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時節,天氣依然十分寒冷。有些人怕冷,將自己捂得嚴嚴實實的。但也有人自恃身體健康,或是為了鍛煉自己的耐寒能力,或是為了“風度”不要“溫度”,在穿著上就有些隨意。其實,從養生保健的角度來講,早春仍然需要“捂”,做好防寒保暖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就會疾病叢生。
寒冷的天氣下,尤其要做好7個部位的保護措施——
頭部:戴帽子保暖
頭作為人體“諸陽之匯”,是全身陽氣最旺盛的部位之一。這個地方如果受寒,體內陽氣會散失大部。當頭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會收縮,頭部肌肉會緊張,易引起頭痛、感冒,甚至會造成胃腸不適等。但是要注意頭部也不宜過熱,因為額頭上滲出汗水也很容易受風寒。心腦血管病人、四肢不溫的人、易感風寒的人,尤其要在這方面提高警惕。
因此,建議在外出的時候最好是戴上帽子。洗頭時要用比平時熱一點的水清洗,盡量不要洗太久,要在水溫仍熱的情況下洗完。在天冷的時候,早晨起床就洗頭是不可取的,若是頭發沒有干就外出,頭部的毛孔開放著,很容易受到風寒。
腹部:忌穿露臍裝
從養生的角度來看,肚臍是萬萬不能在天氣轉涼時受寒的。因為肚臍皮下沒有脂肪,緊鄰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所以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容易被寒邪侵襲。肚臍一旦受涼,腹痛腹瀉在所難免;若長期受涼,泌尿系統疾病也容易找上門來。
因此,在早春時節,不要為了追求性感而冒風險,穿露臍裝。穿露臍裝這可是要用自己的身體健康做代價的,日后麻煩是很大的。
后背:穿背心、曬太陽
寒冷的刺激可通過背部的穴位影響局部肌肉或傳入內臟,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涼還可通過頸椎、腰椎影響上下肢肌肉及關節、內臟,促發各種不適。因此,年老多病、體弱者可穿一個厚實的背心加以保護后背。出太陽的時候,要主動出外曬曬太陽。
肩背部是身體采集自然界陽氣的主要部位,主管、運輸人體陽氣最重要的七條經脈都在肩背部匯合,經常曬后背,可以獲得更多的陽氣。特別是大椎穴(低頭時,后頸部最突出的骨頭下方就是)。可以穿比較薄的衣服來曬太陽,身體會把吸收到的陽氣以最快的速度運送到全身。
膝關節:短裙飄飄要不得
老年人患老寒腿的可能性相對較大,但這種病并非與年輕人無關。尤其一些年輕女性,此時急于短裙飄飄,雖美麗卻“凍”人,老寒腿就會主動找上門來。一到陰雨低溫,很多年輕女孩子就會去醫院看骨科門診。她們共同的癥狀是:腿部酸麻脹痛而且還有沉重感。這其實就是老寒腿的前兆。所以在此提醒那些愛美卻忽視健康的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保暖和適當的鍛煉,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的美麗,讓老寒腿鉆了空子。
腳:不穿襪子使不得
腳是人體各部位中離心臟最遠的地方,血液流經的路程最長,而腳部又匯集了全身的經脈。如果腳部受涼,就會全身寒冷,機體抵抗力就會下降,疾病就可能乘虛而入。一旦腳部受寒后,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內的毛細血管收縮,纖毛擺動減慢,抵抗力下降。后果是病毒、細菌乘虛而入,大量繁殖,從而引發感冒、氣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疾病。
因此,早春仍然要穿一些保暖的鞋。女性朋友們更應該穿得稍微厚一點,選擇寬松、舒適、吸汗的鞋襪。尤其是早晨晚上在小區散步時,不可以像平時那樣穿一雙舒適的拖鞋了事。如果在室外淋了雨,務必在回家之后用熱水泡泡腳。總之,要避免腳部受寒。
腰部:喜暖怕寒最敏感
中醫認為,腰乃腎之府,腎是人體先天之本,喜暖怕寒,是人體重要的健康敏感區。老年人中比較高發的寒濕性腰痛,主要就是因腰部受風寒侵襲引起,在陰雨天會加重。而對女性而言,由于處于帶脈區,腰部受寒引起的氣滯血淤,會影響卵巢等生殖系統的機能,因此更需要注重腰部保暖。
頸部:保護咽喉減少感冒
辦公室一族得頸椎病的不在少數,長時間保持低頭或固定姿勢工作,使頸椎長時間處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體位,頸后部肌肉韌帶組織長期僵持,會引起慢性勞損。脖子本身就很嬌貴,再加上有慢性勞損的底子,一旦受寒,便可能引發血管收縮和頸部肌肉痙攣、神經水腫,誘發頸椎病或讓原有的頸椎病雪上加霜。
讓脖子不受寒,最簡單的就是戴條圍巾或者穿高領衫等,保護好脖頸不露在外面,以免寒氣入侵。此外,還可以做做擴胸仰頭伸筋骨的動作。即雙手交叉,放在頸部后面,同時擴胸,頭向后仰,手臂向前用力,使得脖頸與手臂形成“抵抗”之勢,這樣可以鍛煉頭頸部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