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聯想集團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行2012/13財年誓師大會,首次對外透露了其“PC+”戰略。2012年,聯想將推出覆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個人電腦和智能電視四大品類的終端產品,通過與樂云服務的融合,實現從傳統的“PC廠商”到“PC+廠商”的過渡。
“PC產業已經進入到PC+的時代。”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認為,傳統的PC不會被取代,但從傳統PC拓展到電視、手機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消費化的趨勢也已經顯而易見,聯想必須順應這些變化。“誰跟不上時代步伐,誰就是下一個柯達。”
很顯然,去年取得的全球第二大PC廠商光環,并沒有讓聯想和楊元慶的危機感減弱,反倒是更加強烈;而PC+戰略的發布更是與蘋果主導的“后PC時代”論調針鋒相對——雖然從產品線的權重變化上看,可以單純地理解為聯想是在提速切入移動互聯業務。
但是,經歷過2001年~2004年多元化戰略挫敗的聯想,已經不會盲目地激進擴張。從本次發布的新財年戰略目標就能看出端倪。
進可攻,退可守。這就是聯想志在必得的PC+戰術。
防守 PC為基石
對于聯想來說,2011年最引人注目的一個數字是“2”——經過多重并購以及架構重新劃分整合以后,聯想在整體市場份額方面超越戴爾,成為僅次于惠普的全球第二大PC廠商。
欣喜之余,聯想的境況立場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與過去不同,現在我們的位置已經從暗處走到明處,對手的重視程度也將不同以往。”楊元慶表示。
事實上,盡管業界幾乎一邊倒地認為,聯想超越惠普成為全球第一大PC廠商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但近日的苗頭卻顯示情況不像想象般那樣簡單。
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公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PC市場報告顯示,聯想雖然在出貨量方面環比增長了28%,但其市場份額卻下跌了0.9%,降至13.1%;反觀聯想意圖超越的惠普,卻在該季度中市場份額上升了0.3%增長至17.2%,與聯想的差距拉大到4.1%,而上一季度該數據則為2%。
該報告的出爐時間是在誓師大會之后,而從之前聯想針對新財年發布的PC戰略來看,已經提前進行了部署:在中國,聯想已經積累了扎實的業務基礎,今年的目標是進一步鞏固其在傳統PC領域的領先優勢,同時提升盈利能力;而在海外市場,戰略目標則是把業務從商用為導向,擴展到消費領域。
其中,新興市場將成為維持PC增長的關鍵部分。Gartner的報告顯示,受主權債務危機和泰國洪災導致的硬盤供應鏈問題的雙重影響,歐洲等成熟市場的PC需求仍會非常疲軟,2016年之前,PC市場大部分增長將來自新興國家。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兼亞太拉美區總裁米爾科·范杜伊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相比成熟市場87%的PC保有率,新興市場這一數據僅為16%,潛力巨大,抓住這一機會足以保證聯想在PC市場更進一步。已經上升為全球第三大PC市場的巴西將是首要目標,我們已經計劃在那里建造工廠,以垂直整合供應鏈的方式應付當地的高進口稅,更好地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
楊元慶在各種公開場合反復強調,傳統PC不會被取代,依然還有成長和創新的空間。
反擊 四屏一云
不可否認,PC作為一種日趨成熟的品類,標準化與同質化的程度也已經很高,規模化生產以后獲得的紅利效益也會被不斷走低的價格壓縮。即使聯想PC業務的增速以及毛利都在提升,新興市場也確實存在巨大的缺口,但從產業的角度出發,聯想自身也意識到這不足以維持公司的持續高速增長。而在鞏固PC主業的基礎上,加速開拓移動互聯這一朝陽市場則成為情理之中的選擇。
今年,聯想將著重于“四屏一云”的軟硬一體策略來攻堅移動互聯市場,在中國推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智能電視三條產品線的全新組合,并將原有的PC整合進樂云服務中。智能手機方面,聯想將推出40余款樂Phone系列產品,涵蓋WCDMA, TD-SCDMA, EVDO三種制式。此外,聯想還將借助在中國積累的經驗,嘗試進軍海外智能手機市場。平板電腦領域,聯想作為微軟、英特爾在Windows 8平板領域的唯一合作伙伴,今年10月,將首先發布基于該系統的平板電腦。智能電視方面,在今年CES上的IdeaTV K91也將于5月8日投入中國市場。
其實,聯想的移動互聯戰略早在2010年就已經啟動,當時柳傳志的原話是:聯想要和iPhone背水一戰!
兩年后,聯想的MIDH(移動互聯和數字家庭業務)部門規模是5.65億美元,僅占聯想總銷售額的6.7%,但環比增速達到159%;楊元慶的最新論調則是:如果聯想只做類似iPhone、iPad的產品,沒有多少勝算。
由此可見,經過在該領域的兩年摸爬滾打,聯想也已經對自己的市場定位逐漸清晰——與蘋果進行差異化競爭,并獲得了不錯的效果。截至最新財季,聯想智能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首次突破了10%;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則以16.5%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相比老對手們在移動互聯市場的窘境,聯想算得上是后發制人。
綜上所述,保衛PC市場的基礎上,利用“四屏一云”反攻移動互聯市場,是一個很好的思路。但要真正地實現融合,聯想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