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賓館見證了中國最多的“內政”,
釣魚臺國賓館則是外交的舞臺;至于北京飯店和國際俱樂部,則住過國民黨的領袖和美國總統(tǒng)。
北京天氣不太晴的時候,京西賓館西樓的紅色標語顯得格外顯眼。左右兩邊分別是“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配合賓館的前蘇聯(lián)建筑風格,足以令觀者穿越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京西賓館建成于1964年,原名八一賓館,因位居天安門正西七公里處而被命名為“京西賓館”,賓館對面是中央電視臺(老臺址)和軍事博物館。
京西賓館包括東樓、西樓、會議樓三棟建筑。上海市委黨校刊物《黨政論壇》的報道稱其隸屬于解放軍總參謀部管理保障部,為正師級單位。賓館內部的燈飾運用了紅色五角星的圖案,跟人民大會堂的燈飾有點像。兩者的另一個共同點是,它們都是這個國家最重要的會場。
《遼沈晚報》曾統(tǒng)計,在1964年開業(yè)至2004年的40年間,京西賓館共計接待29次人代會、44次黨代會和中央全會。
你可以很容易就在這個賓館中找到時代的影子,比如它是著名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會址,從此處開始,中國打開了改革開放的大門。而1989年的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也是在這里召開,這次會議上江澤民當選為新的中共中央總書記。
中新社的報道說,京西賓館的管理保衛(wèi)工作與中南海和人民大會堂同等級別。幾十年前的“文革”爆發(fā)后,大批干部被送到京西賓館保護起來,京西賓館成為黨政軍高級干部的庇護所。
在北京,能與京西賓館在政治上齊名的賓館,或許只有釣魚臺國賓館。這個賓館1958年由外交部負責籌建,用于接待外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園內有16棟別墅式接待樓和兩組古建筑群。“文革”中,釣魚臺國賓館10號樓和11號樓是江青的住所,也是“文革”中最安全的地方之一。
在釣魚臺國賓館中,18號樓位于中心位置,其他建筑環(huán)繞四周。這棟仿明代風格建筑是規(guī)格最高的元首級接待樓,既接待過金日成和西哈努克,也是后來尼克松和撒切爾夫人榻的地點。現(xiàn)在,普通人“滿足一定條件后”也可以自費入住釣魚臺國賓館,11號樓的總統(tǒng)套房預訂價為每天22800元。
另一個受到海內外政要青睞的賓館是北京飯店。如2005年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訪問大陸時,指定要住在宋慶齡曾住過的北京飯店1637號客房。此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也住過這個房間。
除釣魚臺國賓館和北京飯店外,政要們還有其他選擇。2009年奧巴馬訪華時包下北京國際俱樂部的全部258間客房,他入住的總統(tǒng)套房每天價格接近6萬塊。而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鳩山由紀夫和現(xiàn)任首相野田佳彥都住過中日合資的長富宮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