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斯柏·胡爾廷(Kasper Hulthin)以及Podio的其他聯合創始人都深知,約12萬美元的天使投資基金很快就會消耗殆盡,所以在2009年8月,盡管當時他們還在測試這個社會化協作平臺,就列出了十幾家目標企業名單,以“辦公室內的Facebook”為口號,向他們兜售自己的軟件產品。除了維持創業階段地下辦公室的房租及基本開支外,提前預售還為這些丹麥創業者帶來了很多有價值的產品反饋。
這一舉措為他們贏得了不錯的回報。2010年8月,丹麥傳奇創業家湯米·阿勒斯(Tommy Ahlers)對其進行了一筆50萬美元的投資,同時出任公司CEO。2011年2月,Podio獲得了一筆4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基金。同年2月,社會化協作平臺Podio正式面世。
如今,Podio在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數千家企業運用。今年4月,公司被云計算服務提供商Citrix收購(雙方未披露交易價格)。針對5人以下的企業,Podio采用免費方式運作,但對大型企業則需要收取每人每月8美元的注冊費。
為何選擇這個模式?
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對外售賣產品,是Podio的重要決定之一,它為Podio與用戶之間創建了一種與眾不同的契約模式,因為只有物有所值,用戶才會愿意付費購買。這與那些在Twitter上被人們視為當周最受歡迎的產品、在短期內吸引用戶興趣、嘗試之后便棄之不用的概念完全不同。
“它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真正有價值的產品反饋,為構建公司提供了指南。沒有預售帶來的收入,我們將難以為繼;同樣地,不通過預售實驗產品獲得反饋,我們也難以獲得長足的發展。”
在最開始的預售階段,即從2009年年末到2010年第一季度,他們獲得了50個企業客戶,從中得到的收益大概有10萬美元。Podio向不同的企業收取不同的年費,少則1200美元每年,多則好幾千美元。年費視乎企業的員工數而定,所以價格差異很大。
早期用戶是如何爭取的?
胡爾廷認為,Podio發展中的一切都遵從于最古老的商業訓導。他們挨家挨戶地上門拜訪,在朋友及熟人中發展目標用戶,從媒介代理公司、咨詢公司到社會公眾服務機構都有所涉獵。
是否擔心過早期的原始產品會給用戶帶來負面印象?
“今天的產品已經大大優于兩年半前,但最早的產品也還不錯。向用戶收費的好處是,我們與用戶達成了某種契約。這決定了我們不能推出一個曇花一現或者一無是處的產品,還可以鞭策我們快馬加鞭地做出改進。”胡爾廷說。
胡爾廷提出,這些用戶可以向他們提出產品意見,而他們每周都會對此進行討論,并可以依此積極改良產品。
針對其他科技型創業企業有哪些建議?
胡爾廷認為,在向用戶進行預售方面,最重要的事情是建立一個商業模式。很多提供免費服務的企業家往往忽略了“費用”這個層面。在內心深處,他們總會有這樣的想法:“先以免費占領市場,生財之道總會找到的。”其實,付費也是測試產品的一個途徑。用戶是否花錢購買,是產品是否具有市場價值的最佳實驗方案。
“沒有預售帶來的收入,我們將難以為繼;同樣地,不通過預售實驗產品獲得反饋,我們也難以獲得長足的發展。”胡爾廷說。
譯 |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