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的中國追功逐利,沒有耐心品嘗深度,虛榮,虛假,造假術彌漫,魚龍混雜,表面的繁榮,真正的有思想的人根本不屑于再來面上混,怎么有可能有好的沙龍呢。”
P=Phoenix Lifestyle
P:您怎么看待圈子文化?
趙波:我覺得還是因為職業、愛好、居住地、消費階層等各方面的原因順理成章形成的定時見面的小團體。我在微信的圈子里被朋友拉著被加入了其中幾個不去聚會也能參加的,有海歸富婆們經常交流美食心得,經常發各種聚會圖片,很是熱火朝天。
P:就您所見,中國的圈子文化目前格局如何?
趙波:還是格局小,不管是洋會所形式還是別的民間飯局、旅游、豪車俱樂部團體,在中國都會存在虎頭蛇尾的過程,開始得很熱烈,漸漸因為利益或者別的關系,拉幫結派,成員中親疏有別,活動的參與力和凝聚力漸衰,缺乏長久持續的規劃。也沒有更多的提升空間。
P:沙龍這種貴婦人會客廳式圈子文化,在中國自林徽因之后已經沒有什么“大牌”的了,您覺得是為什么呢?
趙波:現在楊瀾不是也在做會所嗎?差不多就是想靠她的知名度打造會客廳圈子文化吧??上У氖撬救爽F在毀譽參半,形象從國籍到定位都不是太清晰。林徽因的時代,還比較單純,知識精英階層確實存在,還有很多理想之光。而且那個年代沒有現在這樣透明,沒有電視、網絡和微博,但卻給當時的圈子文化制造了一種誘惑人的神秘感?,F在所有的面上的人,人們熟知他的緋聞和八卦,背景和起家歷史,已經很沒有意思了。知名度再高也減了大半個傳奇的故事性。
P:有人說中國人之所以沒有沙龍,是因為中國的老公不答應,您怎么看?
趙波:當代的中國追功逐利,沒有耐心品嘗深度,虛榮、虛假、造假術彌漫,魚龍混雜,表面的繁榮,真正的有思想的人根本不屑于再來面上混,怎么有可能有好的沙龍呢。就是聚眾聽音樂抽兩口煙也會發展成打擊毒品的不合法組織,所以,在家呆著就好,可以看自己想要看的書。
P:您本身會經常接觸哪一些圈子?
趙波:我已經離開各種圈子了,因為也不在北京、上海居住了,在這兩個地方各生活了十年以后,我已經對文學圈、美術圈、音樂圈、攝影圈等等有了大概了解,不用和他們在一起,但是會有各個領域的好朋友把近況讓我知道。我現在居住在南京,仍然在做著和文化有關的事情,但是我們可以很久不見面,只通過電話和網絡來聯系。
P:人說圈子就是圈套,您認同這種說法么?
趙波:有些商業目的的圈子是有圈套,像老鼠會的形式,用抬頭和故事來包裝吸引人入套,然后發展成下線的關系,給一個投資計劃或者名堂集體出錢,里面有很多欺騙性。
P:拋開環境因素不談,您覺得怎么樣的圈子才算一個值得進入的圈子?
趙波:順其自然,不要硬湊圈子。踏實地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妄想有什么一步登天。要在比較長的時間里,用人心去認識人心,有自己的立場判斷,有自己的人格魅力,然后你自然會影響周圍的人,然后召喚到更多品性相近的人走到一起。
P:什么才是一個圈子的靈魂?會是某個人么?
趙波:一個人的力量肯定還不足以支撐一個圈子的文化,長久的開展下去,需要真正的核心力。我在廈門的時候看到當地的游艇會活動開展得很有聲有色,因為他們都是有錢有閑階層,又是大多屬于比較低調的富豪,他們有能力和耐心安靜的躲在一個海邊,去經營他們自己的一個空間,這是需要很多外力條件支撐的。
P:您對自己的冀望是怎樣呢?
趙波:特立獨行的人都會遠離人群,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不需要和太多的人來往,有幾個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住在一個區域,偶爾過點集體生活,老了的時候同在一個有山有水的風景之處,共話當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