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世界上最長壽的是哪一個國家嗎?
告訴你,它既不是人均GDP最多的歐洲小國盧森堡(113533美元,2011年,下同)、阿拉伯半島上的小島國卡塔爾(98329美元);也不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美國(GDP總量居世界第一,人均GDP也達到48387美元);更不是浪漫國度法蘭西(人均GDP44008美元)……
而是與我們一衣帶水的東邊近鄰日本。
多年來,日本的平均預期壽命一直位居世界各國前列。2011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報告稱,日本女性平均壽命為83歲,男性為80歲,仍是世界第一長壽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布的2011年人類發展報告,其中的人均壽命排在最前面的也是日本,其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3,4歲[順便要提到的是,中國的人均預期壽命為73.5歲,排名第8位]。
對日本人均預期壽命之高,我們除了表示驚訝和欽佩之外,筆者以為,也應該學學日本在保護人民健康方面所做的工作與努力,認真應對老齡化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本文即是日本應對老齡化之做法與成效的一個簡單介紹。
應對老齡化的日本立法
日本是在1996年進入了老齡社會的。但在這之前大約40年前,日本就開始通過立法來解決養老問題了。1959年,日本頒布《國民年金法》,采取國家、行業、個人共同分擔的辦法,強制20歲到60歲的日本人都參加國民年金體系。1963年,日本政府推出了倡導保障老年人整體生活利益的《老人福利法》,推行社會化養老。1982年又出臺了全面推廣老人保健設施的《老人保健法》,使日本老人福利政策的重心開始轉移到居家養老、看護的方向。這三項法律恰似三根支柱,支撐起日本的老年人福利保障體系。
為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日本建立了養老金保險制度。養老金保險制度由國民年金、厚生年金和共濟年金等組成。國民年金是日本養老金制度的基礎,在日本擁有居住權的20歲以上60歲以下的所有居民都必須加入。個體經營者、無業人員等每月需交付1.33萬日元,企業職工和公務員則分別加入包含國民年金在內的厚生年金和共濟年金,繳納金額為收入的17.5%,由職工和雇主各負擔一半。這種“全民皆年金”的強制性保險措施,使所有連續25年以上參加保險的日本人,都能在65歲后領取養老年金,使他們的基本生活水平得到保障。
隨著老齡人口的增加,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越來越多。為解決這一問題,日本政府從2000年4月開始實施《看護保險制度》。這個制度規定,市町村及特別區、國家、都道府縣和醫療保險機構等為保險人,(40歲以上的人為被保險人),被保險人為了今后得到看護服務,須要繳納一定的保險費。需要得到看護時,可以提出申請,經看護認定審查會確認后,即可享受看護保險制度所提供的不同等級的看護服務。被保險人只需承擔看護保險費用的10%,其余部分由看護保險負擔。
十年黃金計劃
80年代后期以來,日本老齡化的速度超出了人們的預想,臥床不起需要照顧的老人劇增,而出生率卻一降再降。勞動力的不足使更多的婦女走向社會,從而使家庭的扶育功能進一步降低。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政府認識到有必要“確立綜合的家庭對策”。1989年12月,日本厚生省制定了《推進老齡者保健福利十年戰略》,即所謂的“黃金計劃”。日本政府認識到,三世同堂的減少和家庭照顧、看護功能的弱化,有必要提出建立一種“無論是誰,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放心地、方便地享受切實而良好的服務”的社會服務體系。應該說,《十年戰略》的制定標志著日本的社會保障、社會福利政策又一次出現轉變。從某種程度上說它確定了日本社會保障、社會福利今后發展的方向。
《十年戰略》有如下幾個特點:第一,對家庭功能做了重新估計和認識,提出了既要“重視需要照顧者的生活質量”,又要“轉變對家庭照顧、看護(功能)認識”的課題。它對以同居形式贍養老人的家庭做出了積極的評價,認為這種方式在保證被瞻養者的生活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指出,這種方式要“建立在良好的人際關系之上,如果照顧一方的家人感到是一種負擔,而被照顧一方經常感到不便和不滿,那么這種家庭贍養對雙方都是不幸的”。因此,提出要從“沒有(社會性)上門服務情況下勉強進行的家庭贍養”向“適當活用(社會性)上門服務的家庭贍養”轉變。針對與日俱增的獨居老人和老年夫婦家庭的照顧、贍養問題,提出了增加家庭服務員,強化上門服務,通過充實保健、醫療、福利服務,“使臥床不起老人為零”的方針。第二,明確了實施福利服務的主體。規定由市盯村一元化負責實施上門服務和提供福利設施服務。因為市盯村貼近居民生活,了解實際情況,由市盯村具體實施福利服務,一者可以急人之所急,二者有利于社區福利的形成與發展。第三,《十年戰略》總經費的1/3為民間投資。雖然《十年戰略》中沒有直接言及以市場為基礎的民間福利服務,但1989年版《厚生白皮書》中則有一章專門論述民間服務健全發展的問題,說“日本試圖走一條國家與民間相結合,政府與社區相結合,社區與家庭、個人相結合的道路”。
老年健康保險制度
1961年,日本全國實施健康保險制度,目標為“人人享有健康保險”。現行的健康保險,有政府管理的,也有社會管理的,有海員保險,互助協會保險和全民健康保險等各類保險。參加保險的在職人員可報銷90%的醫療費用,退休后的老年人多數參加全民健康保險,僅能報銷70%,其余30%由老人或其家庭支付。事實上老年人常因體弱多病、健康水平下降、收入減少,加上醫療費用高昂而不堪負擔,更需醫療保險。隨著日本人口的高速老齡化,這方面的矛盾顯得更為突出。為此,日本于1983年制定了老年保健法,規定所有70歲以上的老年人以及70歲以下長期臥床或收入低于貧困線的老年人可享受醫療補助(大體上能達到享受9%醫藥費報銷的水平)。
目前日本老年人自付的醫療費用,門診病人每月為800日元(約6美元),住院病人每日400日元(約3美元),收入低者酌減。除此小部分醫療費自付外,大部分醫療費用(70%)由保險單位支付,30%由政府支付(中央政府負擔20%,都政府負擔5%,市/盯/村政府負擔5%)。老年人就診治療時需出示保險卡、保健手冊,并交納自己應付的部分費用。據1991年的修整提案,政府負擔的老年護理費用的比例將從30%提高到50%,而個人支付的門診費亦將提高到每月1000日元,住院醫療費每日為800日元。日本老年醫療保健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互濟”和自我保障,以現行保險制度為基礎,力求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醫療保健服務,包括疾病的預防、治療、護理、康復和公共衛生。依據老年衛生保健法,各級政府應制定為老年人口提供各項保健服務的全面計劃。
醫療保健服務
保健服務內容是:提供保健手冊、健康教育、健康咨詢、健康檢查、康復訓練和家訪衛生指導等。40歲以上的公民每年體檢一次,經濟困難者可免費,先作常規檢查,必要時再做較全面的檢查以進一步確診可疑疾病,全面檢查收費視病人收入水平而定。
1988年,日本開始建立專門的老年機構,主要收治腦卒中或外傷后病情穩定需要康復治療和護理的老年病人。至1990年3月,已建立此類機構200所,住院治療費為每月21萬日元(約1500美元),由市政府支付,伙食等日常生活費則由老年人自己負擔,每月約為5萬日元(約360美元)。由于人口高速老齡化,日本用于老年人口的醫療費用開支將大幅度增長。據統計,1980年為0.4萬億日元,為全國人口醫療費用4萬億日元的1/10,至1988年老年人口的醫療費用已增至5萬億日元,1990年估算為6萬億日元,2000年為16萬億日元,2010年則將增至36萬億日元,可謂搖扶直上,即使是堪稱首富的日本也需要認真對待,更需要強調以預防為主的初級衛生保健。
養老金制度
日本自1961年起實行公共養老金制度,目標為“人人享有養老金。現行的養老金制度有“全民養老金”、“福利養老保險”和“互助協會養老金”等類型。
20歲以上的公民均須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即“全民養老保險”,每月交納養老保險費8800日元(約65美元),交納10年以上者日后可領取平均每月養老金5萬日元(約360美元)。福利養老保險所提供的養老金每月為13萬2千日元(約950美元),一般雇員均參加此項養老保險,而政府機關公職人員則參加“互助協會養老”,所享受的養老金較前者要高出許多。此外尚有一種過渡性的非投保性養老金,它是投保養老金計劃的一種補充,由國家財政部撥款提供。70歲以上老年人,年收入低于151萬7千日元(約1100美元)又不享受其他形式養老金者可領取此項養老金。到1988年3月,領此養老金的老年人達180萬人,占7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20%,每月養老金29900日元(約合220美元)。再則,日本家庭收入凡低于貧困線者尚可申請國家救濟,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據1989年統計,申請救濟的家庭戶總數為65.5萬,其中老人家庭戶約占36%;領取救濟金的總人數為11萬(即每1000人中有8.9人領取救濟金),其中老年人為40萬,占領取救濟金總人數的34%。
應對老齡化取得初步成效
日本是世界上老齡化最快的國家之一,可也是老人生活最方便的國家之一。從老人街、老人飯店、老人咖啡館、老人菜場,到高齡者住宅區、老人城市,日本老人的各種需要,在為老人們專設的地方都得到了很大滿足。這就是日本應對老齡化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近年來,日本各地開始大規模建設“高齡者住宅區”。這種住宅區不同于一般的老人院,而是供老年夫婦獨立生活的住宅區。去年,福岡縣在北九州市八幡東區建成了當地首座“高齡者住宅”。這是經過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認可的適合高齡者的專用租賃住宅。居住者必須60歲以上。這種住宅的特點是,房間內都是無障礙設計,廁所都設有老年人專用扶手,便于起立和坐下。有了這些行之有效的應對老齡化的保障體系和政策,在日本生活的老年人是很幸福的!
責任編輯:歐陽小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