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松子抗衰老
多年前,我在報刊上看過一篇文章,說是每日吃松子50克,可以起到美容養顏、軟化血管、抗衰延壽的作用。于是,這些年我堅持每日吃松子50克左右,就當零食吃。如今,我年近6旬,沒發現什么老人常見的血脂血糖等問題,精神健旺。我想,這就是松子帶給我的好處吧!
江西南昌 劉斌健
松子是營養豐富的食用堅果,自古有“果中仙品”、“長生果”之譽。中醫認為,松子性溫,味甘,具有滋潤止咳、養血美膚、滑腸通便等作用。近年研究表明,松子因富含多種對人體健康有益成分,具有較高的防病保健功能。比如:
1.美容養顏。松子中含亞油酸和亞麻油酸,能滋潤皮膚,增加皮膚彈性,延緩皮膚的衰老;所含維生素 E 能減少自由基生成,抑制或減少脂褐質的產生和沉積,并促進激素的分泌;所含的鋅能使色素沉著減退,讓皮膚變得細嫩。這些都有助于潤膚美顏。
2.軟化血管。松子含亞油酸、亞麻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能增強血管彈性,延遲血管脆化,并能維護毛細血管通暢,降低血脂和血黏度,有保護血管、預防血栓形成作用。
3.抗衰老。這主要與松子富含維生素 E 有關,維 E 被譽為“抗衰老維生素”,可以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損害,并使細胞內許多很重要的酶保持正常的功能,能起到抗衰延壽功效。此外,松子中的磷和錳含量豐富,對大腦和神經也有保護作用,加之松子能潤腸通便有助排毒,這些都有助于抗衰老。
提醒:松子適宜中老年體弱、大便干結者食用。其含油脂多,咳嗽痰多、慢性腹瀉、膽道疾病者應慎食。
(點評者:成都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 蒲昭和)
蜂蜜蒸雪梨治咳嗽
小的時候,經常咳嗽,母親就買來正宗蜂蜜,然后把一個雪梨削皮切片,放于瓷碗中,在雪梨上灑上適量蜂蜜,然后大火蒸熟。待稍稍冷卻,即將雪梨和蜂蜜汁一起吃下,連續3天,咳嗽就大有好轉。
重慶酉陽 楊維
咳嗽是感冒、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引起的常見癥狀,其中以感冒咳嗽最為多見。外感咳嗽屬炎癥性疾病,患者除有咳嗽外,常伴有咽干、喉痛、痰多等癥狀。
“冰糖蒸梨”是民間常用的止咳食療單方。若把冰糖換成蜂蜜,效果更不錯。蜂蜜性平味甘,入脾、肺、大腸經,主要有補肺潤燥、消炎止咳功效。藥理研究表明,蜂蜜成分具有殺菌、鎮靜作用,有助于緩解咳嗽癥狀。我國民間不少止咳單驗方中,都少不了蜂蜜。雪梨味甘微酸,能潤肺清熱、生津止渴。蜂蜜蒸梨食用,可增強潤肺、止咳效果。上方尤其適合肺熱久咳(或咳黃痰),伴有咽干聲嘶、熱結便秘等表現的患者服用,其效也佳。另外,對感冒引起肺燥咳嗽、干咳無痰、唇干咽干等證,服用本品也有較好止咳化痰效果。但咳嗽病人脾胃虛寒,或畏冷食的,應慎食本品。
(點評者:成都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 蒲昭和)
無花果粥治痔瘡
無花果果實皮薄無核,肉質松軟,風味甘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痔瘡犯的時候,我就取無花果30克,大米50克。先用大米熬粥,至粥沸后放入無花果,食用時加適量蜂蜜即可。
河北滄州 李貴
無花果治痔瘡,已有悠久歷史,《本草綱目》中就有無花果“治五痔”的記載。無花果為桑科植物無花果的成熟花托,有清熱解毒、補脾健胃、潤肺及潤腸通便之功效。能止腸炎、瀉痢,利咽喉,治痔瘡。
一般用鮮無花果10個,水煎洗患處,可治外痔。內服治痔瘡的常用方法有兩個——
1.取成熟無花果4~6個,洗凈、去皮后放入鍋內,加冰糖20克,水1000毫升。水煮開后,再用文火煮15分鐘即可服用。連服7~10天為一個療程,每年堅持1~2個療程。
2.取無花果10多個與豬大腸一段,共煮熟而食,能治痔瘡、脫肛和大便秘結等。
(點評者:江蘇無錫市人民醫院主任藥師 陸宗基)
檸檬養顏護膚祛斑
洗發時,在護發油內滴入幾滴檸檬汁,裹住頭發,20~30分鐘后用溫水沖洗干凈。擦臉的時候,將1茶匙蜂蜜加熱,加入同量檸檬汁,調勻后均勻地涂于面部,半小時后用清水洗凈,可使皮膚白凈。妻子每周做兩次,皮膚發質保養得很好。此外,晚上用棉簽浸上檸檬汁涂在色素斑上,然后搽上護膚霜,有祛斑功效。
江蘇鹽城 趙健
檸檬含豐富的維生素 C和多種果酸,被譽為“維生素 C的倉庫”。維生素 C可抑制皮膚內酪氨酸酶的活性,有效減少黑色素的形成,護膚、祛斑,從而使皮膚白嫩,黑斑消退。每周3~4次,確有護膚、祛斑、美容、養顏之效。
用檸檬做成的檸檬面膜——由檸檬汁、檸檬精油和上等玫瑰花、芍藥花、含笑花、千日紅花等花中精華,配以透明質酸特效保濕美白因子,另加霍霍巴油精制而成,則能護膚養顏,收縮毛孔,淡化色斑,鎖住水分(保溫),并滋養盈潤肌膚,能有效清除污垢,并防止細菌滋生;長期使用能提高肌膚保濕能力,增強肌膚彈性。
提醒:面部皮膚有外傷者不宜使用;皮膚易過敏者者慎用。
(點評者:江蘇無錫市人民醫院主任藥師 陸宗基)
蒿菜治消化不良
一次出遠門旅游爬山,見漫山遍野長著一種野菜,不知其名,拾之可聞一股特殊的香氣,于是問同行朋友(其人是土家族),他說這叫蒿菜,是可以吃的,土家族在農歷的三月初三用這個蒿菜與飯、臘肉、豆腐做成一種特別的食物——社飯,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可以治消化不良、便秘等。
河南商丘 馬超峰
此處蒿菜即是茼蒿,為菊科動物茼蒿的莖葉,別名:蓬蒿菜、同蒿菜、菊花菜。
中醫認為茼蒿味辛、甘,性涼,歸肝、胃、膀胱經,能清熱平肝,健胃下氣,利小便。可治胃腸熱結、消化不良等癥。
提醒:茼蒿中芽香莖油遇熱易揮發,將削弱茼蒿的健胃、消食作用,故烹調時應留意。應先在熱水中焯一下,再行涼拌;切忌長時間熱炒;最好與肉、蛋等葷菜共炒,可提高其維生素A原和芽香莖油的利用率。
(點評者:江蘇無錫市人民醫院主任藥師 陸宗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