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的記憶只有七秒
趙永躍
在客廳的一角,放著一個金魚缸,里面游動著各色的金魚。
記得小學五年級時,我與一位要好的同學為一件小事鬧了矛盾。放學回家,媽媽看我一臉的傷心,便問我發生了什么事。聽完我的訴說后,她把我拉到魚缸旁,問:“你知道為什么魚被困在這小小的魚缸里卻不會覺得悶嗎?”我搖了搖頭,“因為魚的記憶只有七秒,七秒后它們游過的每一寸地方又都變成新的天地。”媽媽看我一臉的好奇,接著說道:“其實這就是快樂的根本,忘記以前的不愉快,忘記和同學間的小摩擦,你也會像魚兒一樣快樂的。”第二天,媽媽給我準備了一個水杯大小的小魚缸,挑了一條最漂亮的金魚,說:“你把這當作禮物送給那位同學,并給他講講這個故事,他會重新接納你的。”那天,我成功地修復了受損的友誼,并且明白了快樂的真諦。
中考那年,我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全市最好的高中,成績公布那天,全家人為我開了個小小的慶祝Party,晚飯過后,爸爸把我叫到魚缸前,問:“你知道金魚為什么永遠都這么有活力嗎?”還在興奮中的我笑著說:“可能它們也在為我慶祝吧,嘿嘿!”爸爸卻一臉的嚴肅:“聽好,因為魚的記憶只有七秒,七秒后它們游過的每一處地方都變成新的起點,在新的起點上,它們有著新的夢想,這夢想讓它們永遠保持活力。”我心想:又是魚的七秒記憶,同一個故事爸爸竟有新的理解,說得還很有道理。爸爸見我做沉思狀,繼續講道:“開學后,你也到一個新的起點了,你應該像這金魚一樣,有自己新的夢想,不能總活在過去的成績與榮耀中。”那天,爸爸的話讓我收獲了許多。
如今我知道,魚的記憶只有七秒的說法并不科學,但我依然將它牢記在心里。媽媽用它教會了我收獲快樂,更教會了我寬容,爸爸用它教會了我正視過去的榮譽,更教會了我如何尋找前進的動力。
字是書的花
古保祥
小時候上學時,最興奮的事情莫過于發新書了,新書剛剛擎在手中,便頂禮膜拜般地吸吮它的芳香,這種香,與油不一樣,是沁人心脾的氣息,讓人忍俊不禁地想笑出來,這樣的場景,至今仍然活躍在心海里,久久揮之不去。
長大后,便總是愛與父親探討書香的緣故。
父親說,這種香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聞得出來的,如果與書有緣,就可以,它的香若有若無,若隱若現,合上書去,還能夠聞到書香的,便是狀元之材。
為了這個狀元之材,我寧愿一輩子都聞到書的香味,有一陣子,感冒后鼻子不通氣,我便有一股莫名的失落感,覺得小時候的抱負快要跑到天涯了,恨不得立即找一根針管插進鼻孔里,好讓那種芳香縷縷襲來。
聽說過一段關于書香的對話。一位學生問老師:“書為何會有香味?”
老師沉吟了半晌后說道:“花有香味沒有?”
學生回答:“當然有,世界上所有的花都有香味。”
“書也是一株植物呀?是植物都有開花的可能性,所以就有書香。”
“書也是植物呀,那么,書的花是什么呀?”
“當然是字呀,字是書的花,一本書能夠開成千朵萬朵花,花都是作者的靈魂,書卻是作者的心事,花開在心事之上,便成了一本書。”
這是我聽到的關于書的最精彩的對話。
書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植物,她的身上不開花則已,一開花便是整個春天。
世界上的七個奇跡
易茗
課堂上,老師出了一道題——現今世界上的七個奇跡是什么?
大部分學生的答案是:1.埃及金字塔;2.印度泰姬陵;3.美國大峽谷;4.巴拿馬運河;5.美國帝國大廈;6.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7.中國萬里長城。
教室里有一個小女生遲遲無法寫完,老師鼓勵她,讓她把心里想的說出來。
小女生猶豫了一下,說:“我覺得,世界上的七個奇跡是——1.我們能看見世界上美好的事物;2.我們可以聽得到蟲鳴鳥叫和快樂的歌聲;3.我們能觸摸新奇有趣的東西;4.我們能品嘗美味的食物;5.我們可以感覺到親友的關懷;6.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大笑;7.我們能愛人與被愛。”她說完后,整個教室突然間安靜了下來“最簡單而最平凡的”,才是我們生命中的奇跡啊!
種植細小
孫君飛
一個朋友將自己的院子變成了小花園,她在陽臺上種有花花草草,我們戲稱“空中花園”——但我發現朋友所種植的花草沒有種是名貴的,都是些風雨蘭、日日春、豆瓣綠、鴨拓草之類的,普通尋常,甚至細小到讓人叫不出它們的名字。
你種植的花草都太平凡了,怎么不種植幾樣名貴的,造成一種襯托和差異呢?
朋友就說,其實植物并沒有名貴與否的劃分,這只是人們的傲慢和偏見,在大自然中,一株小草跟一棵大樹的位置和意義是樣的。我養的花草都是細小、平凡、實在、好活的小東西,它們都像我,都像我的生活,養著養著,它們甚至都成了我最親切的人兒。
正如朋友所說的,她種植的花草雖然細小、平凡,卻是在種植真正屬于自己的生活和快樂,而成長的過程也如平凡、普通的我們,老葉襯托新葉,也見時光的積累、生命的秘響,教會我們如何回味、珍惜,如何讓生活的芬芳綿延長遠。如一位作家所寫的:“面對細小的植物,我們學會了在季節變化之中過敏,敏感于花粉,敏感于自己的個念頭,敏感于朋友的目光,甚至陌生路人的一瞥,也會叫我們回味半天。”
建議發表
水含玉
那時候,我上小學四年級,是個熱愛文字的小姑娘,時不時寫些什么,卻從來沒有發表過,只心覺得那些書本上的鉛字是神圣而遙遠的。
有一天,發下作文本來,我愣了一下。老師在我的作文后批了幾乎比我的日記還長的評語。我努力地按捺著狂喜的心情,細細地讀著老師的每一句評語。一直到紙末,邊緣上小小地擠著四個字:“建議發表。”望著那四個字,我的思緒一下子就搖曳起來。
那一天我沒有像往常一樣和大家嘻嘻笑笑,而是一直靜靜地坐在那里。我不知道自己的臉是不是因為興奮而變得火紅。下課大家都問我是不是身體不舒服,語文老師還輕輕摸了摸我的額頭,而她不知道,正是她評語中的四個字忽然間投入我平靜的心湖,激起了層層的波浪。
那時候我很不自信,覺得自己是那么的平庸,而發表作品這樣的幸福,應該給予比我更好的人。于是我忐忑地度過了一天又一天,卻始終在疑惑中停滯著。直到新一期的校刊出來了,打開第篇文章,真的寫著我的名字,就是老師“建議發表”的那一篇。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敢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
那節課上,老師微笑著對我說,很不錯,加油!我感到一波暖流從老師的目光里汨汨流入我的身體,恍若夢幻般的幸福。
流光旋轉,如今我已是個高中生。前不久發下作文本,我在老師評語的末尾又看到了這四個字——“建議發表”。我的眼眶一下子就濕潤了。這次,盡管時間地點完全不同,但我還是透過這熟悉的四個字看到了老師的關愛與鼓勵,看到了與多年前相似的信任和祝福。
我要永遠地記著這些曾經關心和鼓勵我的人,記著一個又一個美好的開始,記著盡可能地在一顆顆略帶羞澀與自卑的心上,留下像“建議發表”這樣的鼓勵。真的,或許四個字就可以是一場奇妙旅程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