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傳統的養生防病理論中,歷來非常重視腰部的保健和鍛煉,素有“腰為腎之府”的說法。腰部通過鍛煉,能松動如彈簧、靈活如柳條、通暢如江河,如此腎的功能就會增強,人的精力就會旺盛。
鍛煉腰部,可采用下面兩個方法——
◎上下蹲起
上下蹲起法(亦稱面壁蹲墻法)是一項全身性的均勻運動,也是保持良好身心狀態的便捷之法。
基本動作:面壁而立,兩腳并攏,全身站直、放松,腳尖頂墻根,兩肩前扣,含胸收腹。下蹲時頭不可后仰、不可傾斜,全身放松,腰向后突,徹底蹲下后再緩緩上起。上起時,將脊柱逐節抻起、拉直。每次下蹲以30個為1組,每天至少要蹲1組以上。
提醒:一開始,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確定身體的姿勢和兩腳的距離。如年紀大或行動不便,可以兩腳尖離開墻根,兩腳分開,以降低難度。甚至還可扶住床架,拉住門把手等支撐物往下蹲。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鍛煉后,隨著脊柱、腰部松動程度提高,就能順利下蹲、上起,此時就可以按照要求去做了。
◎直腿坐
直腿坐主要目的是打開命門之竅,進而幫助我們盡快松腰。
基本姿勢:坐在硬板床上(鋪一層褥子或蓋一層薄被),兩眼微閉,兩腿伸直,兩腳并攏,腳尖內翹(兩腳豎起來),身體要直著,軀干和大腿之間的角度應小于90°。腰要向后放松。
提醒:直腿坐的過程中,始終都要注意一個穴位——腰俞(在骶骨裂孔處即骶椎和尾椎交界處),那里是腰的氣血流注的地方。在身體彎曲的時候,一吸氣,腰要向后放松后凸;一呼氣放松之后,再注意骨盆中的股骨頭、髂骨向外張,骶骨往后凸。還要注意胯關節,即腿部肌肉作內旋或外旋用力,然后放松,體會哪塊肌肉在動。
另外,要注意大腿股四頭肌使勁往回一縮再一放松,腳尖還可以配合著一蹺一點。經常這樣做,一方面加強會陰收縮向腰部集中的力量;另一方面還能幫助大腿根部的肌肉群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