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于北京的央企大多地處四處:東二環,三里河,西單旁的金融街上,還有商廈林立的國貿CBD。
如何理解“北京是祖國的首都”,逛故宮長城、走長安街明顯不夠——至少再去一趟東二環。
組成北京的六個環路中,東二環,是古皇城與新城區的交界。國資委下轄117個央企,93個將總部設在北京,此處是集中分布點之一。衙門從古向南開,東二環的樓廈則多開東門——據稱是取意“背靠皇城,面向世界”。
自北向南,中國石油大廈是第一座會吸引注意的大廈。90米高,四座,排列成250米長的臨街建筑群。地下3層的地鐵通道,可直達北京地鐵東直門站和首都機場快線。幕色降臨,黃色暖燈間或亮起,樓便活了,如侍機而動的變形金剛。
接著往南,高架橋十字路口的對角,出現兩座同名建筑,“中國保利”。其中三棱體的一座,正面是與中石油大廈等高的“北京第一中庭”,形如蘆笙的另一棟,底座則是北京音效最好的演出場所之一。
這兩座藝術感極強的建筑,是保利集團出資建造的,在該集團官網上,首任董事長賀平稱其“在軍隊熔爐中長成”——它的前身是保利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央軍委及總參謀部批準成立。鄧小平木版畫的原版,就在保利大廈的畫廊里永久收藏,它由設計師專門創作,意欲用圓中帶方、方中帶圓的版畫手法表現鄧外圓內方的性格特征。
繼續向南面1公里的十字路口,便可數齊三大石油集團。路口西側,海藍色的中海油大廈如揚帆油輪,路東的中石化大樓深色內斂——只看建筑,很難將它與中國企業500強的首位聯系在—起。
中海油大廈旁邊,是一條開了不少咖啡店的胡同。2004年,一個喜歡書、音樂和電影的人在其中一間寫代碼寫出了網站,后來網站命名時,他想起了這個胡同的名字,豆瓣。
建筑止靜,人事往來。2005年中海油大廈落成時,衛留成已赴海南任省委副書記,這位將中海油打造成當時中國境外上市增值最快、最多的股票的總經理,未能及時看一眼新大樓里白色的優雅廊橋,以及竹石掩映的三角形景觀島。
2011年,這三個央企老總集中調動。同一天,原中海油總經理傅成玉調任中石化任董事長,原中石油副總經理王宜林任中海油董事長。此前幾天,中石化原總經理蘇樹林赴福建省任職。
東二環南面,還坐落著同樣是央企大樓的中糧福臨門大廈和華潤大廈。1930年代,秦邦禮(博古的弟弟)奉時任中共特科負責人陳云的命令,赴港以“開店”之名創辦秘密交通站——這即是華潤的前身。“華潤”,取自“中華”、“潤之”,后者是毛澤東的字。1999年,99.85米的華潤大廈在北京建國門拔地而起,是二環內最高的建筑。
與華潤并列香港四大中資企業的是港中旅、光大和招商局集團。區別于其他企業家,招商局集團前掌門人秦曉,并不癡迷公司上市資產、利潤等光鮮問題,他更熱衷于與朋友們,比如前中信集團董事長孔丹,交換對“中國模式”這樣宏大話題的看法。秦曉擁有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在年輕時代,還做過中共元老宋任窮的秘書。
北京商圈中,與東二環相似,密集分布央企總部的還有金融街和國貿CBD。在金融街,中國移動與中國電信大樓比鄰而立,300米內是中國聯通。而這三座建筑,距離它們的行業主管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大樓僅2.3公里。也就是說,去年中國電信黨組書記尚冰到工信部任副部長時,騎自行車,十分鐘內就可抵達。
從金融街的最南端出發,往南1公里便是頂著中式紅色屋頂的國資委33層現代化辦公樓。許多人眼中,國資委扮演了“婆婆和老板”角色,不過,據《南方周末》報道,一般情況是組織部門任命正部級央企老總,副部級的由中組部和國資委一同負責。
相比東二環等東部商務區,北京傳統的政務區分布在西部。1950年代初,中共曾在西二環側規劃九十萬平方米的三里河政府辦公區,標志性建筑群是“四部一會”大樓。如今,同個地方,在仿自傳統城墻的暗灰樓身旁,綠色亭臺式的“大屋頂”下,有核工業集團公司和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的招牌——此前,它們分別是二機部、五機部。
前身是政府部門的央企不在少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都曾歷經七機部、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的沿革,中石油的前身是石油工業部,中國電信則是郵電部郵政、電信分拆的產物。
不過,即使現在不是部委,央企來自傳統的氣息仍一目了然。在北京CBD商務高樓林立的街區,其中一座大樓的門口停著一架龐大的銀灰色飛行器,沿街即可看到——長16.43米、機高5.43米的“殲—10”戰斗機模型,與真機同樣尺寸,連機上所載的兩枚霹靂12空空導彈模型亦無半點馬虎。
這座大廈里是名為中航工業集團的特大國企,有40萬員工,是中國最著名的航空軍工企業。