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12月12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安部等25個部門印發了《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享有相關待遇的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規定持有《外國人永久居留證》(中國“綠卡”)的外籍人員除政治權利和法律法規規定不可享有的特定權利和義務外,原則上和中國公民享有相同權利,承擔相同義務。
i:外國人拿了“綠卡”,在很多方面可以享受“國民待遇”,在入學和買房方面,甚至可以比照“本地人”比很多“外地”中國公民享有更多權利。
先說買房。根據《辦法》,拿了“綠卡”的外國人可不受此前外國人在中國買“自用商品房”需要“在境內工作、學習超過一年”的限制。
事實上,在這個《辦法》出臺之前,外國人在某些限購城市買房就比中國的外地人要方便只需要在中國工作超過一年,理論上就可以買房了。
比如,在限購嚴苛的北京,外地家庭需滿足:1.在北京沒有住房;2.連續5年以上在北京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才能購買一套住房。而外國人只需要提供“有關部門出具的境外個人在境內工作超過一年的證明”就能申請買房了。
而新的《辦法》出臺之后,理論上,持有“綠卡”的外國人甚至可以不用再等一年,立即就可以買房了。在北京,這相當于具有北京戶口的人的待遇。再說入學。《辦法》給“綠卡”持有人的子女就學提供了切實的便利。規定說,那些拿了“綠卡”的外國人的子女,在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符合條件的,“由其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就近入學的原則辦理入、轉學手續,不收取國家規定以外的費用”。
說白了就是這些外國人的子女,可以在當地入學而且不用繳納別的費用,比如贊助費。也就是說,持有“綠卡”的外國人,享受的不僅僅是“國民待遇”,在教育資源緊缺的大城市,他們享受的是“本地人”的待遇。
另外還有就業。持“綠卡”的外國人就不用去辦《外國人就業證》了,可以直接找工作,還可以跟中國籍職工一樣,按照法律的規定參加社會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