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駐外機構撤銷后,駐外人員李大剛回到了公司本部。在外漂了幾年,大剛格外興奮,趁具體工作還未安排,跟同事們連著神侃了好幾天。
這天吃過午飯,主任把大剛叫進了辦公室,無奈地告訴他,總經理認為既然崗位撤銷了,那么人員就應該也被裁掉,公司因職設崗,不能人浮于事。
大剛聽完有點傻,說:“我是被公司安排到駐外機構的,這能怪我嗎?要知是這結果,當初打死我也不去。公司這么做沒道理。”
主任嘆了口氣,說:“是沒道理,但總經理的想法也無可厚非。你先別急,叉車工現在緊缺,我正準備打個報告把你調到叉車隊去,叫你來就是想問問你的意見。”
還能說啥,大剛只能同意。主任當天便打了報告上去。幾天后,主任叫來大剛,哭笑不得地說:“你這事不好辦啊!有的部門經理認為你原來是管理人員,現在要去開叉車,轉變太大了。所以,你先接受培訓,三個月后再考核,考核通過就留下,沒通過的話……哎,你不知道,為了你的事,公司還特意成立了一個考核小組呢。”
大剛氣得臉色都變了,當場就想撂挑子,但最后還是忍住了,沒好氣地說:“真想不到,我一個小小職員竟然有這么大的面子。行,那就考核吧。”
就這樣,大剛便開始學開叉車了。三個月眨眼過去,對大剛的考核也開始了。
這天,主任叫大剛到辦公室。一進門,大剛就愣住了,辦公室里坐著人事部、行政部等各部門經理共六位。主任的表情很嚴肅,說:“公司對你的事非常重視,所以其他部門的經理也來監考。好,今天是理論考核。”說著,把試卷放在桌子上,“你就在我辦公桌上答題吧,上午十一點準時收卷。”
真是不答不知道,越答越莫名其妙。寫著寫著,大剛突然瞪著眼叫道:“這不對啊,不是叉車理論考試嗎,怎么讓我回答消防的意義?開叉車跟消防有什么關系?”
主任看了眼行政部經理,大剛也盯著他。行政部經理慢條斯理地說:“消防意義重大,是安全生產的關鍵因素,每個職工都應對消防的作用和意義了然于胸。”
大剛被這“大帽子”一壓,立時說不出話來,自己也沒準備過這方面知識,只好先跳過去,回答后面的問題。可剛看了下道題的題目,他又叫了起來:“這道避孕問題呢?我都四十多了,還是男的,女性避孕跟我有什么關系?”
人事部經理聽后走到大剛身邊,看了看那道題,“撲哧”一聲樂了,說:“估計是秘書搞錯了,怪我沒跟他講清楚你的情況。算了,這道題可以不答。”
“等等!”大剛急紅了眼,“還有這題——銷售市場劃分的意義?我一個叉車工連銷售的知識都要考!你們怎么不考我外星人何時能占領地球啊?”
主任板著臉說:“大剛,嚴肅點,注意說話態度。”然后看著那幾位部門經理,“我看對大剛的要求有點高了。要不這樣吧,凡是非叉車專業知識就開卷,不知道幾位經理是否同意?”
幾位經理互相看了看,都點了頭。可大剛依然在氣頭上,說:“開卷?我到哪去抄答案,你們替我答得了。”
“笨死了!”人事部經理開了口,“那兒不是有電腦嗎?自己上網搜啊!我還有個會,先走一步。”說完起身走了。其他幾位經理也紛紛站起身,也都走了,只剩下主任似笑非笑地看著大剛說:“得,你慢慢寫吧,我出去檢查工作。”說完也走了。
大剛晃著腦袋,一邊罵“這算什么玩意兒”,一邊在電腦上搜起了答案。最后的結果當然是,他理論考試高分通過。第二天是實際操作考核,還和前一天一樣,各部門的經理都來監考。
主任拿著一張考核表,什么開車順序、前進倒退、繞障礙物等等考核過后,說:“下面是用叉車開啤酒。”說完自己也有點不相信,又仔細看了一遍,確認道:“是開啤酒。怎么還考這項?也沒有準備啤酒啊……”說完看著那幾位經理。
企業事務部經理答話了:“這個……我看過一個資料,說叉車工能用叉車開啤酒。不過,啤酒嘛……我打個電話,讓秘書現在去買一瓶好了。”
“別!”大剛坐在叉車內,氣得鼻子都歪了,“一瓶不夠,要買最少一箱。”
事務部經理說:“買一箱干嗎?一瓶就夠了!打開就算通過,打不開算沒過!”
大剛沒好氣地說:“今兒不是三八婦女節嘛,咱公司沒放鞭炮慶祝,我用叉車砸啤酒瓶,也是響動啊。”
事務部經理被這話噎得一個勁兒翻白眼,剛要訓斥大剛,主任接話了:“經理,開叉車起啤酒,那是叉車高手們技能比拼的花樣。大剛才學了三個月,這要求太高了,他根本做不到,更何況平時上工也用不到這項……”
事務部經理“哦”了一聲,說:“那就算了。我哪知道這些。”說到這兒,突然想起了什么,“那后面這個‘開叉車用打火機點煙’呢?是不是要求也太高了?”
主任點了點頭說:“這個更高,沒有五年苦功,根本不可能。”
事務部經理不說話了。主任看著大剛說:“好啦,考核結束了。滿分!”就這樣,大剛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
幾天后,主任又把大剛叫了過去,指著一位漂亮女士說:“這是咱公司內部刊物的記者,特意來采訪你的。”
大剛眨了眨眼疑惑道:“采訪我?”
女記者說:“沒錯,大剛師傅,你以優異的理論和實踐成績通過了叉車考核,總經理還在例會上表揚了你,我們要宣傳員工的優秀事跡,所以特地來采訪你的。”說著,女記者拿出紙筆,問起問題來。看這架勢,大剛也不能說一些不好聽的話,干脆就一通吹捧,說領導們是如何指導他工作的,他自己又是如何勤奮進步的。聊完之后,女記者很滿意,說:“我剛才看到技術考核表了,叉車開啤酒和點煙這樣的高難度技術動作你居然都完成了,我想問問,攻克這兩個技術難關后,你接下來的目標是什么?”
一聽這話,大剛傻了,扭頭看著主任,主任則轉過頭盯著電腦屏幕不理大剛。大剛明白了,知道主任是好心,可自己怎么回答這問題?大剛吭哧了幾聲后說:“接下來的目標是,我準備……看看能不能開著叉車繡繡花什么的。”
女記者一臉的震驚和佩服,說:“難怪大剛師傅能得到總經理和考核小組的一致表揚,真是……是壯志凌云。”
采訪結束,女記者走后,主任笑得眼淚都出來了,說:“我的大剛哥,你太能白話了。繡花?你怎么不說開著叉車打飛機?”
大剛無可奈何地說:“那怎么說?我算看出來了,什么考核小組,什么崗位轉變問題,純屬是拿我李大剛搭臺,大家一起唱戲玩。”
主任擺了擺手說:“你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出戲是總經理自編自導的,為的就是殺一殺公司里人浮于事的風氣。通過你這件事,總經理心里就什么都清楚了,你以為還真就讓你去開叉車啊?總經理說了,要讓你去銷售部當銷售組長。”
幾天后,順利調到銷售部的大剛本以為這出荒唐戲就此唱完了,但他錯了,戲的高潮半個月后才真正到來。這一天,大剛一到公司,幾位同事就圍了過來:“呦!東方不敗來啦!”
大剛很奇怪,問:“什么東方不敗?叫誰呢?”
同事指著公司內刊說:“你啊,別不承認,自己看!”
大剛接過刊物,頓時羞愧難當。原來,是半月前的采訪刊發了,標題是“記叉車界的東方不敗——李大剛”,副標題是“再創奇跡,開著叉車練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