霉運,便只顧埋頭拉車;而車輻則昂首挺胸,一路上不停和人揮手打招呼,那神態,好像不是當右派拉板板車,而是出席一個體面的活動。弄得旁人都說,這個黑幫分子,硬是讓人搞不懂!
車輻愛吃且會吃,他認為會吃是養生的一個重要內容,一味地忌嘴未必好,因為美食既富含老年人所需的營養,還可以讓心情輕松愉悅。自稱“牙口好,胃口好,除了釘子啥都嚼得動”的車老,對美食一概來者不拒,90歲以前的他,“夫妻肺片”要吃雙份,賴湯圓一口一個,輪椅推上街,一路上還要買個蛋卷冰淇淋且行且吃。有幾次看電視睡著了,手里還拿著半邊桃酥,醒來又接著吃。老伴調侃他:我呀,也就是沒他會寫、沒他能吃,除此之外,哪樣都比他強!
車輻自我爆料說,三年困難時期,好久沒吃過肉的他將郭沫若寫給他的三封信“賣”給市文化局,獲報酬200元,讓“餓的惱火”的他得以連著吃了好幾個月的“肉嘎嘎”(四川話,肉的意思)。他戲稱此舉為“出賣郭老”。 90歲那年,車輻中風住院,成都晚報的一位老友去看他,手里提了一些剛買的書。躺在床上的車輻說:“兄弟,你提的啥子好吃的,莫掩著藏著的嘛,分點來吃哦!”一番玩笑話,惹得探望他的眾人都捧腹大笑。
2007年,與車輻相伴60多年的老伴去世,這讓他一度很悲傷,但很快他就解脫出來。他說,老伴給我托了個夢,說不希望我緊跟她的腳后跟去找她,既然這樣,我就繼續快樂地活下去吧。
如今,車輻最喜歡呆的地方就是他的書房,這里是他精神的寄托。只要一進書房,他的精氣神兒就來了。書房墻上,掛著他與著名電影老前輩白楊的合影。他幽默地說,這個美女可是我半個多世紀的紅顏知己啊。此外,書房中眾多老一輩名家的字畫也讓人矚目:老作家肖軍的七律詩,書法家黃苗子的行書長卷,著名作家茅盾的親筆信……
年過九旬的車輻如今依然勤于思考和筆耕:2004年,他撰寫的《錦城舊事》一書出版;2005年撰寫的《川菜雜談》一書問世;2006年,《車輻敘舊》自轉體散文文集出版;2008年又整理出版了《車輻書信札記》。如今車老患了輕微腦梗塞,行動有所不便,耳朵也有些背,但他每天仍堅持讀書、記日記、看電視。他自稱,這些都是他快樂養生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