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希臘盲詩人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中,有一位超級英雄,名叫阿喀琉斯。這位帥哥是海洋女神忒提斯與人類英雄帕琉斯所生,一出生就被母親抓住腳踝,將全身浸入冥河,接受過死亡之河的洗禮后,渾身上下刀槍不入!而今,先進的防彈衣也能讓現實中的人類士兵變身阿喀琉斯。
越來越棒的防彈衣
在槍炮橫行的現代戰場上,防彈衣主要抵擋的是槍械彈丸和炮彈碎片的襲擊。其實,早在冷兵器時代,盔甲就起著相似的作用,只不過抵擋的目標不同。
現代防彈衣最早出現在大約100年前,那時候的防彈衣很簡單,就是在軍服中裝上鋼板,用來抵御攻擊。鋼板越厚,防御效果自然越好,可問題是,太厚的鋼板,士兵穿戴起來實在費勁呀!
為了更加省力地穿戴防彈衣,科學家們想盡辦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防彈衣得到了迅速進化,光是美軍就先后裝備了幾十種防彈衣,各有優缺點。大約從那時開始,美軍開始嘗試使用輕便的全纖維制防彈衣,直到1970年代,凱夫拉防彈纖維誕生,防彈衣才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境界。
防彈衣怎么防彈
不同的防彈衣,防彈機制也不同。
最早的鋼板防彈衣的防彈原理和原始的古代鎧甲差不多。這種防彈衣依靠高強度的鋼板,將打在身上的彈頭彈開,或者硬碰硬地把彈頭撞碎,從而達到消除彈頭動能的目的。彈頭的動能被消除或者轉移后,自然無法對人體造成有效殺傷嘍。
現代纖維織物防彈材料的工作原理與傳統鋼板防彈衣的不同之處在于,防彈材料是軟的,當彈頭撞擊到防彈衣上時,并不會引發強烈的碰撞,也不會被彈開,而是如同撞到一只柔軟而有彈性的“手”中,緊緊被“手”握住,阻止了彈頭的前進,消除動能。同時,柔軟的織物會被彈頭的能量撕裂一部分,這個撕裂的過程,也分散了一些彈頭的能量。
這兩種防彈原理有時也會結合起來使用,以應付更復雜的戰場環境。軟硬結合的復合式防彈衣,外面包裹著鋼板或者特種增強陶瓷材料,中間夾帶一層纖維織物襯里。當子彈襲來,首先撞擊到鋼板或陶瓷上,鋼板或陶瓷變形、碎裂后,先分散一部分彈頭能量,再由內襯的織物防護層“抓住”彈頭,徹底吸收子彈動能,令其動彈不得。
蜘蛛絲防彈衣
蜘蛛絲也被認為是制作防彈衣的優良材料,在美國南部的佛羅里達州和許多拉美國家,生活著一種別名叫作“金眼”的蜘蛛。體形較大,素以結網粘捕飛鳥而著稱。近年來,美國軍方對這種蜘蛛進行了大量研究,發現它的絲有著非常好的力學性能,抗張強度和彈性俱佳,是制作防彈衣物極為理想的材料。用它制作的防彈衣,重量將更輕、防彈性能將更好。
液體也防彈
武器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防彈衣也沒閑著,這不,科學家已經在研發未來型防彈衣——液體防彈衣。
嘿嘿,說是液體,其實并不是咱們想象中的那種,把“水”穿在身上。這種液體防彈衣材料,是一種特殊的“剪裁增強液”。這種液體非常奇怪,你不動它,它就像普通液體一樣流動自如,一旦遇到猛力撞擊或切割,就會在幾毫秒內變硬,而當撞擊消失后,又會恢復成液體狀態。
實現這一切,靠的是在液體中加入一種特質的微小分子。這些微小分子相互之間有著微弱的排斥力,始終保持著稀疏的狀態,但當有外力猛然侵入的瞬間,外來壓力會超過分子間的排斥力,分子就會凝聚在一起。當外來壓力消失,分子間的微小排斥力又占了上風,恢復原狀。
未來戰衣什么樣
液體防彈材料最大的好處,你肯定已經看出來了——可以反復使用!而它最大的壞處在于,對付快速的子彈沒問題,就怕慢刀子來捅。這種防彈衣因為需要瞬間強力壓迫才能變硬起效,因此如果用一把刀慢慢加力來切割,就很容易穿透。
科技進步的速度總是比咱們想象的要快一點,液體防彈材料已經不能讓科學家滿足了。未來的防彈服,可能采用更加輕便柔軟穿著舒適的磁流變流體來制造。這種材料將鐵離子安置在硅油中,通過電磁控制鐵離子聚合,電磁力的大小決定了鐵離子瞬間聚合的強度,任你是彈頭還是鈍刀,一概徹底防死!如此一來,未來的防彈衣將能根據威脅級別改變強度,更好地適用于戰場環境,絕對是智能型防彈衣!這樣的防彈衣,就連阿喀琉斯也會流口水吧?
最便捷的防彈衣
印度MKU公司最新研制出的新型防彈衣Instavest,號稱是目前世界上穿、脫速度最快的防彈衣。這款防彈衣的最大亮點就是能迅速穿上和脫下。它專門設計有快速拉環,只要拉動此環,整件防彈衣就能輕松脫下。據介紹,脫下該防彈衣只需1秒鐘時間,穿上這款防彈衣則需要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