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價值鏈信息平臺得益于公司總經理馮勇對于信息化建設的高度重視,才能在重重壓力下順利上線,并幫助企業在產銷量下降的情況下,實現了獲利能力的提升。”原東風南充財務總監兼CIO蔣素琴感言。
迎難而上力推信息化
做為東風汽車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東風南充是一家集載貨汽車和天然氣發動機設計、制造、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化生產企業,是東風汽車公司在西部的汽車和天然氣發動機生產基地,是國家清潔燃料汽車行動產業化試點企業和全國最大的CNG發動機生產企業。
“東風汽車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大型企業,但東風南充做為其控股子公司并沒有被列入上市的部分,主要原因便是管理落后,成本不透明致使公司利潤率低,成長速度緩慢。”蔣素琴表示。
為改變現狀,東風南充決心對現有管理理念、模式、流程、規范進行調整與優化,實現企業管理的全面升級,這一切必須有一套先進的、適合企業生產經營及未來發展的信息系統作為支撐。
“然而,由于公司內部管理理念較為陳舊,加上公司員工薪酬待遇偏低,使得公司在信息化項目的推進過程中,遭遇了極大的困難。”蔣素琴對此感觸良多,“從項目前期的需求調研,到項目搭建,再到項目上線初期,需要公司全體員工從上而下的支持與配合,這無形中給每位員工增加了工作量,在系統使用初期,由于不熟練,導致生產延誤的事情也多有發生;另外,隨著系統的上線,管理變得越發透明,可能會暴露出某些不規范行為,種種因素都成為推行信息化項目的強大阻力。”
面對困難,東風南充的管理層和執行層并沒有退縮,而是采取了態度堅決、手段迂回的策略。在蔣素琴看來,東風南充的信息化之所以能夠順利開展下來并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五大理念:“首先是自上而下推行信息化項目,將指令貫徹到底;其次是以柔克剛,耐心向各個部門說明信息系統能為它們帶來哪些價值;第三是內外部顧問協同合作,為保證項目順利實施,南充與合作伙伴共同組建了信息系統項目委員會,并從各部門抽調了多名業務骨干組成了9個項目實施小組,共同推進;第四是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為了提高積極性,公司將項目總投資的5%作為經費,依照考核制度,做得好的員工可以得到200~2000元不等的項目獎金;最后一點是要讓管理層看到效果,了解投入產出比。”
由急到緩 依次解決
盡管需求迫切,東風南充的信息化建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依照需求的緊迫性逐步實現。
“由于之前的信息化建設基礎較差,致使公司有四大層面的問題尤為凸顯。在生產層面,公司接到訂單后,完全憑老員工的經驗裝車,選用哪些零部件全憑感覺,導致成本無法把控,現場5S管理有待改善;在財務層面,財務核算未運用新準則核算,產品成本核算沒有信息系統支持,致使采購、存貨、成本管理粗放。在這兩方面的雙重影響下,導致公司獲利能力差、內控能力弱、融資困難,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發展。”蔣素琴說。
基于這些急需解決的問題,東風南充于2011年4月與用友簽訂合同,上線了包含總賬、報表、應收、應付、票據、固定資產的財務模塊;同年7月,整車業務供應鏈系統(包括采購、質量、庫存、存貨等環節)上線;10月,整車業務銷售、生產制造、成本系統、PLM上線;11月,HER及發動機業務銷售、供應鏈、生產制造、成本系統上線,至此一期項目全部完成實施。
總投入318萬元的一期項目給企業帶來的成效是顯而易見的。舉例來說,銷售部門接到一個訂單后,系統會根據需求建立產品BOM清單及工時定額,不再憑經驗,減少了對少數員工的依賴度,提高了效率;采購部門依照清單查看庫存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采購零部件,準備就緒后,生產部門根據清單進行制造。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前沒有收集基礎數據,致使采購部門沒有參照價,成本無法有效控制,系統上線后,采購部門可以參考物料的歷史價位及供應比例,合理控制支出、縮減成本。
同時,在庫存方面,以往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將生產出來的不同型號的發動機存放在不同的地方。然而,由于發動機型號的需求量差異很大,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系統上線后,借助PLM系統,東風南充不再存放發動機,而是將生產發動機所需的零部件通過編碼規則進行分裝存放,實現庫存信息動態共享。蔣素琴介紹道,“借助全價值鏈信息平臺,東風南充可以實時監測公司的營收情況,以前需要13天才能完成的報表現在僅3天便可以完成,通過這些報表管理層可以清晰地看到哪些產品利潤高,可以大范圍推廣,哪些產品利潤低,問題出在哪里,該如何改進。”
經過一年的努力,除了自身管理和生產效率得到很大提升,東風南充在獲取外部資源方面也迎來了春天,“2012年,董事會通過了對東風南充的增資;另外,東風南充還拓展了融資渠道,2012年銀行授信融資額度較2011年翻了一番;供應商貨款能嚴格按流程規定支付,為降采購成本奠定了基礎;當然,員工收入也有所改善。”蔣素琴如是說。
鏈接
二期項目將深挖需求
一期效果顯著,但對于二期項目,蔣素琴認為應該放緩速度,將進程加長,通過深挖需求,讓信息化的概念滲入到每個員工的骨髓里。
做為一期項目的補漏和延展,東風南充將在4個層面繼續投入,包括預算管理,實現企業全面預算編制、分析及控制,通過科學的數據分析和采購指導,幫助企業提升利潤率;產品配置管理,根據客戶提出的需求,系統會生成最優配置的BOM清單,提升企業的個性化服務能力;銷售業務管理,這里更多指的是服務層面,像搭建經銷商平臺等;最后是企業協同,也是錦上添花的一項,實現消息訂閱、協同辦公、業務流程通知等。目前二期項目已進入調研階段。(文/陳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