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白領在外就餐,隨意點個炒飯,都會攝入過多的鹽分。根據調查,目前都市白領每日平均鹽分攝取量超標一倍,情況嚴重。而體內鹽分超標,短期內會引致水腫,長期食用高鹽食物,容易導致肥胖,以及增加患上慢性疾病風險。因此,盡快進入“低鹽飲食”生活模式,即可降低患心血管及關節退化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高鹽的危害!
1 導致身體水腫
身體內的鈉超標會加重腎臟的負荷,因為要調配更多水分,以應付身體所需,漸而形成身體出現水腫。長期而言,吸收過多鹽分會令血液內的鈉上升,增加患慢性血管疾病,例如患高血壓及中風等風險。
2 提高流感發病率
高濃度鈉鹽具有強烈的滲透作用,這種滲透作用不僅能殺死細菌或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同樣也可影響人體細胞的防御功能。攝入食鹽過多,一方面可使唾液分泌減少、口腔內存在的溶菌酶也相應減少,以致病毒在上呼吸道黏膜“落腳”更安全了;另一方面因為鈉鹽的滲透、上皮細胞被抑制、大大減弱或喪失了包括分泌干擾素在內的抗病能力,流感病毒的神經氨酸酶對細胞表面黏液多糖類發生作用而侵入細胞內,使咽喉黏膜失去屏障作用,其他病毒、細菌亦會“趁虛而入”,往往會同時并發咽喉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炎癥。
低鹽飲食的生活,可以少低患上慢性疾病的機會。
戒掉高鹽飲食習慣,改為清淡的飲食,能夠瘦身減磅,亦可減輕膝關節負擔。
降鹽三招
許多白領喜愛的食物,例如雪菜肉絲炆米、福建炒飯、咸魚雞粒炒飯、牛腩飯等,其鹽分含量都偏高,每份鹽分含量約5.44克至8.13克(詳見下表),已經超逾每人每日所需鹽分的標準。目前都市白領,平均每日攝取鹽分達十克,遠遠超出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標準,每日不多于五克的建議攝取量。因此日常在家烹飪時,也要注意調味料與罐頭帶來的過多鹽分。
第一招
選新鮮低鹽食物
對于經常在外就餐的白領來說,在選擇食物方面,建議盡量選取新鮮食材,快餐店提供的食物,大部分是高鹽。為了避免高鹽食品,最好盡量不點選芝士焗豬扒飯,改吃洋蔥豬扒飯;不吃豉汁蒸烏頭,改吃檸汁蒸烏頭等。并且要避免食高鹽分的菜汁,最好將汁及飯分開食用,避免米飯沾上過多高鹽汁料。
第二招
選用天然的調味料
一茶匙雞粉約含800毫克的鈉,等同三分之一茶匙的鹽,但往往主婦烹調時,會加多幾匙雞粉,導致菜的鹽分過高。反之,用天然的調味料,例如新鮮的青椒、西芹及洋蔥等一起烹煮。或者蔥、姜、蒜等經食用油爆香后所產生的油香味,來增加食物的可口性,可烹制蔥油雞類菜肴。更可利用酸味減少鹽用量:在烹調時,使用白醋、檸檬、蘋果、柚子、橘子等各種酸味食物增加菜肴的味道,如在煎烤食物上加點檸檬汁。醋可減低對鹽的需要,如在吃水餃時,只蘸醋而不加醬油,同樣美味。
第三招
嚴選低鈉罐頭
許多罐頭食品由于經過加工及防腐等,鹽分含量特別高。自食物標簽實行后,坊間有部分生產商有推出低鈉(低鹽)產品。低鈉食物指每100克食物含不多于120毫克鈉。
食材選擇
肉醬意粉鮮 / 茄肉粒意粉
沙嗲牛肉公仔面 / 鮮茄牛肉通心粉
芝士焗豬扒飯洋蔥 / 香茅豬扒飯
金銀蛋炒時菜 / 上湯香菇浸時蔬
豉汁蒸烏頭 / 檸汁蒸烏頭
常見食品鹽分含量
低鹽 小知識
A:每日鹽分攝取標準
根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指引,成人每日所攝取的鈉不能超過2,300毫克(即約五克食鹽)。但目前都市白領的每日平均鹽分攝取量達十克,超標一倍。
B:低鹽食物標簽
食物標簽法規定預先加工食物要標示食物成分。目前坊間有部分生產商會標榜食品低鈉。其實低鈉食物的定義,是指每100克食物含不多于120毫克鈉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