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的角度上講,無論是過胖還是過瘦都是“脾”出了問題。因為脾主運化,其功能基本上可以對應西醫上的消化系統。雖然春天到了,胃口大開,但僅僅是食欲旺盛,并不是脾胃的消化功能提高,如果吃得過多,肥胖也會自動找上門來。
胖瘦主看脾胃吸收功能
要知道,春季減肥的核心就是健脾。有些人不明白脾的作用,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很快就明白了。有些較瘦的人很能吃,而且碳酸飲料、洋快餐、各種甜點從來都是“來者不拒”,但是體重依然不會往上走;反而有一些胖人,天天“節衣縮食”也不見體重有所減輕。究其原因,可以歸結到脾上面來,瘦人脾功能“強勁”,大魚大肉山珍海味都能夠消化,好的東西留在身體里,多余的或者不好的東西統統排出體外。胖人則反之,嘴壯貪吃,即使脾的功能正常,對于多吃的那部分不能被分辨到底是好還是不好,所以就統統留在體內;如果脾功能虛弱,即使節食,脾同樣會把沒用的東西當成好東西,留在體內,造成體重增加。
所以,春季既要滿足機體經過一個冬季的消耗后對營養的需要,又要減輕體重。這兩個看似矛盾的問題,通過改善脾的功能就可以達到和諧統一。
3種脾虛表現
“脾虛”這個在生活中并不陌生的詞語,在我們身體上究竟有哪些表現呢?下面給大家羅列脾虛的幾種現象,可以自己“對號入座”。
1.大便溏瀉,不成形,或者大便后用水沖的時候,很容易在便器上留下痕跡不易沖走,這就是脾虛、體內濕氣過重的典型表現,這類人群可以稱之為痰濕體質。
2.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氣懶言,不愛說話,沒有精神。最集中的表現就是在起床上面,是典型的起床“特困戶”,就算起床也仍然沒有精神,需要一大段時間來調整才能進入工作或者學習狀態。
3.經常腹部隱痛,尤其怕吃涼的東西或者肚子怕受涼,一旦受涼腹瀉加重或者排氣增多。照鏡子伸出舌頭,發現舌苔比較薄,顏色是淡白色比較光滑;舌頭與牙齒挨得太緊時,舌頭上會有牙齒的印記,而且不易恢復,這個現象在中醫上叫胖大舌,也是脾虛的典型表現。
健脾才能減肥
一旦發現自己有以上的脾虛現象,那么該如何健脾才能達到減肥的效果呢?
1.多甜少酸。中醫認為,五味入五臟,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咸味入腎等,春天多吃酸味食物,會加強肝的功能,使本來就偏亢的肝氣更旺,這樣就能傷害脾胃之氣。因此,在春季人們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以防肝氣過于旺盛。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補益脾氣,故可多吃一點,如大棗、山藥、鍋巴等。這里說的鍋巴,是非油炸食品,真正的鍋巴是不用油的。如果沒有鍋巴,可以把饅頭切片放在火上烤一下代替食用,因為“焦香入脾”,也可以達到健脾的效果。
2.紅豆薏米粥。紅豆薏米不僅健脾又能利濕,對于那些胖頭腫臉的人來說最適合不過了。其制作方法也很簡單,即抓一把薏米和一把紅豆洗凈放在鍋里,倒入適量的水。如果是陳米,就要在水中泡5分鐘后再開火煮;如果是新米,基本上加入水即可開火煮。也可以把它們添加到米飯當中做成雜豆飯。
3.健身快走。加強體育鍛煉,尤其是快走,不僅迎合春天生發的特點,舒展筋骨,而且還有健脾的作用。因為脾主四肢,一個人肌肉豐滿,其脾胃功能自然也不錯。如果想通過活動四肢起到健脾、減肥的作用,可以買一個計步器,每天至少要走10000步,而且頻率要快,不能像散步逛街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