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藥品監管是一種技術性工作,餐飲食品烹調、制作容易,但是要從中取得合乎科學、法律要求的證據,卻需要經過技術檢測、法律取證才可以依法處理。因此,多數情況下,對食品藥品違法的情況,從開展調查至落實處罰往往需要幾十天。
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具備了越來越多的技術設備,尤其是快速檢測成為監管的有力工具。餐具、飲具不符合衛生要求要予以處理,但需要經過同樣的法律流程,因繁瑣而降低了行政監管效率。
為此,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于2006年實施了《食品衛生監督行政處罰簡易程序若干規定(試行)》,2010年實施了藥品的簡易程序。在此基礎上,2012年5月制定印發了《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監督行政處罰簡易程序若干規定》(簡稱《規定》),統一對食品、藥品的簡單違法行為進行快速處理,以起到現場懲戒、立即要求企業整改的效果。
這個“簡易程序”的修訂可并不簡單,它經過了調研統計和多方討論,還設置了不少限制條件,以防執法不公。
科學調查統計,提升工作效率
根據2011年調研統計,在“簡易程序”出臺前后,適用簡易程序查處的食品案件數量顯著增加:“餐具、飲具不符合衛生要求”的案件從2005年的11件,上升至2007年79件、2008年74件;“違反健康管理”的案件從2005年264件,上升至2007年425件、2008年383件。可見,簡易處罰在上海市已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實際應用。一線的監督人員普遍表示,對一般性食品藥品違法的情況,先對企業警告,如不聽勸告就可開罰單,既方便了執法,增強了威懾力,也免去了企業老板屢屢被招來做筆錄、簽字畫押的麻煩。
強調收集證據,允許拍照攝像
《規定》雖然簡化了處理程序,但違法事實一定要有充分的證據加以證明。因此,對執法人員的要求提高了,執法人員要現場了解當事人的違法事實,合法、全面地收集證據,現場檢查筆錄是必須當場制作完成的一項證據。此外,必要時采取照相、攝像等方法收集證據。當然,技術檢測結果也是食品藥品監管的主要證據之一。
控制適用范圍,防止執法不公
《規定》充分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嚴格規范行政處罰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限制執法人員的自由裁量權,避免濫用簡易程序的情況發生。只有對公民處以50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1 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行政處罰,才能適用簡易程序。所以,亂開天價罰單,既不嚴肅也不合理;隨意從輕處罰,同樣不允許。
《規定》對分別從食品餐飲、攤販、藥品生產經營、醫械生產經營等方面,對何種違法屬于一般違法做出了規定。其中,食品餐飲行業有八種輕度違法,包括:沒按規定做好食品采購記錄查驗、申請許可時的經營條件發生變化(如店面面積形狀有更改,30張椅子變成了50張)、餐具沒洗干凈、倉庫儲存條件差、沒有落實禁煙的有關規定、沒有完全落實食品從業人員健康管理規定等日常管理中一些疏忽的情況。
可見,簡易處罰、輕度處罰的,是未造成嚴重后果、企業并不是故意的違法情況。如果是餐具沒洗干凈,導致消費者食物中毒,那就不能簡易處罰,而要查封處理了。
實行罰繳分離,如同交警罰單
《規定》根據相關行政法規采取了罰繳分離的模式。檢查人員當場開出罰單后,由當事人自行“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并不當場收繳罰款。當事人如果不交罰款,就像交通違法罰單一樣,會累積在記錄中,對當事人的誠信記錄將有很大損害。
總之,食品藥品安全需要時時刻刻注意,切實加強自身規范管理,一時疏忽尚可原諒,但要根據監管部門要求認真改正。如果故意對抗執法,可是誠信問題,那比食品違法問題更嚴重,企業切不可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