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課堂·《老老恒言》養生12 說
開欄語:養生課堂開課了。本課堂將從我國古代養生傳世經典的解說入手,加以通俗的解讀,并根據古今生活差異和現代醫學驗證予以適當揚棄和補充,使之容易被當代人所接受。
《老老恒言》為清代養生學家曹庭棟所著。本書從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特點出發,廣泛闡述老年人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養生方法,淺近易行,被奉為“健康之寶”,為老年養生做出了很大貢獻。
少寐乃老年大患?!秲冉洝分^衛氣不得入于陰,常留于陽,則陰氣虛,故目不瞑。載有方藥,罕聞奏效?!渡圩印吩唬哄粍t神棲于目,寐則神棲于心。又曰:神統于心,大抵以清心為切要,然心實最難把捉,必先平居靜養,入寢時,將一切營為計慮,舉念即除,漸除漸少,漸少漸無,自然可得安眠。若終日擾擾,七情火動,輾轉牽懷,欲其一時消釋得乎!
睡眠少是老年人的大問題。《內經》中說,人體是陰陽調和的結果,而衛氣是維持陰陽平衡的重要手段。通常夜晚來臨時,衛氣入陰,體表溫度降低,人開始進入睡眠狀態。但如果衛氣不得入于陰,常留于陽,則陰氣變虛,神不易守靜,不易入眠。
從現代觀點來看,衛氣是指人體的免疫功能。老年人身體素質下降,各器官功能衰退,免疫系統功能亦開始下降,如此,神思易動,不易靜,因此,不易入眠。睡眠是恢復體力,使各系統得到休息的最好方法,如果睡眠不好,則會給健康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如加速器官老化、使身體長期處于疲勞等。
由古至今,老人們尋求各種治療少眠的方法,而醫書上也有些藥方,但卻很少聽到有良好效果。《邵子》說:人在醒著的時候,神采棲息于眼睛,睡眠時,神采則棲息于心。又說,神采統領于心,大多數應以清心為切要。然而,心是最難把握的,一定要先平居靜養,入寢時,也要放下一切心思、顧慮,避免胡思亂想,才可以安然入睡。如果終日被思慮困擾,有喜、樂、悲、哀、怒等情緒牽繞,自然難以入睡。
【養生課堂】
作者說“寤則神棲于目,寐則神棲于心”,要想有一個好的睡眠,睡前一定要保持一顆清凈的心,杜絕思慮,讓大腦漸進休息,具體做法可如下:
保持健康的身體 體內陰陽平衡,衛氣和順,才能保證合理的睡眠。
堅持適宜的鍛煉 鍛煉能提高身體抗病能力,減輕疾病對睡眠的影響。
注意心理調整 老人要提醒自己,拋卻白日的煩惱,在睡前保持一顆平靜的心,以便盡快進入睡眠。
還有很多老人夜晚睡眠不佳是因為總是為兒孫之事操心。其實,兒孫自有兒孫福,老人的這份心雖然可以理解,但實屬多余。不如把自己身體調養好,情緒調整好,自己健康就是對兒孫最大的支持。
(本刊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